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李世民打下了李唐半壁江山,他的手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尤其是武将队伍更是大唐第一团队。

但事实上,李唐平定天下后,在李世民和李建成围绕着太子之位而展开的斗争中,李建成也打造了一支武将队伍。

而这支队伍中,最厉害的猛将非薛万彻莫属。

玄武门事变时,薛万彻甚至带着太子府军队把李世民逼到束手无策的境地,最终只能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砍下,才瓦解了太子府的军队。

他的勇猛程度实不亚于秦叔宝、尉迟恭等人,后来被李世民收服后,更是在贞观时代立下赫赫战功,李世民还把妹妹许配给他。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1)

然而,尽管薛万彻立功无数,却还是难逃一死,没能善终。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正是这位大唐猛将——薛万彻。

贞观以前的薛万彻

和秦叔宝、尉迟恭不一样的是,薛万彻的出身是个名将世家,他父亲薛世雄便是隋朝名将,曾经参与讨伐突厥,立下大功。

不过,薛世雄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不算高。

隋末天下大乱之后,薛世雄奉命讨伐各地起义军,没想到被窦建德击败,结果回到家之后,便因此郁郁寡欢,惭愧忧愤,成为心病。

不久之后,心病演变成了重病,不治身亡。

由此,他的四个儿子和窦建德便结下了很深的仇恨,而薛万彻正是他的三儿子。

眼看着隋朝气数将尽,父亲又去世,如果继续在隋朝这棵大树下,怕是无法出人头地了,所以参加了反隋军队。

其中薛万彻、薛万均哥俩加入了幽州罗艺的麾下。

但罗艺的地盘并不太平,幽州位于窦建德的后方,被窦建德视为心腹之患,可窦建德几次想吞掉罗艺,都没能成功。

一方面,是因为罗艺本人是个有勇有谋的猛人,另一方面,是得了薛万彻、薛万均这两员猛将。

这哥俩由于和窦建德有仇,所以在作战中,十分卖力,两次击破窦建德的军队。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2)

第一次,窦建德亲率10万大军进攻幽州。

当时罗艺手下的兵力并不多,面临的局势是敌众我寡,正当罗艺准备率军出城迎战时,薛万彻连忙阻止。

同时说道:

眼下敌强我弱,敌军来势汹汹,正面对决的胜算不高,但敌军要进攻我们,就必须渡河。

末将以为,可以派一些老弱残兵背靠城池,在河边列阵,窦建德急于想吞掉我们,必然会主动进攻。

到时候,由末将率百名精锐藏于城池一侧,等敌军渡河来进攻,半渡状态时,纵兵出击,必定大败敌军。

罗艺听完,顿时十分惊讶,他一直以薛万彻的到来,只不过让自己多了一个猛将,没想到此人竟然熟知用兵之法,当即就表示同意。

果然,窦建德看见罗艺在河边摆阵待敌,便下令大军发起进攻。

没想到刚刚开始渡河不久,薛万彻带着精锐部队突然杀出,窦建德军队毫无准备,瞬间大乱。

结果窦建德根本连幽州的城池都没摸到,就被毒打了一顿,只好引兵退回到自己的地盘上。

万均谓艺曰:“众寡不敌,今若出门,百战百败,当以计取之。可令羸兵弱马阻水背城为阵以诱之,观贼之势,必渡水交兵。万均请精骑百人伏于城侧,待其半渡击之,破贼必矣。”艺从其言。建德果引军渡水,万均邀击,大破之。——《旧唐书》

但窦建德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2年后,他再次出动20万大军进攻幽州。

此时的薛万均由于上次的出彩表现,被罗艺视为心腹大将,愈发受到重用。

面对窦建德更大规模的进攻,薛万彻在对战中,又出其不意地将窦建德打了一顿。

毕竟这次窦建德有20万人马,而且有了上次的教训,已经不能再用上次的招数了,所以只能据险固守,消耗敌军。

在窦建德的猛烈进攻下,罗艺手下的兵显然是十分善战的,窦建德20万人啃了几天愣是没啃动。

但好在窦建德人多,不久之后,窦建德的军队强行攻城,架着云梯,推着攻城锤,一顿猛攻之后,士兵们眼看就要爬上幽州城墙了。

可偏偏在这关键时刻,出了意外,导致功败垂成!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3)

制造这起意外的人正是薛万彻,他和二哥薛万均带着手下士兵,日夜不停地掘地道,没多久就从地底下打通了一条通往城外的地道。

就在窦建德快要攻破幽州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后面遭到了突袭。

原来,是薛万彻、薛万均哥俩率领百余精锐,从地道出去,跑到窦建德的背后发起了进攻,窦建德的士兵都忙着往前冲,根本没想到背后还会挨一刀,当场大乱。

就这样,薛万彻哥俩率领精锐部队在窦建德军队阵营中左冲右突,反复冲杀,窦建德军队随即大溃败,不得不再次撤军。

此战,他们哥俩率军大破敌军,斩杀一千余。

由此可见,薛万彻的军事能力似乎比秦叔宝、尉迟恭要略胜一筹,毕竟人家已经到了使用奇谋诡计的境界。

但是这一战之后,罗艺也认识到,自己实力就这么大,窦建德在不断壮大,而且周边还有不少反王也对幽州虎视眈眈,必须找个靠山才行。

于是,罗艺在李渊伸出橄榄枝时,果断决定投效李渊,薛万彻哥俩也一并成为李唐战将。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4)

不过,投效李唐后,薛万彻哥俩受人连累,遇到了第一场败仗,还遭到敌军侮辱!

窦建德被李世民攻灭后不久,他的旧部刘黑闼起兵作乱,连续攻陷很多城池,李渊遂命李神通为帅,统领大军讨伐,罗艺也奉命协助。

要说这李神通的军事能力还真不咋滴,不仅自己战败,还经常连累别人也跟着一起败,简直就是谁跟他合作,谁就必败。

当初,连统帅级的名将李世勣与李神通合作,都受他连累,兵败被俘。

罗艺所部原本在此战中是助攻的角色,李神通的大军才是主力,即便如此,罗艺还是率军击败了刘黑闼手下大将高雅贤。

谁知关键时刻,李神通被刘黑闼打得大败,唐军主力受损严重,罗艺这一路也没法继续打了,只好退守藁城,结果刘黑闼主力大军打来,罗艺大败。

薛万彻哥俩在此战中第一次被敌军俘虏,刘黑闼为了羞辱他们,下令将他们剃成了光头,狠狠羞辱一番,才放他们走。

黑闼就击之,艺亦败,薛万均、万彻皆为所虏,截发驱之。万均兄弟亡归,艺引兵归幽州。——《资治通鉴》

这实在是奇耻大辱!

后来李渊搬出了李世民,才歼灭了刘黑闼主力,刘黑闼本人也逃往突厥。

但此战之后,罗艺投效到了李建成门下,薛万彻哥俩也一起成了李建成的支持者。

不久之后,刘黑闼再次作乱,不过这次,李建成总算捞到一次带兵作战的机会,亲自率军把刘黑闼给彻底灭了。

罗艺也在此战中出力不少,薛万彻哥俩肯定也参与作战了,这也算是报了当年受辱之仇。

但是,作为打工人,在公司内斗的时候,站错了队,结果可是大大的不妙。

然而,薛万彻即便站错了队,甚至一度逼得李世民束手无策,在李建成死后,不仅没被清算,还实现了人生逆袭。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5)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正当大家才缓过一口气时,玄武门突然遭到猛烈攻击。

原来,薛万彻觉得事有蹊跷,当即和另一名太子府大将冯立率领太子府、齐王府共2000精兵,进攻玄武门,试图救出太子和齐王。

李世民当时手里的兵少,根本抵挡不住太子府的精兵,只能闭门拒守。

玄武门又是皇宫重地,门板实在是太结实,太子府的精兵一时半儿根本攻不进去,双方就这样对峙起来。

但对于太子府的人来说,越拖延一分,太子就越危险一分,当然,他们是不知道李建成哥俩一起去了地府的。

所以,关键时刻,薛万彻突然灵机一动,大声喊道,如果李世民再不出来,他就带着军队去血洗秦王府。

这可把李世民给吓坏了,当场大惊失色!

因为秦王府的精兵猛将都聚集在玄武门,家里全是老弱妇孺,薛万彻真要去攻打秦王府,那李世民必然会有灭门之祸。

可现在自己手里就这么点兵,出去也是送死,这可咋办?

好在这时,尉迟恭想到一招,他认为如今只有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扔出去示众,才能瓦解太子府军队。

在得到李世民的许可后,尉迟恭不一会儿就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扔到门外。

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士兵见到人头后,顿时军心瓦解,当场作鸟兽散。

薛万彻哥俩见状,李建成都玩儿完了,再不跑,自己的命也得交代在这里,于是带着数十人逃到深山老林躲了起来。

守门兵与万彻等力战良久,万彻鼓噪欲攻秦府,将士大惧;尉迟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宫府兵遂溃,万彻与数十骑亡入终南山。——《资治通鉴》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6)

但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登基后,并没有去大规模清算李建成的旧部。

而是选择招抚的策略,连李建成的首席谋士魏征都被招抚到李世民麾下了。

此后,李世民多次派出使者劝说,薛万彻见魏征也投了李世民,在做了一段时间野人后,也决定接受招抚,投到李世民麾下。

贞观时代的薛万彻

看到薛万彻归附,李世民也对他不薄,当即就封他为右领军将军,要知道这可是掌握兵权的军职,只有心腹才能担任这样的职务。

不过,很快薛万彻就以实际行动向李世民证明了他的能力。

贞观二年,李世民决定以柴绍为帅出兵攻灭盘踞在西北的梁师都,而梁师都依附于突厥,所以这是同时与梁师都、突厥作战。

薛万彻哥俩作为副将,也参与了此战,当时突厥派兵增援梁师都,结果遭到薛万彻哥俩的截击,大败突厥。

一年后,薛万彻再次跟随李靖攻灭西突厥,一路杀到塞北才班师回朝。

由于两次立下战功,李世民自然是对薛万彻十分认可的,说明当初招降薛万彻并委以重任,是个明智之举,遂封其为郡公爵位。

就这样过了六年,薛万彻遇到了人生中最惨烈的一战!

贞观九年,吐谷浑反叛,李世民以李靖为帅,统领大军攻灭吐谷浑,出发之前,李靖还特意请求让薛万彻随军出征。

能入得了战神李靖的法眼,说明薛万彻绝非泛泛之辈。

果然,在开战之后,薛万彻的表现可谓是勇冠三军,令人佩服。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7)

当时吐谷浑听说唐朝大军杀到,就想着先躲进大漠,避开唐军锋芒,保存实力,等唐军撤走,再回来。

但李靖可不是吃素的,在李道宗等人的建议下,李靖决定主动找出吐谷浑主力,将其歼灭,彻底灭了吐谷浑。

于是兵分两路出发,进入敌境后,薛万彻亲率数百人作为先锋先行,没想到半路遭遇敌军数千人。

薛万彻不愧是个猛人,他当即单枪匹马就杀入敌阵,左冲右突,莫能阻挡。

砍完之后,他又立马飞奔回去对统领大军跟在后面的诸将说:贼军不堪一击!

话音刚落,他立马又飞奔回去,冲进敌阵,一通厮杀,唐军大部队也随即跟进,大破吐谷浑,斩首数千敌兵。

万彻单骑驰击之,虏无敢当者。还谓诸将曰:“贼易与耳!”跃马复进,诸将随之,斩数千级,人马流血,勇冠三军。——《旧唐书》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最惨烈的一战是接下来的战役。

当薛万彻、薛万均哥俩带着一路轻骑进军到“寺海”时,他们收到了一条极其重要的情报:吐谷浑可汗的头号宠臣“天柱王”就在前面。

这个情报直接令他们哥俩兴奋至极,要是擒获这位吐谷浑头号宠臣,那绝对是对吐谷浑的重大打击,也是大功一件。

于是,他们当即率军追击上去。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8)

原本,这个天柱王没打算和唐军硬碰硬,只想尽快跑路,躲进大漠,保存实力。

可他万万没想到,唐军似乎要把他们赶尽杀绝,一点后路也不留,这种情况下,他只能集结大军,拼死血战。

于是,在这场硬碰硬的战役中,由于薛万彻哥俩带出去的兵力不多,不久就被吐谷浑军队包围。

像这种被人包了饺子的危险情况,一般的将领都会十分忧心,可薛万彻似乎不太在意这点事,而是本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态度,与敌军死战。

那一日,战场上是这样一幕:

只见薛万彻、薛万均哥俩与敌军展开血战,拼命厮杀,可敌军太多,他们哥俩随即被砍伤。

但又立即随便包裹一下伤口,继续冲上去砍人,刚打一会儿,又被敌军挑落马下,但丝毫不影响作战,他们当即以步兵姿态与敌厮杀。

敌军被砍死不少,但唐军兵力太少,很快便损失过半,几乎战死六七成。

但好在薛万彻、薛万均哥俩一直冲锋在最前面,大量杀伤敌军,这种顽强的战斗意志激励着残余的唐军士兵,才使得他们能够继续撑下去。

事实证明,正是这种顽强血战的战斗精神,拯救了他们。

因为他们坚持得比较久,一直坚持到援兵到来,激战良久之后,唐军将领契苾何力率军赶到。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9)

但没想到的是,契苾何力带来的也仅仅只有数百骑兵,这能救得了吗?

虽然人少,但契苾何力是个讲义气的人,他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将生死置之度外,当即率军冲上去与敌军拼命。

在这种玩儿命精神的驱动下,吐谷浑显然被打怕了,很快便开始出现不敌的迹象,只好赶紧跑路。

薛万彻哥俩也因此获救,保住了性命。

这也是薛万彻人生中最惨烈的一战,也是最考验战斗意志的一战,他以顽强的战斗精神扛住了敌军的进攻,并最终挫败了敌军。

这可以说得上是勇冠三军了,能在敌军包围下厮杀那么久,勇猛程度一点都不输于秦叔宝和尉迟恭之类的猛将。

此后,薛万彻又跟随名将李世勣大败薛延陀部落,他曾经率领数百骑兵作为先锋,绕到敌军后背,发起突袭,大败薛延陀军队。

在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薛万彻又曾经多次击破高句丽。

如此功劳,可谓是战功赫赫,勇猛无匹。

为了表彰薛万彻的功劳,李世民还把妹妹丹阳公主嫁给了他做妻子。

不过,薛万彻似乎在男女相处方面,几乎是个低能人士!

史载:万彻蠢甚,公主羞,不与同席者数月。

这意思是说,薛万彻不知道该如何与公主相处,公主又害羞,两人都成婚好几个月了,连小手都没拉过,根本就是分房睡的。

很快这事儿就被李世民知道了,惹得李世民哈哈大笑,后来召集了一群大唐的其他驸马,搞了个家宴,在众多驸马的指点下,薛万彻才解决了问题。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10)

虽然薛万彻是个猛将,也懂一些用兵之道,但此人身上的缺点还是很严重的。

薛万彻自投效李世民以来,多次立下战功,又成了驸马,还多次受到李世民的表扬,就开始有点飘飘然了。

他在军中经常盛气凌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与军中诸将多有不和,这其实是个大忌。

不久之后,就有军中将领因不满他的为人,向李世民状告薛万彻,但李世民念及他有战功,没有追究。

谁知薛万彻看李世民也不追究,所以根本没有收敛,不久又有人状告他,说薛万彻对朝廷有怨言。

这下连李世勣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向李世民建议要严惩薛万彻。

李世勣都发言了,李世民自然十分重视,很快就把他流放象州,要不是后来遇到大赦天下的好事,他估计就在象州终老此生了。

英国公李勣进曰:“万彻职乃将军,亲惟主婿,发言怨望,罪不容诛。”因除名徙边,会赦得还。——《旧唐书》

尽管薛万彻运气好,遇到大赦天下,又被召回做了宁州刺史,但他的悲剧结局早已注定!

薛万彻之死

在李世民时代,曾经发生过一起严重的夺嫡之争,也就是李世民的两个儿子,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围绕太子之位的一场争夺战。

这两人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都在极力拉拢朝廷大臣,形成自己的派系。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11)

其中,魏王一党的支持者中,就有房玄龄、柴绍一家、薛万彻等人。

而贞观时代藏得最深的大boss长孙无忌,他既不是太子党,也不是魏王党,而是晋王李治的支持者。

李承乾谋反案发后,李世民将李承乾废黜了太子之位,但也同时将李泰贬到外地,改立李治为太子。

并且,在李世民临终之前,命长孙无忌为辅政大臣。

所以,李治登基后,长孙无忌以辅政大臣的身份掌控着朝政大权,李治也得听他的。

谁知,李治才登基三年,就爆发了一起影响深远的重大冤案,而幕后的操纵者正是长孙无忌。

事情是这样的,昔日的魏王党房玄龄有两个儿子,房遗直、房遗爱,其中房遗直继承了房玄龄的爵位和待遇,次子房遗爱则娶了高阳公主。

但高阳公主觉得自己是皇亲贵族,嫁到房玄龄家,应该由她的夫君房遗爱继承房玄龄的爵位和待遇,所以两兄弟围绕着这事儿一直在争夺。

但房遗直是嫡长子,继承是合法合理的,所以高阳公主即便把事情闹到李世民那里,也得不到支持。

最后到李治登基之初,在永徽三年(652年)的一天,高阳公主干脆跑到李治那里诬陷房遗直非礼自己。

李治被这事儿弄得哭笑不得,但毕竟涉及皇家,还是得认真对待。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12)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主动请缨,要求由他自己负责调查此案,李治也没多想,就批准了。

谁知没过多久,长孙无忌就带着调查结果来复命了,而他提交的调查结果更是惊呆了李治。

他表示,经过彻查,高阳公主说房遗直非礼她,纯属诬陷,不过,调查的时候有意外发现:、

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联合薛万均、柴令武、巴陵公主等人试图拥立荆王李元景为帝。

这可是谋反,很严重的事情,李治十分重视,当即要求长孙无忌进行彻查。

这其实是长孙无忌的计策,他一个托孤大臣,竟然亲自去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案,原因就在于他要利用这个案子,清洗很多人。

所以,诬陷高阳公主、房遗爱、薛万彻等人谋反只是第一步。

在接下来的彻查中,长孙无忌利用职务之便,唆使房遗爱作为证人,诬陷了很多人谋反。

这些人包括: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以及若干大臣。

最终在长孙无忌的运作下,李治下令将这些人处死。

薛万彻的罪名是,他在长安与房遗爱喝酒聊天时,曾经说:

虽然我的脚有问题,但只要我坐镇京师,谁都不敢乱动。

房遗爱听完直接回应道:一旦天下有变,我们就拥立荆王李元景为帝。

薛万彻听完后点头表示同意。

这番对话很可能是长孙无忌指使房遗爱捏造出来的,让房遗爱充当污点证人,去指证这些人谋反,就可以开刀问斩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13)

薛万彻临刑前,曾大声喊道:我薛万彻大好男儿,留下来为国效力不更好,竟然仅仅因为房遗爱的指证就要杀我?

说完后,他立即让刽子手给他个痛快。

可万万没想到,刽子手竟然被他表现出来的气势所吓倒,双手发抖,一刀砍下去,竟然没砍死!

薛万彻被这一刀疼的死去活来,当即就呵斥刽子手,让他动作麻利点。

结果这个刽子手一共砍了三刀才砍下他的首级。

临刑大言曰:“薛万彻大健儿,留为国家效死力固好,岂得坐房遗爱杀之乎!”遂解衣谓监刑者疾斫。执刃者斩之不殊,万彻叱之曰:“何不加力!”三斫乃绝。——《旧唐书》

至此,一代猛将,由于卷入皇室夺嫡之争,最终被权臣陷害致死。

烟郭说

一直以来,初唐名将中,由于演义评书以及影视剧的影响,大家所熟知的名将一般会是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单雄信等人。

但事实上,在那个时代,猛将的数量还是很多的,薛万彻便是其中之一,其后加入李建成麾下后,更是成为太子府最强猛将。

虽然他一度逼得李世民束手无策,但好在李世民大度,不仅没有追究,反而委以重任,才有了薛万彻后来立下赫赫战功,升官加爵的日子。

不过,作为猛将,薛万彻的性格和尉迟恭一样,都有个共同的致命弱点——恃才傲物,盛气凌人。

薛万彻终究还是因为这种性格遭到流放,尉迟恭更是因此惹来李世民的猜忌,晚年不得不十几年闭门不出。

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更能打仗(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14)

而最终要了他命的,却是一场政治清洗。

一方面是因为长孙无忌清除异己,但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的政治水平太低。

初唐名将中,像李世勣、程咬金等人,均在那场夺嫡之战中保持中立,绝不参与其中,最后得以善终。

一般来说,一旦卷入皇室权力斗争,最终要么成功之后,荣华富贵不在话下,要么失败之后被胜利的一方斩杀,没有其他结果。

薛万彻显然是没有看懂这其中的道理,盲目加入到李泰的魏王党一派中,最后成为长孙无忌清洗的对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他自己身上。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搜索,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