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橘子大家有吃过,但北方人很少看到橘子树,橘子树是常绿小树木,高3米左右。

橘子树的树枝上一般都长刺,这是柑橘属植物的特征。不过,现在种植的橘子大多是经过多次杂交,且经过嫁接的变种,产量提高了,味道变甜了,树枝上的刺也变少了,或者消失了。

陈皮是用桔子皮还是柑皮(橘子皮为什么叫做陈皮)(1)

橘子的叶子是互生的,长椭圆形或扁长;叶柄有两个窄边,叫做窄翼,叶柄与叶子连接的地方有一个明显的关节。

橘子的花一朵或数朵,开在枝头或叶腋,花开白色,花瓣5个。

橘子都知道了,但您知道橘子有几瓣吗?橘子一般有12瓣,但根据橘子大小不同,瓣数有别,在7-13之间。

陈皮用的就是橘子皮。橘子皮的外皮色红叫橘红,内层色白,叫橘白,可以分开单独入药。陈皮以产自广东新会的为道地药材,被称为“广陈皮”或“新会皮”。

关于橘子的名字

这个问题估计纠结了很多人。很小的时候学过冰心写的一篇课文,叫做《小桔灯》;

陈皮是用桔子皮还是柑皮(橘子皮为什么叫做陈皮)(2)

等长大一些后,又学了一篇课文,朱自清的《背影》,里边的父亲蹒跚着穿过火车道,爬上月台,目的是为了买橘子。

前后都是橘子,结果弄出了两个字:橘、桔。哪个对?

事实上,两个字都对,都是国家认可滴。但它俩可不是简体字繁体字的关系,桔应该说是橘的异体字吧。

桔有两个读音:桔梗jié,桔子jú。桔本来单指桔梗,后来被广东人用来指代橘子。

最早用“桔”代指“橘”出现在成书清朝康熙年间的《广东新语》,一本介绍广东当时风土人情的著作,书中橘与桔并用,后人推断当时的桔可能为橘的一种。

在广东的方言中,橘、桔、吉三个字同音,因此广东人喜欢用桔代替橘,图吉利,而且桔笔画少,容易写。广东人过年摆橘图吉利,还有橘子哥为证。

陈皮是用桔子皮还是柑皮(橘子皮为什么叫做陈皮)(3)

现在,“桔”几乎完全取代“橘”了。不过中药里的橘皮很少写成桔皮。

橘子皮为什么叫陈皮?

陈皮入药最早记录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为橘柚。

虽然橘柚并称,但只是橘子,没有柚子的事儿,古代柚子不入药。

《本经》橘柚条下,还有“一名橘皮”之语。橘皮是古代陈皮的正名。可见《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橘皮入药,不能用新鲜的橘皮,得用放置陈久的橘皮。

南北朝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橘柚条下说:“以陈者为良”,他还在该书序录中说到:“凡野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者。其余唯须新精。”

陈皮是用桔子皮还是柑皮(橘子皮为什么叫做陈皮)(4)

不单单是橘皮,还有狼毒、枳实、半夏、麻黄、吴茱萸,这六种药均需要陈久。

为了方便记忆,后世还专门编写了“六陈歌”: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齐。

比陶弘景稍晚一些的刘宋时期的《雷公炮炙论》,是第一本中药炮制专著,该书中也提到“橘皮年深者最妙”。

为什么橘皮入药不用新鲜的呢?

书中没有给出答案,不过清朝的《本草备要》里给出这样的解释“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

陈皮的药性是辛温的,如果新鲜的橘皮,有燥散之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药效。

陈皮是用桔子皮还是柑皮(橘子皮为什么叫做陈皮)(5)

这就好比脱缰的野马,经过驯化,才能骑马、打猎、拉车。

既然橘皮需要放置陈久才能入药,那需要放置多久呢?

对不起,没有记载,连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没有具体规定。不过,古代的本草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

明朝的本草著作《药鉴》里说到:“陈皮需用隔年陈”,也就是说,橘皮需要放置一年才能作为陈皮入药。

陈皮二字第一次出现在本草著作中,是在唐朝孟诜的《食疗本草》中,列在“橘”下,该条下分别列举了皮、干皮、陈皮三种皮,推断可能分别为鲜橘皮、干橘皮、陈年橘皮。

陈皮是用桔子皮还是柑皮(橘子皮为什么叫做陈皮)(6)

虽然陈皮之名早见于唐朝,但历代本草仍多用橘皮之名,橘皮的叫法一直延续到明朝。到了清朝,陈皮的名字才慢慢取代橘皮。

到了今天,人们都知道陈皮,如果叫橘皮的话,也都叫做橘子皮。

陈皮的药用价值

陈皮是一个理气药,可以治疗多种气滞证。人体的气是不停的运动的,如果运动缓慢或停滞不前,就是气滞。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胀或痛,例如胃胀、胃痛、胁胀、胁痛、腹胀、腹痛、胸闷(胀)、胸痛等,都是气滞的表现,气滞还可以出现堵得感觉,例如胃口堵、嗓子堵等等。

陈皮是用桔子皮还是柑皮(橘子皮为什么叫做陈皮)(7)

出现上述这些情况,如果属于气滞的,都可以使用陈皮。陈皮之所以能够理气,是因为陈皮的药性是辛的,辛味发散走窜,所以能够行气,治疗气滞。

不过陈皮最擅长治疗的还是脾胃的气滞,除了胃胀、腹胀外,还用于打嗝、呕吐等,在治疗脾胃病的药方中经常能看到陈皮的身影,例如平胃散、保和丸,以及橘皮竹茹汤等。

陈皮除了治疗脾胃病外,还能入肺化痰。最常见的要属名方二陈汤了,用药仅四味: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还记得刚才的六陈歌吗?

此方之所以名为二陈汤,因为方中的半夏、陈皮入药都需要年代陈旧,才“无燥散之患”。

其实二陈汤原方中还有两味药不被人知:生姜和乌梅,生姜减小半夏的毒性,乌梅制约夏陈的燥性。

陈皮是用桔子皮还是柑皮(橘子皮为什么叫做陈皮)(8)

可见古人制方之严谨。后世以二陈汤为底方,衍生出很多新方,大抵以治疗脾虚生痰、痰湿犯肺为主。

橘子入药,可以分为:陈皮、青皮、橘核、橘红、橘白、橘络、橘叶,之后接着说青皮。

陈皮的应用方法

明白了陈皮的功效,应用起来就不难了。陈皮可以做成各种药膳,搭配多种美食,陈皮茶、陈皮粥、陈皮汤、陈皮糖,应有尽有,相信您比我还会用陈皮。

陈皮经过腌制,还能做成各种口嚼小食品。

陈皮是用桔子皮还是柑皮(橘子皮为什么叫做陈皮)(9)

不过提醒您,新鲜的橘子皮表面有很多农药,还是得小心泡洗,清除农药,长期放置再用,最好放一年。

如果每次剥下来的橘子皮都精心准备存放,那么年年都会陈年橘皮了,也就不愁没有陈皮了。

#健康科普大赛##大家健康超能团#@大家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