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李佩甫的一篇长篇小说,荣获了第九届矛盾文学奖《生命册》是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的收官之战这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追溯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在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蕴藏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真谛,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什么叫拆解书?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什么叫拆解书(拆书生命册)

什么叫拆解书

本书是李佩甫的一篇长篇小说,荣获了第九届矛盾文学奖。《生命册》是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的收官之战。这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追溯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在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蕴藏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真谛。

小说以“我”为视角,在我五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描写了我和梅村的感情历程,村长老姑父和他的妻子吴玉花及女儿们的故事,上访户梁五方,春才,犯男女错误下放到农村的知识青年杜秋月和他妻子刘玉翠,虫嫂及她的丈夫老拐和三个孩子,我的同学骆驼和他妻子卫丽丽,小乔,电台主持人夏下羽,副省长范家副等人的各自的不同的人生经历。

虫嫂是我感触颇深的一个人,作者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来描写这个人物,虫嫂身高不足一米四,嫁给了一只腿有残疾的老拐。村里人没事就拿他们俩开玩笑,嫁给了老拐后接二连三的生了三个孩子,各自取名大国,二国,老三是个女孩,叫国花。在那个国贫民疾的年代,能吃饱肚子就是很幸福的事了,丈夫老拐腿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家里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生产队分的粮食少的可怜,虫嫂生活所迫,去生产队干活的时候偷摸顺手摘点玉米,毛豆,红薯啥的,时间久了大队干部村里人也发现虫嫂的小偷小摸。虫嫂看着家里张着的四张嘴,也屡教不改,慢慢的习以为常了。有一次偷枣,被人抓住后对方对虫嫂有男女之事的要求,虫嫂为了脱身,答应了对方。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可三个孩子和老拐都能吃饱肚子了。虫嫂在村里的行为终于惹恼了村里的女人们,她们把虫嫂狠狠的打了一顿。虫嫂在村里人和孩子们的心里坏名声从此扎下了根。大国,二国在县中学读书的时候,都嫌弃虫嫂丢人,不让虫嫂去学校找他们,每当虫嫂给他们送钱的时候都偷偷摸摸的找个没人了地方,接过钱就跑,从来都不喊一声妈妈。女儿国花在县中学读书的时候,虫嫂怕女儿是个女孩子受欺负,在县里拣破烂供女儿读书,只有国花管虫嫂叫妈妈。老拐突然死了,虫嫂卖血挣了二百六十块钱,要给老拐打吊瓶,老拐不打,说每天要吃肉包,二两小酒,虫嫂每天跑十八里去镇上给他买,吃到第十天,老拐死了,这时候村里人对虫嫂的态度也有了转变,认为虫嫂对老拐有情有义的。后来虫嫂为了给二国交学费也卖了几次血。虫嫂用偷生产队的粮食养大了三个孩子,用走街串巷卖鸡蛋,拣破烂,卖血供三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村里人都说这下虫嫂该享福了,孩子们都住在县城,女儿把虫嫂接到城里去了,突然有一天虫嫂自己回村里来了,村里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虫嫂回村里不到十天就去世了。老姑父后来打听到,虫嫂是死在大月小月上了,大国怕媳妇,不然虫嫂进自己家门,只出钱,二国和国花家一人一个月,到了二十九天的那个月谁也不让虫嫂进门,虫嫂只有回村里了。虫嫂临死前手一直指着一把破扇子,啥话也没说出来,老姑父把扇子拆开后发现里面有一张三万块钱的存款,大国二国国花全都跑回来了,村里人不让他们进村,老姑父把钱取出来给虫嫂办了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村里人全都伤心的哭了。虫嫂一辈子都替孩子丈夫着想,活的一点尊严都没有,孩子们享受虫嫂偷来的食物,理所当然的花着虫嫂卖血的钱,还嫌弃虫嫂给自己丢人,人性的自私和无私的奉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我”从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在和骆驼的事业高峰时能急流勇退,骆驼后来自杀后,总有人问“我”,身后是不是有高人指点,“我”总是笑着摇摇头不做解释。我想,作者除了吃乡亲们的百家饭长大的,乡亲们也给了“我”精神上的营养吧。

人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疫情的原因,哪里都去不了,能在优美的文字里领略到自然美景,品味各种人生的酸甜苦辣,丰富多彩的人生旅程,品尝着岁月的滋味,这不也是自己心灵一种经历么[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