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 是想做到管理层的亲们要熟悉的,从简单的做全盘账到分析

是一个质的飞跃

财务报表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

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流动资金管理

44、现金返回线 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

4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4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4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

4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

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

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TCa+TCc+TCs

(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 Kc-单位储存成本 N-订货次数U-单价 p-日送货量 d-日耗用量)

49、经济订货量

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

成本计算

50、通用公式:间接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合计

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分配率×某产品的分配标准

材料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销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人工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实用工时之和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

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费用总额÷对外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各受益车间、产品、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耗用量

51、(约当产量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

52、(按定额成本计算)

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53、(定额比例法)

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

54、成本—数量—利润分析

55、基本方程式: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或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56、边际贡献方程式:

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量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盈亏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资金安全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率

57、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之和/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100%

或=Σ(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58、盈亏点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或销售额)

59、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100%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利润=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60、敏感系数=目标值(利润)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如:销量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量变动百分比销量敏感系数,也就是营业杠杆系数)

财务成本管理内容介绍(财务成本管理你要知道的公式)(1)

成本控制

61、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差异=价差+量差 价差=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量差=(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6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63、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64、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费用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65、固定制造费用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数÷产能标准工时

二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数-标准成本=(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三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产能标准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业绩评价

66、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收入-变动成本-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税前利润=部门边际贡献-管理费用

67、投资报酬率=部门边际贡献÷该部门所拥有的资产额

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金成本率=部门资产×(投资报酬率-资金成本率)

68、营业现金流量=年现金收入-支出

现金回收率=营业现金流量÷平均总资产 剩余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入-部门资产×资金成本率

这就是小编今天的整理了,平时会保持更新,可以关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