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1)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2)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

核心内容提要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现实生活中的光和火已习以为常到从不考虑的地步。但是在野外,无论欠缺哪一方面,人员行动都很难继续下去。手电筒和简易火炉虽然设计简单,却是军事行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分三期呈现多个国家采用的军用手电筒和简易火炉——

01

光和火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

现代都市即使是深夜,也不乏照明灯和霓虹灯的闪烁。但是一旦踏足到没有光的野外环境中,深夜的黑暗程度是令人惊恐的,可谓伸手不见五指,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行动都很难继续开展。人类与很多动物不同,是没有夜行性的,因此夜间一般为休息的时间。翻看过去的战史,会发现很多获得胜利的突袭都是发生在夜间。正是因为夜间是休息的时间,以及没有光亮对于情况观察不利,降低了人们的警惕性以及行动性,所以很多利用夜间发动的战事往往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夜间行动时没有任何照明工具是万万不行的,而很多士兵和军官配备的个人照明工具就是手电筒。

在野外作战,除了手电筒之外还有一种物件也是必需品,即简易火炉。实际上在发明手电筒以前,士兵们在野外照明就是直接使用火的。火除了照明之外,也担当着另外一种重要角色,即做饭和取暖。但是战场上的士兵如果点起篝火和火把,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十分危险,因此现代各国军队都为士兵配发简易火炉及燃料,既可以用于烹饪简易的饭食,也可以用于取暖。

下面就对各国军队使用的手电筒和简易火炉作一呈示。

02

军用手电筒

托马斯·爱迪生(1847~1931年)于1879年发明了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但是手电筒的发明则是在干电池实用化以后才得以实现的。第一支手电筒的诞生是在电灯发明20年之后的1899年,手电筒第一次在军队中使用更是20世纪以后了,但是手电筒真正在军队中大范围实用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战中除了手电筒之外,同时使用的军用照明工具还有早期的蜡烛、油灯和灯笼。

手电筒最初诞生在美国,其形状为圆筒形,与现今常见的手电筒相似,但是包括美国陆军以及欧洲军队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军队,在一战期间使用的手电筒都是长方形的盒式手电筒。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将其军用手电筒由盒式改为灯头呈90°的L形圆筒形手电筒。与之相比,欧洲军队则墨守成规,在二战期间仍然继续使用盒式手电筒。

美军TL-122系列手电筒

一战期间,美国陆军使用的手电筒参考了欧洲盒式手电筒的设计,但是后来考虑到使用和生产的便利性等因素,改为圆筒形手电筒。一直到二战参战前不久,美国陆军统一更换成了灯头呈90°的L形圆筒形手电筒。这种L形圆筒形手电筒被命名为TL-122手电筒,其形成了一个系列。其最初的型号是TL-122手电筒,但只是试制产品,并没有配发到部队。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3)

TL-122-A手电筒为黄铜制作,表面大部分进行黄绿色涂装,但透镜盖、电池盖和开关进行黑色涂装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4)

筒身外部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蚀刻有一个椭圆图形,椭圆形的中间刻有该手电筒的型号铭文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5)

开关座上方设有一个小圆按钮,下方设有开关。开关推至最下方为关闭状态;推向最上方为开灯状态;将开关推向中间部位,并同时按压开关上方的小圆按钮,则可以打出莫尔斯信号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6)

电池盖内部安装有盘绕为上窄下宽的锥状弹簧,作为电池的正极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7)

电池盖外部邻近的两处设有两个小孔,这两个小孔内可穿过一个金属挂环,以携带在身,防止手电筒丢失。该金属挂环的直径与电池盖的直径相当,当不使用金属挂环时,可将其扣合在电池盖上并进行固定

TL-122-A现存的TL-122系列手电筒中最早的制式型号是TL-122-A,名称中的“A”表示第一次发展型产品。

TL-122-A手电筒采用黄铜制作,表面大部分进行黄绿色涂装,但透镜盖、电池盖和开关进行黑色涂装。该手电筒长19cm,筒身直径4.5cm,透镜盖直径5cm。其灯头与筒身呈90°,灯头为圆形,灯头内装有灯泡,除此之外,灯头内还设有橡胶制垫片、透镜、反射镜、灯泡固定用附件等。透镜盖通过螺纹旋拧在灯头上,以便于灯泡损坏后进行更换。筒身外部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蚀刻有一个椭圆图形,椭圆形的中间刻有该手电筒的型号铭文。左侧型号铭文的下方、筒身中部设有开关座,开关座的外形并不统一,最常见的有长方形、左右两侧带护翼的长方形、椭圆形等等。开关座采用位于上下或者左右两侧的铆钉进行固定,无法拆除。开关座上方设有一个小圆按钮,下方设有开关。开关推至最下方时为关闭状态,推向最上方时为开灯状态;将开关推向中间部位,并同时按压开关上方的小圆按钮,则可以打出莫尔斯信号。

筒身内部安装有电池,电池盖通过螺纹旋拧在筒身底部。手电筒使用2节电池,电池型号为BA-30。电池盖内部安装有盘绕为上窄下宽的锥状弹簧,作为电池的正极。电池盖外部邻近的两处设有两个小孔,这两个小孔内可穿过一个金属挂环,以携带在身,防止手电筒丢失。该金属挂环的直径与电池盖的直径相当,当不使用金属挂环时,可将其扣合在电池盖上并进行固定,防止钩挂。筒身背面顶端用铆钉安装有一个黄铜制作的大型金属卡,可以卡在士兵的腰带或各种挂带上携带手电筒。

值得一提的是,TL-122-A手电筒在装甲战车等军用车辆上也曾装备,一般车内安装有专门与TL-122-A手电筒配套的托架。

TL-122-A手电筒配发时装在长方形纸盒中,纸盒的尺寸为长19.5cm、宽7cm、高5.5cm。纸盒侧面印有多行铭文,铭文内容包括手电筒名称、在库管理编号、订购编号、生产商名称等,但却没有明确的生产年份,据估计,订购编号的最后两位数字可能是订购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8)

TL-122-B手电筒主要是为了应对战时生产材料的不足以及快速、大量生产的需求而设计的,因此其将制作筒身的材料由黄铜改为塑料,表面仍进行黄绿色涂装,电池盖及开关也涂装成黄绿色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9)

筒身中部设有开关座,开关座的外形并不统一,有多种形状存在,最常见的有长方形、左右两侧带护翼的长方形、椭圆形等等。开关座采用位于上下或者左右两侧的铆钉进行固定,无法拆除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10)

电池盖内部除了设有作为电池正极的弹簧外,还增加有收纳备用灯泡的空间,收纳备用灯泡的卡扣采用铜板制作,这也是TL-122-B手电筒的特征之一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11)

电池盖外部中间刻有该手电筒的生产商名称,当时TL-122-B手电筒的生产商有GITS公司、美国电力公司、明星公司、MICROLITE公司等多家,图示为GITS公司的产品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12)

筒身背面顶端卡在腰带上用的金属卡,由黄铜制改为铁制,因此很容易生锈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13)

手电筒配发时装在长方形的纸盒中,纸盒的尺寸为长19.5cm、宽7cm、高5.5cm。纸盒侧面刻印有多行铭文,铭文内容包括收纳物的名称、在库管理编号、订购编号、生产商名称等

TL-122-B1943年9月,美国陆军采用了TL-122-A手电筒的改进型号TL-122-B手电筒,这是制式装备TL-122系列手电筒中的第二个型号。TL-122-B手电筒主要是为了应对战时生产材料的不足以及快速、大量生产的需求而设计的,因此其将制作筒身的材料由黄铜改为塑料,表面仍进行黄绿色涂装,电池盖及开关也涂装成黄绿色。

值得一提的是,初期生产的TL-122-B手电筒由于塑料筒身上常常附着有蜡样的混合物,因此散发出臭味,在美军官兵中的名声不佳。这种附着的蜡样混合物被认为是制作时沾染的金属模具上的离型剂,后来进过技术改进,才避免了这一问题。

TL-122-B手电筒的整体设计与TL-122-A手电筒大致相同,包括筒身上型号铭文的位置、开关及开关座的设计都没有变化,并且开关座同样具有多种形状。其所不同的是,电池盖内部除了设有作为电池正极的弹簧外,还增加有收纳备用灯泡的空间,收纳备用灯泡的卡扣采用铜板制作,这也是TL-122-B手电筒的特征之一。另有不同之处是,电池盖外部中间刻有该手电筒的生产商名称,当时TL-122-B手电筒的生产商有GITS公司、美国电力公司、明星公司、MICROLITE公司等多家。此外,其将电池盖上的挂环取消。再有,其将筒身背面顶端卡在腰带上用的金属卡,由黄铜制改为铁制,因此很容易生锈,为此在后来的改进型号上改用其他金属材料制作,以防止生锈,并且形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TL-122-B手电筒同样收纳在长方形纸盒内配发。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14)

TL-122-D手电筒改进的最大特征,就是灯头前方能够安装通信用的彩色滤光片。根据记录,其采用的彩色滤光片有红色、白色和青色三种颜色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15)

TL-122-D手电筒的开关在设计上没有变化,但是其开关座的设计进行了统一,并简化为左右两侧不带护翼的长圆形,通过上下两端的铆钉进行固定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16)

筒身上部左右两侧的铭文不再像之前的型号一样,全部为手电筒的型号铭文,而是在左侧面刻有表示型号的铭文(上),右侧面刻有表示制造商名称的铭文(下)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17)

为了收纳滤光片,在电池盖的下方增设了一个备用滤光片盒,其可旋拧在电池盖下部专门增设的螺纹上,这也是TL-122-D手电筒的另一个特征

TL-122-C/D1944年4月,美国陆军采用了TL-122-B手电筒的改进型TL-122-C手电筒。在设计上,TL-122-C手电筒与TL-122-B手电筒几乎没有区别,只是对其防水性能进行了提高,且将用于卡在腰带上的金属卡由铁制改为其他金属材料制作。

1944年末,美国陆军采用了TL-122-C手电筒的改进型TL-122-D手电筒,这是TL-122系列手电筒的最终型号。TL-122-D手电筒最大的改进,就是灯头前方能够安装通信用的彩色滤光片。根据记录,其采用的彩色滤光片有红色、白色和青色三种颜色,其中白色滤光片为遮光用滤光片,其上刻印有M-384字样的铭文。为了便于更换不同色彩的滤光片,将灯头部分作了改进,将原透镜盖加长,加长的部分安装滤光片,滤光片后方安装透镜,灯泡安装位置不变。为了收纳滤光片,在电池盖的下方增设了一个备用滤光片盒,其可旋拧在电池盖下部外侧专门增设的螺纹上。

该手电筒筒身上部左右两侧的铭文不再像之前的型号一样,全部为手电筒的型号铭文,而是在左侧面刻有表示型号的铭文,右侧面则刻有制造商名称。

TL-122-D手电筒的开关在设计上也没有变化,但是其开关座的设计进行了统一,并简化为左右两侧不带护翼的长圆形,通过上下两端的铆钉进行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TL-122-D手电筒的电池盖和透镜盖可以与TL-122-B及TL-122-C手电筒互换使用。

美军MX991/U手电筒

现今,美国陆军使用的手电筒为MX991/U手电筒,其基本设计与二战期间采用的TL-122-D手电筒相似,仅在细节上稍加改进。比如自TL-122-B手电筒以后取消了电池盖外侧的金属挂环,但是在MX991/U手电筒上继续沿用了金属挂环的设计,只是金属挂环的外形更加小巧,呈U字形,通过一个大型金属卡扣安装在备用滤光片盒底部的一侧,不使用时可以折叠,以防止钩挂。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18)

现今美国陆军使用的手电筒为MX991/U手电筒,其基本设计与二战期间采用的TL-122-D手电筒相似,仅在细节上稍加改进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19)

1980年代后生产的MX991/U手电筒上,其开关座左右两侧各增加了一个大型护翼,开关座及其护翼的表面采用黑色涂装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20)

灯头为圆形,最外部为透镜盖,灯泡装在透镜盖内部,此外,灯头内还设有橡胶制垫片、透镜、反射镜、灯泡固定用附件等。透镜盖通过螺纹旋拧在灯头上,以便于灯泡损坏后进行更换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21)

筒身左侧刻有表示型号的铭文,右侧为表示制造商名称和原产国的铭文,图示产品为FULTON公司生产的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22)

电池盖内部可收纳备用灯泡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23)

MX991/U手电筒备用滤光片盒的设计与TL-122-D相同,只是由于备用滤光片盒外侧底部增设有金属挂环,因此其长度比TL-122-D的增加了1cm。MX991/U手电筒使用的滤光片大多为青色和红色两种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24)

近年来由于美国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中东,因此也配发了一部分沙色的变型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美军官兵在选择防止手电筒丢失的挂绳时,在该金属挂环上挂装M1911A1手枪使用的挂绳。

MX991/U手电筒的开关设计与TL-122-D手电筒的基本相同,但是1980年代后生产的手电筒,其开关座左右两侧各增加了一个大型护翼,开关座及其护翼的表面采用黑色涂装。

该手电筒电池盖内部同样设有收纳备用灯泡的卡扣,但是卡扣的制作材料由原来TL-122系列的铜板,改为采用塑料板制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早期生产的没有开关座护翼的型号上,也有一部分备用灯泡卡扣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

MX991/U手电筒灯头的设计、筒身铭文、备用滤光片盒的设计均与TL-122-D手电筒相同,只是由于备用滤光片盒外侧底部增设有金属挂环,因此其长度比TL-122-D手电筒增加了1cm。MX991/U手电筒使用的滤光片一般有青色和红色两种,但早前生产的没有开关座护翼的MX991/U手电筒上配用红色、白色、散光三种滤光片,其中白色作为遮光用滤光片。有资料显示,该手电筒的滤光片也有黄色、绿色和散光滤光片的型号存在,其中散光滤光片是进行广范围照明时使用的,安装散光滤光片可使照射范围扩大近1倍,但其照射距离也相应缩短。

其筒身左侧刻有表示型号的铭文,右侧刻有制造商名称和原产国的铭文。目前,生产MX991/U手电筒的有两家生产商,分别为FULTON公司和G.T.Price公司。

MX991/U手电筒一般采用美军一贯制式的黄绿色,但近年来由于美国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中东,因此也配发了一部分沙漠色的变型产品。生产商在推向商业市场的民用型号中也有黑色的变型产品。

MX991/U手电筒长20cm,筒身直径5cm。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25)

(未完待续,本文下期将为大家介绍德国早期军用手电筒和东德、西德军用手电筒等不同照明装备)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17年第4期上半月刊,公众号文有删改)

苏联铁皮手电筒(身处战场环境如何)(26)

复制右侧淘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