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字源中解释为:原写作謓,形声字,言为形,真为声。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tian,二声,是盛大的样子的意思。

而真呢?在古汉语字典中没有字源的解释,但从说文古文的字形上看,好像是两个人通过一个横链接,彼此支撑,头上是一把匕首,它比“直”多两点儿。

咬文嚼字十大错别字(咬文嚼字嗔)(1)

看起来,真比直多这两个点的支撑就可以走路,所以,直人很多时候路走不通,那就做真人吧!

真的释义有六个:第一:实质,本来面目。《庄子》中有:“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

第二:真实。张衡《思玄赋》中有:“彼无合而何伤兮,患众伪之冒真。”

第三:官的实职。班固《汉书》中有:“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真。”

咬文嚼字十大错别字(咬文嚼字嗔)(2)

第四:的确,确实。苏轼《安国寺寻春》中有:“玉川先生真可怜,一生耽酒终无钱。”

第五:肖像,画像。杜甫《天育骠骑歌》中有:“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第六:汉字的一种书写形体,即楷书,又称真书。范晔《后汉书》中有:“乞给纸笔,真、草唯命。”。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嗔”的释义,只有一个:发怒,生气。

咬文嚼字十大错别字(咬文嚼字嗔)(3)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则嗔。”;杜甫的《丽人行》中有:“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王实甫《西厢记》中有:“宜嗔宜喜春风面。”

对于嗔这个字本身不是很熟悉,但总是挂在嘴边,比如看一个人因为自己说话没有对上对方的心思,会认为对方嗔着了,但啥叫嗔着?还说不清。

今天查一下字典,也算是学习了,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共同学习,嗔就是发怒,生气呀!

和嗔相组词的有:嗔怪,嗔怒,嗔着。嗔怪,对别人的言语或行动表示不满。嗔怒,恼怒,生气。嗔着,责怪。

咬文嚼字十大错别字(咬文嚼字嗔)(4)

这个嗔对人的伤害太大了,怒是七情之一,怒伤肝,肝主目,肝主情志,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看起来,一旦动怒,就不会有什么谋略了,这个将军也就废了,所以,人真的不可轻易动怒。生气,有哪种病不是从气上得的?气结在哪,哪里就会不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啊!

所以,人一旦哪里痛了,就求医问药,紧忙和,从来没有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痛?是情志有问题引起的器官出问题呀。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本末倒置,不再深究实质的原因,只是让表面症状改变,舒服即可。

咬文嚼字十大错别字(咬文嚼字嗔)(5)

但实质的引起病的根源是情绪呀,不控制自己的情绪,还会因事因人而生气,那么,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此的恶性循环,人也就停留在了一个负面的场中不可自拔。

人之所以嗔,归根结底是情惹的祸,也有认知的问题,对于事物的看法如果固化或者只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那么,有很多东西接受不了,就会引起心中的不满,所以,扩大认知多么重要。

就像几何图形中的集合,有交集,并集,补集,全集,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包容的关系,你的认知范围越大,越容易包容别人,就越不会嗔,也就越不会动怒,对身体就越好。

咬文嚼字十大错别字(咬文嚼字嗔)(6)

所以,对于情志的修为和认知的提升才是我们要重视的事情,是我们一生都要修行的功课,愿我们都少些嗔,少些怒,少些气,健康快乐的生活!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