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论语雍也篇10章跟读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论语雍也篇10章跟读版(论语分享雍也篇第六)

论语雍也篇10章跟读版

《论语》是《四书》之一,儒家学派重要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本音频和图文均摘自檀华关爱中心。让我们跟着大师的言教,了解中国智慧!

音频文本

大家好!今天继续跟大家做一个《论语》的分享。

今天学习的这句话是:

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杨伯峻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在抵御齐国的战役中,右翼的军队溃退了,〕他走在最后,掩护全军,将进城门,便鞭打着马匹。一面说道:‘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匹不肯快走的缘故。’”

刘毓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这一章讲不夸功的美德。

这场战役,显然表现最出色的就是①孟子反,但他非但不居功自耀,反而掩饰其功,与常人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夸功者满足的是名利心,而失去的则是人心。掩功者失去的是名利,而获得的却是尊重。夸功者功夸高一分,人格使减低一等;掩功者,掩一分功劳,便高一等境界。越使人难做到的,越能体现一个人的水平、境界。孔子标榜孟子反,正是为给世人夸功争功者进一剂方药。

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论语》所以要把这一段编入,乃是借孟之反的不居功,反映出春秋时代人事纷争之乱的可怕。古人说:“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像李陵与苏武的故事便是如此。当时李陵孤军作战,友军各怀忌心不来相救,因此被逼到投降了。司马迁为这件事向汉武帝力争,他说李陵之投降是被逼的。友军嫉妒他,不支援他,他一人带了五千士兵,孤军深入绝域,最后拚得剩下十余个人,还在奋勇拒敌,这怎么能怪他呢?结果汉武帝发了脾气,司马迁受了宫刑。后来苏武回来,就写信劝李陵回来,李陵回信说,叫我怎么回去呢?回去以后,那些专门根据人事法规办案的人,东挑剔,西挑剔,挑剔得没完没了。我将无法辩白,实在受不了。前方作战受苦,回来碰到那些自以为懂法的专家,鸡蛋里挑骨头,一个字错了就会有罪,这叫人怎么受得了?所谓:“刀笔之吏,弄其文墨。”便是此意。

钱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先生说:“孟之反是一个不自夸的人。军败了,他独押后。快进自己城门,他鞭马道:‘我不是敢在后面拒敌呀!我的马不能跑前呀!’”

朱熹朱夫子在对这句话的解释中,引用了谢氏的话,其中说到:

谢氏曰:“人能操无欲上人之心,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而凡可以矜己夸人者,皆无足道矣。”

贤棼法师对谢氏这段话的理解是:人能够把控好不居于人之上的心态,那这个人的欲望就会日渐消减,对于自然法则也就会越来越清楚,而凡是在世人前居功、夸耀自己的,那这样的人都不值得一提。

善知识相关言教:

1、总占小便宜的人,一定得不到大福报;反过来,若小处肯欢喜吃亏,则其福必厚。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扩大自己的度量,培植自己的福德。自己内心没有烦恼了,也才谈得上去帮助他人。锱铢必较,双方都不好过。

2、佛是果,菩萨是因;菩提是果,当下是因。大智慧是由一点一滴的小觉悟积累而成的,大慈悲是由一分一毫的同情心培养而来,这就是修行。

3、平等心,就是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要学习别人比自己好的地方,这即是“向上”的心。同时,不会因为自己的一些长处而沾沾自喜、目空一切,能够保持“谦下”的心。

4、如实认识自己,既不因别人的赞美而沾沾自喜,又不因别人的贬损而闷闷不乐。别人怎么看、怎么说,跟他的角度、高度、认识、性格、习惯都有关系,我们内心要有力量去观照它,而不是随它而转。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_________________

① 刘毓庆先生将其称之为“孟子反”,编者经查证,应称其为“孟之反”为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