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鹬蚌相争停顿(听故事学古文鹬蚌相争)(1)

战国时候,赵国的君王赵惠文王,想要带兵攻打另外一个国家燕国,燕国使者苏代为了阻止赵惠文王进攻燕国,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苏代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一只河蚌出来(张开壳)晒太阳,这时候一只鹬鸟飞过来,一口啄住了它的肉,河蚌赶紧闭拢贝壳,紧紧夹住鹬鸟的嘴,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变成死蚌!”河蚌也不甘示弱,它说:“你的嘴今天抽不出来, 明天抽不出来,你就会变成死鸟!”就这样,鹬鸟啄着河蚌的肉,河蚌夹着鹬鸟的嘴,他俩谁也不让谁,后来一个渔夫路过,把河蚌和鹬鸟都捉住带走了。这就是鹬蚌相争的故事。

苏代给赵惠文王讲完这个故事以后,就说,现在赵国想要攻打燕国,赵国和燕国打起仗来相持不下,就像是鹬蚌相争,那秦国就要成为那个从中得利的渔夫啦,请大王好好想一想。赵惠文王一听,还真是这个道理,于是他就停止了出兵攻打赵国。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二》。

【原典】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注释】

鹬:鹬鸟,是一种水鸟。

拑其喙:拑,夹住。喙,鸟嘴。拑其喙,夹住了鹬鸟的嘴。(鲍彪注的《战国策》版本中,将“拑”写作“箝”。)

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禽:同“擒”,捉住,抓住。(鲍彪注的《战国策》版本中,将“禽”写作“擒”。)

(注:原典参考范祥雍笺证《战国策笺证》。)

(文中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