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士兵突击》应该不是这部剧大火的那一年。

我清晰地记得我看的是河南卫视。大概是八九月份,具体的我已经不记得了。后来我确认,当时我看的《士兵突击》不是首播,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我看到许三多从高桥上掉下来,我就不再看了。因为当时我读初中,根本理解不了。虽然当时看了《士兵突击》的预告,还是非常期待这部电视剧的。但就像一堂枯燥的数学课,老师不能在上课的前几分钟抓住我的注意力,我的思想可能就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了。

士兵突击许三多告诉我们什么(看了三遍士兵突击)(1)

等到了大学我在看,完全就不一样了。我当时在大学毫无追求可言,也不喜欢打游戏。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电影了。古今中外的看了个遍,豆瓣高分,欧美小众,我都看过不少。

电影看完了,实在无聊,就开始啃电视剧。

既然网上都说好,那我也就看一看试试。抱着万一看进去了呢的心态。后来一发而不可收,我熬了2个夜,夜以继日的把这个电视剧看完了。

后来这部电视剧我又不止看了一遍,2018年3月看了一遍。2019年7月又看了一遍。

每一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周围像许三多这号人物,确实比较少,头脑不够灵活。相对于许三多,我还是更喜欢成才。成才能力突出,又很会为人处世。就是太注重个人利益,而与集体的关系差强人意。虽然很不得志,但现实中也许未必是这样的。

当我第二次看的时候,我对史今班长、伍六一、高连长、袁朗印象比较深刻、我还记得我截了图,截图的内容是袁朗对许三多说的一句话:“不要对没用做过的事情说没有意义”

士兵突击许三多告诉我们什么(看了三遍士兵突击)(2)

我当时对这句话影响深刻,我现在看来,大概是因为当时我快要本科毕业了,但是对未来还是比较迷茫,想做什么不知道?能做什么不确定?对未来既充满期待,又有点畏首畏尾。

当我第三次看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平凡的我了。就像小时候写我的理想,我们会写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科学家、成为宇航员等等,我开始接受自己的渺小,也许我们一辈子也就默默无名,我们会像重蹈覆辙那样,娶妻、生子,然后循环父辈的人生。但,我并不是认为这些就很容易做到。也许平凡普通才是最难得的。

我看到的红三连五班的老魏、薛林、李梦以及班长老马;我看到的钢七连的老白白铁军。老魏、薛林、李梦和白铁军更像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用班长老马的话说,别再混日子了,小心日子把你们混了。

士兵突击许三多告诉我们什么(看了三遍士兵突击)(3)

李梦一直在强调自己是个小说家,要写200W字的小说,和许三多第一次见面就把这个梦想告诉许三多了,还希望许三多能保密。可事实是,李梦把这个梦想告诉了红三连五班的每一个人,甚至连草原上的耗子都知道了。但,李梦连个序也没憋出来。

老马班长从其他地方调到五班,刚开始也会比较积极向上的,可是他认为,被调到这里,自己的军旅生涯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想往上走,几乎没希望了,因为就算你表现的再好,也没有人看到了。所以他慢慢就不挣扎了,被老魏、薛林、李梦彻彻底底的腐蚀了。而且为了搞好团结,他们甚至还发明了一副扑克牌四个人一起玩的新玩法。因为你总不能每次三个人玩,一个人看吧。这在三连五班是一件不团结的事情。

士兵突击许三多告诉我们什么(看了三遍士兵突击)(4)

他们的身影,可以投射到现实生活里去,我看到有些人说起来很有目标,但是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甚至有的人本身就没有目标,得过且过。这大概是最普通人真实的生活吧。

如果让我选一个角色,我之前可能会觉得我很想成才,其实不是的,我现在发现,成才可不是普通人,虽然他长在下榕树,但是他的能力和情商应该在大多数人之上。我们做不了成才。

但是很多人更做不出许三多的样子,所以都成了老魏、薛林、李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