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市的生态状况如何?日前,由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绿e之行”美丽江苏生态实践团搭建的“江苏生态数字地图”初建模型,地图详实地展现了南京、扬州、苏州、常州等8个城市的生态面貌。在这之前,由20多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实践团曾历时一个多月,走访调研了8市的生态建设状况,为地图的搭建做好前期调研工作。

江苏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江苏各市的生态状况如何)(1)

“我们希望通过调研,展现美丽江苏生态发展成就,并创新呈现载体,让更多青年感受到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引领绿色经济的时代强音。”实践团队长、南工大计算机学院潘逸飞说。

“这里的变化可真大啊!看,远处还有一群水鸟!”7月中旬,团队一行来到第一站——南京市江北新区七里河风光带,队员陈硕激动地表示,几年前和家人路过这里时,江边还比较荒凉,也没有那么多基础设施,和现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江北新区建设与交通局三级行政主管葛军、生态环境和水务局水利办科长刘孟洲带着同学们参观了风光带的建设情况,向同学们具体介绍了近年来在江岸环境改善所做的努力和后期的开发规划。

江苏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江苏各市的生态状况如何)(2)

酷暑天气,户外调研不到半小时,队员们的衣服就湿透了,但是他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其他小组的队员们也不甘落后,他们纷纷走进自己家乡所在地的环保机构、相关单位,查阅大量文件、浏览相关网站、访谈专业人士,从“水”“气”“土”的不同视角,调研了江苏共8个市生态环境的变化及生态建设的成就。潘逸飞说:“实践中,我们切身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也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与使命。”

江苏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江苏各市的生态状况如何)(3)

调研结束后,在团队研究生队员杨帆的带领下,队员们决定发挥计算机学院专业优势,绘制了“绿e之行”江苏生态数字地图。“如何让更多青年感受到美丽江苏的生态建设成就,更好地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商议,我们决定结合专业,用数字化网站呈现调研成果,带动更多青年参与其中。”

江苏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江苏各市的生态状况如何)(4)

如何在有限时间、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完整表现环保治理过程及成效是一件困难的事,网站的开发也并非易事。定框架、活脉络、抓中心,研究生队员带着本科生队员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测试与调整,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谈到平台的搭建过程,主要负责开发的研究生杨红伟很是自豪:“我们避免复杂的功能操作和冗长的页面设计,积极开动脑筋,用专业知识一起完成了一次生动的实践课。”据悉,后续团队将继续通过研究生带本科生的模式,开展常态化调研,丰富网站内容,优化网站建设。

“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有所思有所悟,还积极探索用专业技能将学习成果数字化展示,让更多人一起更加全面、直观地感受江苏生态建设的成果。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发展、专业价值和个人使命。而‘研究生 本科生’的实践模式也推动了本研一体化建设的深入。”该校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邹金铃说。

通讯员 陈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