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将字写好,就得学会处理好字的结构。结构是“用笔”(是毛笔的使、转、顺、逆,提、按、顿、止等使用方法)这外最重要的内容,从隋僧智果的《心成颂》到清代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古人在书法结构方面的探索可谓蔚为大观。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1)

但是,这些结构法则过于繁琐,并且只列举现象不深究原因,不利于书法结构知识的记忆及把握。那么,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法子达到“一简单之方法,以统御繁复之字体”的效法呢?这方面南宋书法家姜夔及近人启功的研究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2)

姜夔在他的书法名作《续书谱》中将书法的结构知识概括为——“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启功则总结出书法结构应该遵循“先紧后松”的法则。他说:“写字要注意整体形象,注意间架中先紧后松的比例关系。”又说:““凡是紧的密的要靠左边靠上边,可以松一点儿、可以宽一点儿的要靠在下边,靠在右边。这样子写出来就好看。”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3)

姜夔所所的“不欲前多后少”,也可视作“前小后多”或“前紧后松”、“前小后大”,这与启功“先紧后松”的说法其实是一致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处理汉字结构时,为什么要做到“先紧后松”或者“先小后大”呢?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4)

答案其实很简单,你看一看人的鼻子是不是“前小后大”?再看一看,人的胸部是不是也是“先小后大”?所以,先小后大更符合人的审美眼光。古希腊哲学家普洛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人的审美标准来看书法,则书法结构的秘密迎刃而解。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5)

那么,再深究一步,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先小后大”会更符合人的审美视觉心理呢?这是因为人的视觉流程习惯于——先看前面的,再看后面的;先看左边的,再看后边的;先看上面的,再看下面的!按照这个视觉流程,先小后大看起来更舒服;反之,如果先大后小那么就显得过于突兀了。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6)

我们可以用割圆术来验证一下这个理论,用一条直线纵向分割圆,靠左割和靠右割的效果明显是不不一样的,从左边切割的圆会明显的不如从右边割的圆好看。所以说“先小后大”或者叫“先紧后松”更符合人的审美理念。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7)

按照这个原则来处理书法的结构,很多问题就变得简单了。比如黄自源《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所说的“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其内在的原理是什么呢?正好就是“左小右大”的原则!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8)

再比如“十”字的竖还为什么要向下拉长呢?这也是因为“上小下大”的原则。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9)

又如在处理字的间距时也是如此。比如说“三”字,它的间距就不是平等的,要按照“上小下大”的原则进行处理,下面的间距要比上面的间距要大。再比如“川”字,按照“左小右大”的原则,左边的间距就要比右边的间距小,这样写出来的结构才更好看。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10)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看有关书法间架结构的古帖,很多问题就可以看明白了。比如,乾隆皇帝临摹的王羲之书法为什么缺少神韵呢?一个原因就是他不明白这个先小后大的原则,所以王羲之笔墨之中一些紧缩黑色色块的部分被乾隆给写开了,这样虽然看起来比较清晰,便于于识读,但是书法法的神韵美就缺少了。这就是乾隆皇帝不懂得“先紧后松”原则的一个后果。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11)

有“清代第一书法家”之称的完白山人邓石如,就曾明显注意到书法中的松紧疏密问题,他说“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这正是对晋贤书法成就的精典概括。包世臣说:“以其说验六朝人书,则悉合。”按照这个理念,我们再来看一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凡是点画密处往往都在它的上部和左边,而右边和下边的点画则是显得相对宽松的。如此计白当黑,你的书法才会更接近近人的书法作品取得更大的成就。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12)

“人是万物的尺度”,让我们记住书法中“先紧后松”的这个原则,处理好点画长短、疏密、粗细、收放等关系,使自己的字体变得更好看吧!

古代经典书法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说)(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