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里借一款女装立裁为例,思路延伸到平面领域,惯通应用,在平面与立裁的空间不断跳跃创作,或许我的这种思路对你有所启发。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1)

【1】在人台上贴出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前中线、后中线和肩线,这些线在立裁中是每个裁片经纱线与纬纱线的参考线,能确保每个裁片的丝缕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可以让我们把控每个裁片的平衡,这些线也是平面制版中的结构线。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2)

【2】平面结构中红色的线是结构线,在整个结构框架中发挥结构平衡作用,黄色虚线是人体纵向曲面的转折线,在款式变化中,是造型线分割位置的参考,结构制图要达到平面与立裁统一,必须找到平面与立裁的对应线和对应点,结构线就是惯穿于平面和立体的重要基线。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3)

【3】在人台上,以窿距中点贴出身侧线,身侧线以垂直地面为标准,笔直贴顺,身侧线是成衣的前后侧缝线,也是四面基型结构衣身1/4开格尺寸的依据。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4)

【4】平面结构设计中,1/4衣身开格尺寸需加入胸腰省量的损耗,省损量的大小由衣身的胸腰造型决定,但在立体裁剪中,人体胸腰曲面倾斜度大小决定六面原型结构中各腰省量的大小,立裁手法中腰部捏省量越大,胸线损量也越大,这个变化的省损量,就是在平面结构设计中必须先要预算并加入的省损量。但平面中每次省损量的变化都会改变窿距的大小,于是,很多版师被这个量困着了。而立裁中,无论前后腰部省量如何变化,窿距始终不变。

所以,平面中因省损量加入而引起窿距的大小变化,也仅仅是平面距离而已,随着原型结构六面转向四面,最终,平面的窿距还原成立体袖窿的宽度。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原因是大家在平面结构设计中过分强调平面尺寸,从而忽视了立体曲面线形与平面线形的区别,这就是我要强调的打版必须要两种思维相结合。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5)

【5】立裁坯布裁片预算

按照成衣尺寸规格,参考款式造形线分割的位置,按每个裁片最大围度预加一定缝份量,按衣长预加一定缝份量,裁出每个裁片,并分别在每个裁片上按布料丝缕方向标记经纱线与纬纱线,如经纱与纬纱不成90度相互垂直,需熨烫纠正布丝,以整个裁片经纱与纬纱相互垂直为标准。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6)

【6】前身坯布中心点重合人台胸围线与前中线交点,同时,坯布纬纱线重合人台胸围线,用别合针法固定布料在人台上(图中 1 2 针),第三针以坯料直丝标线重合人台前中线的基础上,在前领口双曲面位置,用针水平方向别合布料于人台(图中 3 针),注意,根据款式松量大小,坯料直丝缕标线可以偏出人台前中线0.5cm-1cm,这个量可以作为面料厚度松量,这三针主要控制整个前身裁片稳定作用。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7)

【7】固定好这三针,整体观察两个胸点范围内所构成纵向的面是否平顺,丝缕有没有错位,最好的观察点就是衣脚的 4 点位置,如果坯布上 4 点位置的直丝标线始终和领口第 3 针的位置一致,前身的平衡与稳定也就控制到位了。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8)

【8】人体颈根双曲面修剪掉多余的布料,刀口剪至前中线,并加针固定。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9)

【9】在前中平衡的基础上,胸省全部转至下脚,用别和针法固定肩端点与胸点,并观察胸围线上胸坡面丝缕是否平顺,捋顺肩胸点侧面丝缕,再以肩端点为固定点,沿肩线方向捋出下一步骤的转折量。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10)

【10】前身右侧布料转折覆盖前中裁片上,内折叠量须超出前刀背缝分割线位置,有利于固定前身双层裁片。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11)

【11】按原款式图效果用色带线标记出刀背缝分割线和前中外层搭门的位置,并剪掉多余的布料。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12)

【12】平面结构设计中,前身裁片立体感较强,须在六面结构原型中全面处理人体双曲形成的腰省,把人体省量转向款式中相应的造型部位上。图中黑线是原型结构线与辅助线,红色线是款式造型线,平面打版先结构,再造型,万无一失。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13)

【13】斜向式分割线余留2cm左右缝份量,并均匀剪开刀口,做出收腰效果。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14)

【14】平面结构中需要考虑双层裁片过度,一条是外层斜式分割线,另一条是内层与前中折叠线。越复杂的造型,越要从立体的角度理解结构。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15)

【15】前中初裁后,整体观察各造形线比例是否协调,内层与外层布料是否平顺整洁。

【16】前中裁片在六面结构原型中,经过转省和剪展处理后,便形成这样的裁片,因此,平面制版必须从结构和立体的角度综合思考和处理。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16)

【17】对准侧颈点剪开布料,转出后领所需布料,按人台标线裁掉多余布料,并打刀口,刀口深度不出标线。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17)

【18】按原样版领形效果折叠领座量与外翻领高度,标记领外围线宽度,大小均匀,外围线翻折后自然贴服肩部。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18)

【19】对比立裁连身自带翻领,平面配法比较死板,主要在控制翻领外围线长度与整个领的比例上,领外围线控制公式是1.8*(外翻领高-领座量),前领立起2cm,前领深一般控制在8cm。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19)

【20】侧面腰线中点,贴出前侧面直丝引导标线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20)

【21】侧身裁片经纬纱向交点重合人台标计线交点,以经纱线重合人台引导线为标准,用别合针法固定布料在人台上。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21)

【22】

首先单针在重合点固定布料,再沿着引导线别合布料,

以重合点为支点,顺着直丝线放出适量的臀围量脚围量

用别合针法,沿斜向分割线的标线,针悬空别合两层布料,保持整条斜向分割线悬空独立,这样,松量可以自动放松调整。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22)

【23】为了方便裁片转换平面纸样,也为了便于裁剪观察,沿里层色带标线再贴外层标线,余留2cm缝边量,剪掉多余的布料,再沿缝边开刀口,使重叠的缝边松紧更自然平顺。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23)

【24】整个前身的裁剪以平面的思路设计,必须在六面原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够对人体各部位细节的处理更细致,辟如侧身裁片,它是从人体结构的两个面合拼转省成为一个不规侧的面,纵向腰省量转向下摆时,会余留少量余布在腰节线的内部裁片中,同时有部份量转至下摆成为衣脚造形的一部分,余留腰节线上的量随着面料的厚薄和围度松量,在款式中被弱化或忽略。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24)

【25】后身裁片经纱线与纬纱线的交点重合到人台上的背宽线与后中线的交点,这个点就是图中重合点,布料上纬纱线重合人台的背宽水平线,在后袖窿一侧,单针别合布料于人台,中间加临时固定针。这样,后中的平衡与稳定在背宽线与后中线的固定中,根据款式松量大小,可适当偏离人台后中色带线0.5cm-1cm。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25)

【26】

确定后身裁片平衡后,从背宽上临时固定针位,由上而下沿人台后背体表垂直捋顺布料直丝至腰节线上,单针别合布料在人台上,整个后身裁片向两边推动,腰省自动分散。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26)

【27】后中要做到吸腰,布料必须贴服人台背部曲面,在后中腰节线上剪开布料,放出腰部曲面立体量,剪刀口深至人台后中标线。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27)

【28】参考人台后中标记线,捋顺布丝,分别在后中线与腰节线、胸围线、背宽线的交点用针别合布料于人台,针水平方向从右到左,针距由布料贴服人台的松紧而定,只要固定布料后,整条后中缝线平顺自然就可以。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28)

【29】裁去后领线上多余的布料,标记出款式中的后领弧线位置。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29)

【30】以布料纬纱线重合人台背宽线为标准,背宽线以上的布料在肩线上捏合省道,形成后肩省。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30)

【31】本款翻领连前身,裁剪时便于观察肩线与后领线,用叠缝针法均匀别合布料,由于肩线部分是整个衣身受力面,针只许固定两层布料,在后期所有固定针拔出后,前后衣身的平衡性会更自然。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31)

【32】为了成衣对人体平衡更稳定,对体型的包容性更广,肩省分散部分省量至后中缝。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32)

【33】背宽线上中点位置加放0.5cm松量,双针固定松量,再以此中点为参考,竖直向下至腰节线加放0.5cm松量,用双针固定腰节松量。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33)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34)

【34】后臀突点相应放出0.5cm松量,整个固定松量的针必须牢固,布料在裁剪时松量不能松动,然后捋顺后袖窿转折面的布料,单针固定布料,再用色带线标记出后刀背缝分割线,余留2cm缝边量,其余布料修剪。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35)

【35】后腰双曲面大,后刀背缝腰节线以下留出3-4cm的缝边量,并临时外翻缝边折叠。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36)

【36】前侧裁片用色带线沿人台身侧线贴出侧缝线,余留侧缝量2cm。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37)

【37】后侧裁片经纱线与纬纱线交点重合人台腰节点,布料直丝重合侧面引导线,单针固定侧身裁片,沿直丝标线分别在胸线、腰线加入0.5cm放松量,在臀围线加1cm放松量,松量以双针呈“H”形纵向别合,捋顺布料后,分别沿刀背缝和侧缝线标记线以重叠针法别合两层布料,针嘴不吃人台。

【38】全身初裁完毕,先按人台袖窿描出衣身袖窿线,按款式修剪衣脚造型, 再取出固定松量针和临时固定针,然后全身观察每个裁片松量是否松紧自然,布丝是否平顺,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最后依据每个裁片色带线描点缝边线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38)

【39】平面结构变化原理

1. 六面原型结构中,后身三个面,按款式造形在后身平面结构中设计出后刀背缝分割线。

2. 分解刀背缝,逐步对每个面的省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39)

【40】刀背缝变化原理

为什么一定要用六面原型结构变化刀背缝?因为六面原型变化刀背缝结构能看到所有工艺细节,图中每个归缩量的形成就是六面转化四面的结果,根据款式面料性能,合理地去处理纸样变化中的工艺,版型的品质就在其中。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40)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41)

【41】把预算的大袖和小袖裁片内侧缝用折叠针法固定缝份,挖出袖隆,袖子内侧缝偏出衣身侧缝4cm,单针别合袖窿底吻合点,再调整袖身裁片前势倾斜度,捋顺袖身裁片,单针固定前袖凹底吻合点,后袖凹底吻合点。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42)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43)

【42】前袖裁片翻折袖身,在前袖转折面做出袖子松量、袖子弯势和袖子扣势造型,并整体观察袖身丝缕是否平顺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44)

【43】后身袖子裁片翻折叠盖前袖,按前袖标记的后袖缝线重叠缝边,捋顺布丝,用重叠针法别合大袖小袖缝边,针不吃袖。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45)

【44】两片合体袖立裁具备“前势”“弯势”“扣势”三势得势,关键在前袖裁片的“提量”,后袖裁片“放量”,大袖裁片控制造型,小袖裁片控制稳定。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46)

【45】大袖小袖转换平面裁片后,必须要标记每个工艺细节,特别是大袖前内侧线的拔量,打袖后外侧线的归缩量,这是控制两片合体袖弯势的重点工艺。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47)

【46】扣势袖的平面结构变化与普同两片合体袖配置方法区别很大,扣势袖具备“三势”造型,在平面结构中,扣势袖内侧线借缝旋转,避开拔量,形成“扣势”,后小袖略做劈省,形成倒“提势”,辅助扣势支撑面。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48)

【47】要准确制做扣袖效果,除了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在工艺上不能忽略,大袖前内侧缝略做0.3cm的拔量,弯势成形更自然,大袖后归缩量有利袖肘立体感,小袖山头做劈势,使扣势更强烈,同时要配合大袖与小袖的丝缕变化。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49)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50)

总结:本款的立裁我采用了平面与立体两条思路同时进行分析说明,这不仅仅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思路,也是我平时在平面打版和立体裁剪的常规思路,归根结底,写这篇技术文章,目的是把我的服装设计思路分享给大家,或许会给大家很多启发。服装打版也罢,立体裁剪也罢,是服装设计不同的两种思路,只有两种方法结合应用,思路才会广阔,方法才会更多,版型才会更好!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51)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52)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53)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54)

女式西装裁剪教程(女西装版型平面打版与立体裁剪)(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