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并有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的特点。常伴有胸闷膈满,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稍舒,大便不调,消瘦等症。然后此病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最后,发病和加重常与诸如暴饮暴食,恣食生冷粗硬,嗜饮浓茶烈酒,过食辛辣等饮食因素,以及情志、起居、冷暖失调等诱因有关。临床表现上与西医学的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相似。

脾胃虚弱和痞满有区别吗(听专家跟我们说容易被忽视的脾胃疾病)(1)

  那痞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北京燕都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张世筠主任说,痞满的病因大致可以分以下三种:

  首先,首先是饮食不节,是我们现代人很常见的。《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䐜满闭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的人,阴会受之。在人体内,脏属阴在里,腑属阳在表,所以“阴受之”讲的是伤哪里呢?就是伤五脏。就是说你做的这些不好的事情,你的五脏会承受压力,出现问题,五脏出现问题,气机不利,堵塞起来,就成了痞满。

  还有一种病因是情志失调。如《景岳全书·痞满中》说到:“怒气爆伤,肝气未平而痞。”其实不只是怒,多思则气结,暴怒则气逆,悲忧则气郁,惊恐则气乱等等,这些情绪都会造成体内气机逆乱,升降失职,形成痞满。但是其中尤以张仲景说的肝郁气滞,横犯脾胃,致胃气阻滞而成之痞满为多见。

  那最后一点便是药物所伤。误用、滥用药物,或因他病长期大量用大寒大热或有毒药物,会损伤脾胃,致使内生寒热,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发为痞满。

  痞满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那得了这个病怎么治疗呢?张世筠主任介绍到,不同病因引起的痞满治疗上是不一样的:

  首先是饮食内停的痞满。患有此证之人,易脘腹满闷而胀,进食尤甚,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厌食,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苔厚腻,脉弦滑。治疗应主打消食导滞,行气消痞,而脾胃虚弱证就需要引起大家重视了。因为患此证的人,不是因为您图一时快活而生的病,而是因为您身体本来就虚,如果不好好调理,是会留下病根的。面对这种虚痞,我们应该补起来,治疗上要健脾开胃,行气消痞。对于阳虚导致的痞满,我们可以选用一些温阳化气的中成药,也可以坚持用做艾灸等方法调理。

  对于情绪不佳引起的痞满,我们可以选用中成药疏肝理气丸等等方剂。

  总之,面对痞满,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如果您目前还很健康,请您一定要重视生活调摄,尤其是饮食与精神方面的调摄。张老说,饮食以少食多餐,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不宜饮酒及过食生冷、辛辣食物,切忌粗硬饮食,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且慎用、忌用大热、大寒、有毒等易损害脾胃的药物。应保持精神愉快,避免忧思恼怒及情绪紧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病情较重时,需适当休息。

  但如果您得了痞满,也不必太多纠结,虽然痞满多为慢性过程,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但是其一般预后良好,只要保持饮食有节,心情舒畅,并坚持治疗,多能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