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是中国流传甚久的俚语。它的意思是,读书人知识分子,遇到了没有上过学读过书的当兵者,因受到的文化洗礼的不同,两者之间无法沟通交流。

农民起义皆是遍地哀鸿,起义之军入境,如狼入羊群,遍地狼藉,曹操的《蒿里行》一诗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特别贴切。

徐纪周秀才遇到兵(有理未必说不清)(1)

农民起义,必然兵荒马乱,而知识分子的身份,基本上都会受到手握兵权的霸主的重视和尊崇,刘备三顾诸葛亮的茅庐流传千古。

其中在《后汉书》中还记录了颇具戏剧性的一幕:“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郑玄大师,凭借自身当代大儒的名望,退兵护县,这与张飞喝退百万雄师一样神奇。

徐纪周秀才遇到兵(有理未必说不清)(2)

就近看,其中民国时代的军匪张宗昌,在当兵前还与扒手胡匪一起生活,当兵后更是肆意妄为,有着“三部知将军”蔑称。

徐纪周秀才遇到兵(有理未必说不清)(3)

张宗昌,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

第一个“不知”,说的是投奔于他的土匪流寇太多,投靠者自行报数,有没有多报只有当兵的知道,报一千增加一个团,报一万增加一个师,部队总是在扩军,无法统计得清,匪入兵窝,那不就是匪窝,匪不作恶,何以为匪,自然军人全然没有了节制,全靠义,这种义气行事的土匪什么时候会计数了?

第二个“不知”是说他主政的地方,不讲规矩,不知民苦,自顾自乐。其他军阀或多或少都要顾及乡土情谊,而他对自己的家乡也一样下黑手。光有名目的税收,就多达六七十种,历史上的苛捐杂税比之,尤为不及。这税收名目估计他自己都记不得吧,更何况钱。

第三个“不知”是说他荒淫无度。有着张宗昌小老婆名分的,就有40多人,随身出门总是一队马和一队姨太太。每次逛窑子,看上的就带回去做老婆,租间房子放进去,派个卫兵守着。过了两天忘记了,懂行情的卫兵,便自行撤走,姨太太没有生活来源,只好重操旧业。有好事者逛窑子就会打趣得说:走,跟张宗昌老婆睡觉去!张宗昌知道了也不以为意。1926年张宗昌进驻北京,在大街上公然抓了一个妙龄少女回去做了几天老婆,谁知道这女孩来历也不简单,是当时的北洋军政府第二号人物王士珍的亲侄女,可张宗昌不管这些,在他手里待了一个星期才送回。清朝某王公的儿媳千娇百媚,在东安市场购物,印入张宗昌眼帘,出于见色起意的一见钟情,他自然把人收了回家,一时间舍不得放人,后经不知多少人求情才放了。对刚行过同床之礼的姨太太,过天便忘,他怎么会记得有多少。

就是如此胆大妄为,土匪行事的张宗昌。在家乡莱州创办了“昌武小学”,在主政济南时,合六个公立专门学校,创办了山东大学,三请前清状元潍县人王寿彭做校长。在王寿彭离职之后,还一度力请学贯中西的辜鸿铭,来鲁担任山大校长。而张宗昌对予山东大学的投入,是很舍得的。每月拨给山大25000元,教职工的待遇是:校长月薪400元,系主任及教授月薪300元至360元,而当时20元大洋已经可供三五口之家一月的吃穿用度。换算到现在,普通城市家庭开支一万左右的话,校长的工资相当于月薪20万。

而那些有文化、有知识的风雅的独裁者则完全不然。他们动辄发起的是对于整个知识分子阶层的清算和迫害运动,其最厉害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文字狱”。

徐纪周秀才遇到兵(有理未必说不清)(4)

当然也有些如同张献忠般,野蛮的兵权霸主,胡乱杀人。

徐纪周秀才遇到兵(有理未必说不清)(5)

民国张宗昌,对待文化人的态度,说明秀才遇到兵,不是有理说不清,而是看人来说,视情况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