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衰退的危害(全球经济衰退议论升温)(1)

2019年2月5日拍摄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港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徐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定于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年度会议,发布全球经济最新展望。

彭博社经济部预测,全球经济第三季度增速降至2.2%。至于是否逼近2009年以来首次年度衰退,即全球平均增速低于2.5%,各方议论再起。

IMF新任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说,全球经济面临减速蔓延的“严重风险”,这家机构可能将2019年增长预期由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3.2%进一步下调。

悲观方:地缘政治亮红灯 经贸争端蔓延欧美

彭博社经济部首席经济学家汤姆·奥利克认为,全球经济增长避免大幅度减速,需要在不少方面扭转当前恶化势头。依据彭博社的说法,地缘政治和经贸争端是最应担忧的因素之一。

首先,全球地缘政治更加紧张。除英国脱离欧洲联盟蕴含不确定性以外,美国政坛陷入针对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弹劾争论;经历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遇袭、伊拉克示威蔓延、美军撤离叙利亚东北部以及土耳其越境打击叙境内库尔德武装,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在拉丁美洲,阿根廷面临新一轮财政危机,厄瓜多尔局势因十多年来最严重骚乱陷入不稳定。

其次,经贸争端面临蔓延风险。《华尔街日报》14日报道,美国正在欧洲开辟贸易摩擦的新战线,本月打算对欧洲产航空产品、威士忌、乳酪等商品加征关税,下月可能就欧洲汽车进口关税作出关键决定。

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主席加里·夏皮罗认为,美国企业眼中,美国政府采取“进一步、退两步”的贸易策略,不仅增加企业关税成本,还对供应链造成更多不确定性。

另外,全球制造业进一步低迷。以汽车业为代表,全球制造业活动连续五个月出现萎缩,企业投资意愿不断下降。业内人士担心,如果制造业不振蔓延至服务业,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大打击。

乐观方:基本面得以维持 政策发力仍有空间

虽然经济不利因素居多,经济学界仍看到有助维持全球经济增长势头的积极因素。

一方面,主要经济体仍保持可观增长。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与全球关联的风险敞口不及出口型主导的日本和德国,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影响相对有限。

据彭博社估算,美国经济明年陷入衰退的风险为25%,即使保持平稳增长,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全球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另一方面,各国仍有政策刺激空间。彭博社提到,中国提振经济尚有潜力,基础设施开支及国家投资方面的表现可能超出外界预期。

另外,各国货币政策空间虽然有限,中央银行以行动应对经济放缓的意愿正在增强。美联储降息、欧洲央行进一步调降储蓄利率以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韩国、巴西等经济体正酝酿类似举措,可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