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网】

种田的“学问”

——多项良作,千里沃土

755.3公斤!

三原县陂西镇东毛村小麦种植户郭才有的一亩四分七厘田,单产755.3公斤,创造全省小麦小面积亩产新纪录。

郭才有的小麦地能有这样的产量,得益于科技助力。三原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在东毛村开展“吨半田”试验示范,探索在单位面积产量上的更大提升。

向科技要粮,是从土地中生出的渴望。

三原县建设14万亩绿色高效“吨粮田”,建成大程、陂西等镇为重点的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协同种植区和新兴、徐木等塬区农业种植区。

地处八百里秦川“白菜心”,属于优质粮食生产区,农业人口20.1万,占全县人口的近一半,三原县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单产,实现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7.01万亩,总产稳定在19万吨以上。

良种需良作

在三原县城关长元家庭农场,播种机“突突突”地走过,就实现了开沟起垄、种肥同播。

传统的麦地都是平平整整,可这里却是一道道沟垄,能出好苗种好麦吗?

2016年,孙长元组建家庭农场,在农耕中乐于采用新技术与各种机械。经过实践,节本增效的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得到了他的认可。

小麦宽幅沟播技术通过机械进行田间起垄,把小麦传统平作二至三厘米的播种条带,调整为播种在垄沟内10—12厘米均匀分布的宽幅带。垄沟内种床干净,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种肥同播也让种子得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依托新型农机,这项技术使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作业一次性完成。

良种种类大全(良种起源)(1)

村民在田间劳作

“以前不同机械要进田五六次,每一次都要产生费用,反复进地也容易造成土地板结。”孙长元说,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化繁为简,将小麦种植环节的多重工序缩减为一道,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三原县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站长杨茂胜眼里,传统散播的方式,也存在种子浪费问题。例如,一亩麦地机械化播种只需要18斤种子,农民人工播种却需要40到50斤。

“提高粮食产量,有良种也要有良法。没有使用相配套的管理方法,培育出再好的种子,也不能发挥作用。”杨茂胜说,宽幅沟播技术去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

玉米作为三大主粮之一,三原着力推广“5335”节本增效生产技术新模式,实现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

“‘5335’的核心是密植,前提还是种子,通过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和水平。”杨茂胜说。

粮食单产的增加,主要因素是品种的改良、农田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农作方式的进步,这都离不开技术创新。

三原县推广玉米增密提单产播种面积6.5万亩,辐射带动10万余亩,实现了项目区亩增加200—300穗,亩均增加80公斤。独李镇的杨五四家庭农场,通过应用新技术,亩增加密度600株,增产达到100公斤以上。

为让技术深入每个农户心中,县里经常邀请省小麦产业体系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睿来县里指导。

“几十年来第一次遇到如此复杂的苗情,着急呀。”从今年大年初二开始,他一个人驾驶车辆整天在田间转悠,跑遍了关中大部分县区,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和种植户反馈问题、提出建议。

来到三原县,他被求知若渴的农户围住了,大家纷纷提问,生怕错过了和专家求解的机会。

“张教授,何时麦田化除?”富兴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永新问。

“张教授,我的麦田去年播种时每亩上了50公斤底肥,现在两叶一心,还要不要追肥?”栾菊家庭农场主张栋问。

“叶龄在三叶一心以上开始化除,叶龄过小时进行化除容易造成药害。”张睿认真地回答着大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根据苗情现状,应该再追施五公斤二铵、七至十公斤尿素。”

听罢,农户们感叹:“种子好,还有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今年肯定打好粮!”

土地“集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一颗种子到盘中餐,整个过程中,大部分是在土地里进行的,出苗、抽穗、成熟,要经历浇水、施肥、锄草、收割、晾晒等多个步骤。

眼下,种地不再是农民的唯一收入来源。许多人选择来往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打工和种地兼顾着,顾不过来的干脆就把土地撂荒了。

三原县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小麦玉米两茬庄稼每亩投入成本1000元,每亩产900公斤,每公斤卖2.2元计算,亩产值为1980元,亩盈利是980元。

“这其中还没有扣除农民付出的人工成本。”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安斌说,“农民种粮有一定积极性,但后劲不足。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种地劳力老龄化种粮现象普遍。”

为了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大撂荒耕地复耕,三原县先后出台稳定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文件,并开展撂荒地整治行动,对全县耕地撂荒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复种一块销账一块。

与此同时,让专业服务组织替农民种地,在三原也逐渐流行开来,有效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的问题。

良种种类大全(良种起源)(2)

丰收在望

“农民种一年地费时费力,也挣不下几个钱。”渠岸镇黄毛村会计张平安说,“大家种地积极性不高,与其撂荒不如把地交给有能力的大户管。”

2021年,黄毛村四个组1000多亩地,以一亩每年900元的价格,包给了三原渠岸李绵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起初,一些村民并不愿意流转土地,村干部就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

四组组长魏凤芹带头签了合同,将自家六亩多地全部流转,并积极宣传土地托管的好处。后来,村民在她家排起队签合同。

十天时间,村集体就把四个组符合条件的土地全部流转了过来。与合作社最终确定以3:5:2的比例进行分红,村民占50%,村集体占20%。

村民成了“甩手掌柜”,一年到头不用干活也能赚钱,外出打工的人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合作社监事长程平兴笑道:“我们给群众提供的服务就跟‘月子中心’差不多,啥也不用操心。”

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服务模式,不仅让小农户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有助于破解流转土地租金过高、土地撂荒、耕地“非粮化”等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也逐渐更广泛地用于农业,一条从生产经营到管理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

走进三原渠岸李绵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各种大型农机十分显眼。39台动力机械、13架无人机等,能帮助村民完成耕、种、防、收等各个作业环节。

机械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去年秋雨期间,各种轰鸣作响的农机派上了大用处。面对南部灌区农田积水,三原开挖疏通排水渠网、移动土方、拆除砼路面地面,发动各类型排水泵,人歇机不歇24小时进行农田积水抢排。

这段时间孙长元天天在地里,只要机械能进,上百亩地的秋粮收起来也不过一会的工夫。“现在,部分地已经耕过了,得赶紧保墒。”他说,“利用县里的种粮补贴,已购进1万多斤种肥,小麦播种不成问题。”

培育新农人

听说有专家来村里了,西阳镇武官坊村种粮大户魏俊急忙从家里跑来,邀请专家到他的地里看看。

“你的这片麦田播种偏晚,苗情偏弱,蘖少根少,土壤湿度较大。近期适量追肥,可以喷洒些叶面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帮助小麦扎根生长。”给自家的小麦“面诊”后,魏俊才放了心,立即联系喷肥机、购买肥料进行喷洒。

耕地有限,科技进步是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高素质农民,则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体和重要吸纳力量。

良种种类大全(良种起源)(3)

农艺师传授小麦管理技术

“几年前哪儿是这样哩。”陕西兴民种业的负责人刘兴民回忆,为了动员更多的村民参加技术培训,他自掏腰包,给参加培训的农户赠送种子,并且来者有份。

在大程镇吴家村,刘兴民还被村民围堵过。“这果玉米小的很,是不是有啥问题?”农户手里拿着刚从地里掰下的玉米,拦住刘兴民的去路,有些疑惑和气恼。其他村民闻讯而来,也想知道原因。

刘兴民跟着农户来到地里,这一看就知道是管理出了问题。他并不言语,而是带着大家挨家挨户观察。“谁种得好,咱是不是一对比就知道?”刘兴民举起不同大小的玉米,借机向村民们讲解品种差异和种植技巧。

一场以质疑开头的争端,最终变成了田间地头的培训。

去年春耕时节,三原100多名农技人员组建14个巡回农技服务队,到各个村普及早春田间技术措施,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并进行病虫害监测、常见病防治,指导农民灌溉粮果34.5万亩、追肥28.3万亩、除草15万亩。

孙长元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多亏了县上技术人员的帮助,之前条锈病比较严重,他们隔三岔五到地里指导,不然产量肯定受影响。”他对提升技术和管理的重要性深受感触,“去年县里又指导我整了地,对土壤作了进一步改良。”

身为职业农民,孙长元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光靠梦想和热情还不够,还得让农民走向职业化。

渠岸李绵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就定期邀请专家对社员、农机手、植保技术人员进行农技培训,让他们慢慢变得懂市场、善经营。在“孙长元们”的带动下,近千名农民经过培训成为新农人。

农民有问题有疑惑,还可以随时拨打县农业农村局的电话。由于答疑解惑、解决问题效率高,这部热线电话还被称为技术指导“110”。

3月23日下午,陵前镇大寨村村民王林电话求助:自家50亩小麦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点,却找不到原因,更不知道怎么解决。

一个小时内,县农业科学技术中心副主任王涛赶到了现场。到地里仔细查看,询问了具体情况,王涛便给出了答案:“应该是药没打好。”

由于王林种植小麦较晚,此时温度不稳定,配药时没有充分搅拌均匀,才导致打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点。“喷点叶面肥就行,不用担心。”王涛一边宽慰,一边提出补救办法。

随后几次下乡,王涛还一直惦记着这件事,专门到地里查看,见补救及时没有造成影响,他替王林感动欣慰:“作为农业战线上的一分子,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土地收获更多粮食,也让职业农民更好成长。”

县农业科学技术中心还定期对苗情进行调查,统计平均亩成穗数、平均单株分蘖数和次生根等数据。

这项调查是实打实的手工活儿,中心的技术人员是在地里一株一株数出来的。

“例如这片小麦地是660平方米,我们就随机取1平方米或者千分之一的面积,进行3次测量,最后取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县农业科学技术中心主任王荣介绍说。

去年,原本每月统计苗情也改为周报,目的是通过分析给小麦管理提出参考措施,这些数据最终将汇入田间地头的农民手中。

(当代陕西)

本文来自【陕西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