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频专题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中,分别介绍了麦克风的特性及不同场景下的选择,大家对于录音有了基础的认识,也知道如何选择麦克风,那么这期我们就来聊聊录音的流程以及一些小技巧。

规划录音方案

在视频拍摄中,我们往往会先根据脚本,进行分镜头的绘制,具体到每一个画面的景别,都有详细的标注,但却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录音脚本。

实际上在严谨的创作中,除了画面的分镜头外,还需要准备一套录音方案,才能在拍摄时保证视频和音频两个环节都不掉链子。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1)

在准备录音方案时,需要提前勘探拍摄环境,了解拾音环境的底噪,以及周围会产生的噪音,这里的噪音包含底噪以及对于画面无益的声音,例如在机场航站楼,广播的声音可能会对人物对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全是噪音,巧妙地利用后可以增加临场感;若是在室内进行拍摄,则必须进行预录制,了解声音的混响程度。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2)

混响是一种声学特性,声音在环境中遇到障碍产生反射,每次的障碍都会吸收一部分声能,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波在室内要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才消失,我们就感觉到声源停止发声后还有若干个声波混合持续一段时间;适当的混响可以增加一定的环境感,例如拍摄场景在大礼堂等,但过度的混响则容易对人物对白产生影响,模糊了语言,同时还会有劣质的观感体验。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3)

当混响影响了对白,就需要在录音方案中进行备注,可以采用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后期ADR补录,但成本较高,除非是专业配音演员及专业录音师,否则很难还原现场的声音相位;第二种则是适当改造环境、增加吸音装置,让声波的反射尽可能的减少,场景方法就是在地上铺地毯,在周围环境放置吸音海绵(鸡蛋棉),可以达到较好的录制效果。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4)

枫笛的SR-RF5M移动录音棚防风罩也是这类的原理,通过高密度的吸音海绵,营造小范围局部的低混响环境,低成本打造高质量录音棚。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5)

除了提前了解环境噪音及混响外,录音师也需要提前熟悉剧本,在不同场景下选配不同的麦克风,这一部分在第二期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展开。

录音方案与拍摄方案同等重要,需要跟分镜头同步进行,确保每一个镜头都有录音的备注,才能实现影视声音的本质——为画面增添色彩。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6)

简易的录音方案格式,仅供参考

录音技巧

在制定的录音方案后,我们再来说说关于录音的一些技巧。

001 靠近声源

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话放在音频领域也可以适用:“如果你录的不够清晰,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7)

当拾取的声源越大时,不想被拾取到的噪音自然就越小,但也不是无止尽的近,就能实现较好的音频录制,需要根据音频的灵敏度和信噪比综合考虑每一只麦克风的最佳拾音距离,例如机顶麦克风最佳拾音效果在20-40厘米的范围内,超过这一范围,环境噪音会有所增加,声源不清晰;而低于这一范围,则容易产生近讲效应(也称近场效应),声源的低频更加明显,若是没有低频滤波器的介入,声音会失真;但近讲效应并非没有益处,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利用低频比重提升的特性,可以营造出声音的热情、饱满和浑厚。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8)

枫笛SoundBird V1可以开启200Hz的低切,实现降噪和抑制近讲效应。

002 正确的电平

过度靠近声源有时还会产生一种负面效果,那就是爆音,这样的声音没有办法进行修复,只能重新录制,那么如何避免声音过爆所带来的影响?获得正确的电平最为重要。

在音频的录制中,会有两种方法来进行声音响度的判断,第一种方法偏主观,采用实时监听的方法进行判断,在户外一般使用监听耳机进行监听,但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同时也和监听接口的放大器有关,并不能正确的判断响度是否适宜。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9)

专业监听音箱

第二种则是通过音频柱状图判断,现在摄像机或相机的音频柱状图,都会有绿、黄、红三种色块进行显示,当声音的响度在黄色区域时,意味着接近过爆,所以尽可能让声音处于绿色与黄色范围内;如果是专业的录音机,它的音频柱状图普遍为数字标示,这时要保证音频处于-9到-12db范围内,才能录制正确的电平。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10)

监听耳机都是贴合于人耳,无法获得统一的监听音量,而监听音响则可以做到监听音量的统一,将监听音响进行声相调整及位置摆放后,播放一段粉噪,当响度达到70db左右时,就可以作为参考的监听电平,但音频柱状图还是必不可少。

Tips:音量、电平、响度是不是同一个概念?音量是指从生活上来说一个声音的大小,而电平则是电声学发展的过程中沿用到音频领域,它所使用的单位dBV、dBu等都是音量单位;最后响度则是一种和频率有关的代名词。在日常交流中,涉及电声学声音大小的描述,一般采用“电平”较为严谨;涉及主观感受时,采用“响度”可以描述声音大小;在没有特别的语境下,“音量”是一个万金油。

003 音频安全

获取正确的电平实际上也是保障音频安全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录得到”比“录得好”更重要;除了正确的电平外,保障音频安全还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独立录音,现在的相机和摄像机普遍都有音频输入接口,但摄像机录制的弊端也很明显,它所录制的音频格式比较单一,后期调整空间并不大,细节的丰富度也不如录音机,所以独立的音频录制是必不可少的,录音机所具备的电平调节、滤波器、以及幻像供电等功能都是非常专业,可以免去后期较为复杂的处理流程。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11)

枫笛SR-VRM1录音笔,可以独立完成音频的录制,XLR的专业平衡接口尽可能保持声音的真实性,并且可以提供48V幻象电源,最高可录制48kHz 24bit多声道的BWF文件格式。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12)

第二种是多音轨录制,在复杂的环境中,很难保证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同一电平上,若是突然的放大音量,录制的音频来不及调整,也容易出现爆音的现象,这时可以选择多轨道的音频录制,也就是带安全音轨的录制。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13)

一般我们录制的音频为双声道,安全音轨录制就是将其中副音轨的拾音电平,调整为主音轨的-6dB,这样即使主音轨出现爆音,副音轨依旧可以将声音得以保存,在后期复制安全音轨,覆盖不可修复的主音轨,实现声音的还原。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14)

后期前置

无论是拍摄还是录音,我们都提倡将后期思维带入前期工作中,这样可以尽可能提供效率,加快拍摄进度,也为后期制作减轻压力。

在录音方面,虽然后期也可以实现去混响,降噪等功能,但始终都会对原始声源产生一定的影响,或压缩、或变调;所以在前期录音尽可能将声音录得更加纯粹,才不会和画面产生剥离感。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15)

AU软件自带调整效果

例如在拍摄时,相机和麦克风都具备电平调节功能,那么需要怎么操作?答案很简单,需要有后期前置的思维,将相机电平开小,而麦克风电平开大,取得一个中间值,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发挥麦克风的灵敏度与信噪比,因为相机电平的调节本质上也是属于后期算法处理,若是将相机电平增大,麦克风电平减小,这意味着相机电平放大声源的同时,也会放大噪音,这对于影视录音来说并不可取。

拍好的怎么录音(影视录音的流程及技巧科普)(16)

综述

对于视频拍摄者来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外,还有知其器,了解了麦克风的性能及使用技巧,才能更好地为画面增添色彩。

关于音频的录音专题,我们通过这三期给大家做了初步的介绍,从录音历史的发展到设备的使用,最后到实际操作,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但影视录音是个范围非常广的领域,并不是这一万多字能解释清楚,如果你对于这方面感兴趣,欢迎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