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争霸进入中后期的时候,吴国、楚国成为争霸的主角。在经过柏举之战后,吴国大破楚国,一度攻破楚国都城,使得楚国元气大伤,已经不在举报和吴国争霸的资格。吴国破掉楚国之后,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想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做出选择,一个是北抗齐、晋,再一个就是南服越人。

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越王勾践让士兵阵前自杀)(1)

在吴国的领导层中,伍子胥坚持南进,在伍子胥的眼中认为,齐、鲁只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足为惧,反对吴国先对北方用兵。而越国一直都是楚国坚定的盟友,吴国跟越国之间的仇恨已经无法弥补,越国的亡吴之心人尽皆知,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大患。只有灭掉越国,吴国才能巩固基业,霸业有成。南进派还有一个代表人物,孙武。孙武除了赞同伍子胥的主张之外,他还是齐国人,很难设想孙武带兵攻打自己的故乡。不管于公于私,对孙武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南进攻越。

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越王勾践让士兵阵前自杀)(2)

阖闾和夫差则是北上派,在楚国被破以后,作为当权者,自然就产生了北进中原,和齐、晋这些大国一决雌雄的心态。按照春秋时期霸权迭代的观念,作为一个强国之君,自然就把“霸主”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也就是所谓的“大志”。所以,北进就成了阖闾和夫差的终极目标。但是越国临近吴国,时常侵扰吴国,阖闾夫差他们也怕越国趁着吴国北进的时候偷袭自己的国家,这才采纳了伍子胥、孙武等人的建议,把矛头对准的越国。这时候的阖闾跟夫差并不是转变为“南进派”,只不过是把“北上”的念头掩盖起来,这也是造成了后来吴国的战略方向摇摆不定的根本原因。

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越王勾践让士兵阵前自杀)(3)

从公元前506年到公元前496年这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吴国先后筑城来加强自己对越国的防御措施,同时也抓紧训练自己的军队,改良军备,准备攻越。然而阖闾在破楚之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食不二味,居不重席”、“舟车不饰”、“择不取费”变成大兴宫室、终日游宴、醉心于犬马声色之中。在破楚这样的大成功面前,阖闾开始骄傲、刚愎自用起来。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勾践新立。阖闾认为这正是吴国攻越的大好时机,于是决定大举进攻越国。这时候伍子胥劝诫吴王,认为不宜在敌国新丧时候出兵,容易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于是以时机不成熟来劝阻吴王,但是被阖闾拒绝。

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越王勾践让士兵阵前自杀)(4)

阖闾率兵开向越国,勾践也不甘示弱,双方大军在两国交界的槜李相遇,这也是吴越之间第一场大战。勾践先发制人,选拔了两支敢死队,率先对吴军发起进攻。但是吴军训练有素,抵住了越国的攻击。勾践初战失利,便驱使军中犯了军法的“罪人”,这些犯人站在阵前,把剑横在脖子上,对着吴军高声大喊:“二君有治,奸臣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喊完之后,全都自刎身亡了。吴军注目观看,惊骇不已。勾践抓住机会,突然进攻,大败吴军。越大夫灵姑浮杀入战场,挥戈攻击阖闾,斩落他的脚趾,吴军全线崩溃。

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越王勾践让士兵阵前自杀)(5)

在吴军撤退的途中,走到距离槜李七里的径地时候,吴王阖闾因为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在阖闾临死之前,再三嘱咐太子夫差要牢记这血海深仇,日后要破灭越国。槜李之战,吴军惨败,吴王阖闾也因为伤重不治身亡,最终以越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