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是我虚岁50岁的生日。那天我在检查站的岗位上,妻子忽然打电话过来,说给我在电台点了一首歌祝我生日快乐。我一听,是我年轻时熟悉的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

口述 | 胡军华

整理 | 王 煜

不知睡了多久,我醒了。看看窗外,道口的照明灯和来往车辆的灯光还很亮,让我知道还是夜里。时钟显示现在是后半夜,我索性爬起来,去检查站看看同事们。

这里是G60沪昆高速枫泾公安检查站。道口本来就是四面透风,凌晨的寒风更是刺骨,如果只穿一件大衣还不足以御寒。我对这种环境早已习惯,而他们很多是各领域来支援抗疫的志愿者,没经历过类似情况,不少还是年轻人。

一辆车开来,我们的工作人员迎上去,问情况、做登记、测体温,和平时一样认真到位。我看了看他们穿得够不够,去临时休息点确认刚换班下来的同事都有暖身体的热姜汤喝、能有取暖器暖一下手。看到这些都正常,我放下心来。

最近一个多月,我每天都睡在检查站。也记不清楚哪天能完整地睡几个小时,只知道整个生物钟都是乱的,无论多晚的深夜,只要道口有情况,我都爬起来处理;就算合上眼,心里还一直在想着会不会又出什么新的问题,有时要靠吃药才能安稳睡上一会儿。

一颗速效救心丸管用吗(口述实录一个多月了)(1)

抗疫期间,胡军华在检查站指挥室

最累的还是一月底,防疫工作刚开始的那段时间。

1月26日晚上,我接到通知,上海的防疫查控措施要升级,要求1月27日下午2点要全面开始在检查站的防控检查工作,并且明确了是“站长负责制”。这就意味着,我是这道关口的第一责任人。

以前在这里工作时,我只需要负责公安一方面的力量;但这次除了公安牵头,我还要协调卫健、交通、城管和志愿者等多个部门,制定全套的工作方案。给我的时间不到20个小时。

其实,时间紧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原来我完全没有制定过这样的方案:以前无论是平时检查还是为重大活动做保障,是查人查车查物,都是看得见的,并且是有重点的抽查;但这次我们要查的是看不见的病毒,而且要每车每人必查,不能漏过任何一个。

再难,也要顶上去。因为我是这个站点的总指挥,方案做不出来,这“仗”就没办法打,这个关口就会出问题。我对自己说:哪怕拼了命,也要把方案赶出来。

一颗速效救心丸管用吗(口述实录一个多月了)(2)

2020年2月12日,胡军华(左)在防控检查一线。摄影:沈琳

终于,方案及时出来了。没有给团队做动员的时间,我让大家都先上岗,把活儿赶紧干起来,再跟他们说:这是正儿八经的战时状态,我们和“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和病毒的这场战争,总有人要奉献付出,如果害怕,你不去我不去,那最后我们所有人都会全军覆没。

检查刚开始的一两天,道口滞留的车辆非常多,最长延伸一两公里,我的压力非常大,既要保证每车每人严格检查,还要不停想办法加快通行速度,思维和身体几乎没有一刻能停歇。

那几天几夜,最难最累的时候挺过去了。之后就要靠坚持。站里的其他民警出于防疫的考虑,每上岗14天就轮换下去隔离14天,现在已经是第三批;而我和另外几个副站长是没有换班的,天天在岗。

一颗速效救心丸管用吗(口述实录一个多月了)(3)

胡军华(右)和抗疫工作中的同事

整个检查站,疫情防控期间最高峰时有900多个人入驻,大大小小的事情我都得负责。扛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实在累得不行的时候,我就找个能坐的地方靠着眯一会儿。我的心脏之前有点早搏,这段时间胸口有时会隐隐作痛,我怕出问题,随身把速效救心丸带着,不舒服时就吃几粒缓解一下。

疫情在不断变化,对检查站的工作要求也不断在变。最开始是要解决车流等待过久;后来加上检查车厢、劝返;复工之后物流车辆明显增多,又要想新的办法避免出现拥堵,提高检查和通行的效率。

许多时候,我都是和同事们一起连夜研究如何改进方案。说实话,不停地想新办法,我有时会觉得脑筋不够用了。但我理解这样的要求,都是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让更多人得到更好的保障。

一颗速效救心丸管用吗(口述实录一个多月了)(4)

胡军华通过地下通道走向车辆查控区。抗疫期间,这条通道他每天要走上十多个来回。

要打好这场“仗”,一定得把每个细微的地方做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得保护好我们的工作人员,热姜汤和取暖器从一开始就给他们安排好。支援力量一批批不断地补充到检查站,我一遍遍地给所有人讲每一个工作细节。最开始的时候车辆等待检查的时间比较久,我看到有的司机实在忍不住了下车跑到绿化带解决“内急”,就马上安排调来了临时移动厕所。像这样的事儿,在岗一天,就要考虑和解决一天。

在这之前,我已经在这个检查站工作了15年。检查站在地点上本来是和收费站合一的,今年元旦开始,跨省的收费站取消,我的岗位从之前的在检查站定点工作,改为负责高速上某一段的巡逻检查。

以前工作时,我几乎是与检查站一步不离;工作变动后,虽然也不算离开,我还是非常不舍。这么多年来,我对检查站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把守好这道关口当作一份事业在努力,检查站也成为分局里的一面旗帜。没想到,变化不到一个月,我又以这种形式回来了。虽然防疫工作还没有结束,但至少到目前,我想,“西南铁关”的名声应该是守住了。

一颗速效救心丸管用吗(口述实录一个多月了)(5)

2019年,胡军华在检查站的岗位上。央视报道截图。

17年前,我也曾对抗过疫情。那时我在解放军411医院负责后勤保障,医院当时也建了SARS的隔离病房。我那时穿着隔离装备,跟在医护人员后面,也经历过劳累和困难,但只要做好手头单一的事儿就行了;而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摆在我面前的挑战要大得多。17年前我很年轻,一腔热血义无反顾;17年后的今天,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心境依然如此。

我想这是军旅生涯带给我的影响。年轻时我在海军陆战队服役,那里的要求严格程度堪比特种部队。演习时我扛着枪打着背包,靠着椅子睡觉,准备随时上前线,去风浪里搏击;参加抗洪抢险时,就是跟自然灾害的实战。那时我明白:奉献是军人的天职,无论要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即使我已脱下军装,但这样的信念依然保留。

一颗速效救心丸管用吗(口述实录一个多月了)(6)

胡军华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时。胡军华供图

我在抗疫的岗位上,家人都很支持我,他们理解我是在执行光荣的任务,将来回忆,能感到人生是有价值的。儿子现在上初三,三天两头嚷嚷着将来也要参军。我家本来住在虹口,在枫泾这里上班每天来回有150公里路程。为了不让我太辛苦,几年前,妻子辞去原来的工作,让我把家搬到了松江。

2月20日是我虚岁50岁的生日。那天我在检查站的岗位上,妻子忽然打电话过来,说给我在电台点了一首歌祝我生日快乐。我一听,是我年轻时熟悉的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我很意外,也很感动。谢谢你。

图片除署名外由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提供。

一颗速效救心丸管用吗(口述实录一个多月了)(7)

一颗速效救心丸管用吗(口述实录一个多月了)(8)

征集令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迎来了春天,《新民周刊》也迎来了新闻线索和故事征集的第二弹。

如今,经历了一个多月休眠的城市正在逐渐苏醒,各行各业都开始有序复工复产。

不论您是企业老板、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又或者,您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本人……我们希望了解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的困难,或暖心故事。

如果你是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疫情期间拍下了珍贵的摄影作品,也欢迎联系我们投稿。

当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故事,我们仍然欢迎。

希望广大读者朋友,提供相关线索,说出你的故事,让我们用新闻留存这一切。

《新民周刊》新冠肺炎线索征集值班编辑联系方式(添加时请简要自我介绍):

周一:应 琛 paulineying0127

周二:金 姬 gepetta

周三:黄 祺 shewen-2020

周四:周 洁 asyouasyou

周五:孔冰欣 kbx875055141

周六:吴 雪 shyshine1105

周日:姜浩峰 jianggeladandong

如你需要捐赠物资,可与以下两位工作人员联系:王勇:WangYong-SH 吴轶君:rommy150708(添加时请注明“捐物资”,方便工作人员快速通过您的申请,谢谢。)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你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期待你的故事、你的线索!

一颗速效救心丸管用吗(口述实录一个多月了)(9)

大家还都在看这些

· 这场对抗新冠病毒的“世界大战”,中国到了严防境外输入病例的时刻!

· 深挖|扳倒孙杨的律师不简单,曾把环法车王阿姆斯特朗拉下马

· 好戏 | 孙俪新剧虽然狗血,但《安家》的本土化其实不错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

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

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