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1)

前 言

人人都一样,谁也脱不了俗。到了某个年纪的时候就开始怀旧,就爱絮叨。我把这两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用写短文的形式抒发这种情怀,于是我的《絮絮叨叨》系列小短文就诞生了。同龄人看了,可以和我同欢乐、共感慨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事儿。大朋友和小朋友看了可以更多的了解我们这些不老不少年龄段的人。

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2)

开学了,教育部下发了新规定。把自然生态知识加到中小学教材里,加强学生对自然生态发展的认知。我想起七十年代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学校开设了自然课。教我们的是一位老老师,算是老头级别的。花白头发,大眼睛,像是南方人,和蔼可亲!他给我们分了几个小组,在学校大操场的北墙根那片土地上分别种下几种植物。我们小组种的是蓖麻,因为老师告诉我们蓖麻籽可以榨油,榨出的油可以开飞机,那片地就算是现在的科普园地。

蓖麻籽硬硬的,黑色带花纹。种下几棵经常去浇水,每天放学时都跑去观察,老师也经常来看。好像就我们小组种的蓖麻长得好,大家都期待着蓖麻结籽。小苗出土了,长得很快。绿绿的杆儿,绿绿的叶子,结出的果是一个个绿色的带刺的小球球。成熟后掰开果实就是一粒粒黑黑、硬硬、油亮的籽。那时收获了一小口袋,大概有一斤左右。我们几个人攥着这个小口袋,来到学校西边的粮店。听说粮店可以收这个去榨油。所以兴奋地把这个装着我们劳动成果的小口袋交给了那里的一位师傅。只想着这一小袋蓖麻籽榨出来的油可以让大飞机上天,尽管那时都没怎么见过飞机。当时粮店没有给我们任何酬谢,现在想起来就是无偿奉献,但在我们小小的心里感觉这是一件很光荣甚至很了不起的事情!

小小的蓖麻籽不仅让当年的我们学到了观察和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更从劳动的收获里得到了快乐和教育。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开设的这堂自然课在记忆里还是那么的清晰,感觉还是那么的快乐!一堂有意义的课程真是让人受益终生啊!

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3)

七十年代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为我们安排了一项课外作业。这项作业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的老师想都想不到。

这项作业简称三个字:捡马粪!吃惊吗?不可思议吧!听我给您絮叨絮叨: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给蒲黄榆生产大队送肥料(马粪)。蒲黄榆生产大队就是今天的丰台区方庄小区,距离我们学校不算远。当年那里就是菜地、麦子地。这些农作物的肥料都施有机肥,马粪就是其中之一。那个时候北京城里跑着许多大马车,在永定门桥头附近就有一家马车店。傍晚,在城里跑了一天的马车一辆跟着一辆回来歇脚;第二天天一亮又都一辆接着一辆的出发奔忙。老师给我们分了小组,我们组的同学家都离永定门近,于是近水楼台,捡马粪很方便。捡完后先送到学校去,看门儿的爷爷就让放在传达室小屋后面的墙根底下堆起来,还要记录每个小组的上交数量。因为老师说了,哪个小组上交的多就给哪个小组发奖品。这种奖励机制真管用,同学们从家里拿来小铁铲,铁簸萁,每个人都是兴致勃勃的!

马车店是大家都奔去的一个目标,人一多就捡不了多少了。于是,我们组的同学又开辟了新战场,去护城河边上捡,因为那里也是大马车经常过的地方。见到马粪,就先用小铁铲铲到铁簸萁里,再放到塑料袋里。新鲜的马粪松软容易铲起来,碰到晒干的马粪就要费点力气了。不过,你还甭说,马粪可没有恶臭味,毕竟是食草动物。我们小组运气好,每次都能上交一大袋。为了最后能得到老师承诺的奖品,我们也是拼了!有一次,在护城河边遇见了另外一组同学,关键是两个组的人同时看见了一堆新鲜的马粪,于是,不约而同地朝它跑了过去。几乎是同时到达,低头争先恐后地用铲子铲啊,唯恐被对方抢多了。最后双方都闲用铲子铲的太慢,索性扔下小铁铲改成上手抓!玩命的往自己的铁簸萁里扒搂。最终,我们小组的人输了,对方的几个同学得意洋洋的拎着马粪走了。尽管竞争这么激烈,经过十几天的积累,我们小组还是拿到了一等奖------一大把不戴橡皮头的光杆铅笔!我捧着那一大把铅笔时的高兴劲儿现在还能浮现在脑海里!

接着是班级活动,给蒲黄榆生产大队送马粪。马粪捡的还真不少,装了多半个小推车。男生们推着小推车,女生们跟着,农民伯伯们见了高兴极了,倒在蓄粪池里用它来给农作物施肥。我们感到做了一件骄傲的大好事!

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可惜只进行了一次,因为学校老师们反映堆积的马粪味道太难闻了。可这一次真是独一无二的童年经历。感叹我们的班主任!怀念我们的班主任!

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4)

现在的小学校组织学生去郊区采摘瓜果、刨花生、掰玉米------最后每个孩子都给家长抱回满满一袋子果实,全家人高高兴兴一起分享。七十年代我上小学,学校距离蒲黄榆生产大队(今天的丰台区方庄小区)不远,并且双方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所以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去学农。

“学农”说白了就是帮农民干农活。那时候凡是参加过这项活动的孩子最喜欢干的活儿就是拾麦穗。每次都从家里挎个小竹篮儿出来,排着队徒步走到蒲黄榆生产大队。金秋十月,风吹麦浪,收割机飞快地收割着麦子,农民们将麦子拢到一起打成捆儿,聚到一起就堆成了高高的麦垛。收割机驶过的空地就成了我们的乐园,因为这个时候就可以快乐的拾麦穗了!大家低着头,俯下身,将遗落在田里的麦穗一根、两根------拾起来放到小竹篮儿里,放不下了就送到麦垛上。大家比着看谁拾得多,那时好像每个人心里都在默念着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都拾的特别仔细,不落下一根小麦穗。同时大家总是欢声笑语,宽阔的麦田成了我们这些孩子放飞的乐园。现在一想起那黄橙橙的麦穗,耳边就响起那时欢快的笑声。

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5)

削蒜苗,是我觉得最有趣的活儿。大家围坐在一起先把一根青蒜拿在手中,用小铁片削去青蒜的顶部,再从中间抽出一根嫩绿的长条,它就是蒜苗。从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蒜苗是长在这种青蒜里的。有了这种实践经历以至于现在我到菜市场买菜看见蒜苗都有一种亲切感。再说说那削蒜苗用的小铁片,当时有的同学手里拿的小铁片都来自于一段“违法经历。”那时多数同学的家都在火车道附近,车道两旁不设护栏。有位男生开了个先河,他把一根儿大铁钉子放在铁轨上,火车飞驰而过时会将钉子碾扁,崩出铁轨就变成了小铁片儿。可我们能明显的感到火车在压到钉子的一瞬间会有一个震动,现在想起来挺吓人的。就这样,无知又无畏的同学让火车打造了小铁片儿。

学农,对于我们来说新奇又刺激,也更多的了解了农村的环境和农民的品质。一次我们走在窄窄的田埂上,那田埂大概宽不到三十公分,高出田地二十公分左右,走在上面需要掌握好平衡。我越是小心,脚下越不敢迈大步,终于一个趔趄,一脚踩空踏进了泥田里,鞋和裤腿沾满了泥。老师把我交给了一位农民阿姨,她领我到地头上搭的大棚里,让我坐在木板床上,给我脱下泥鞋子,蹲在那里为我刷鞋。我当时只觉得自己真笨,心里说:怎么就摔下去了呢,真丢人呀!但农民阿姨为我刷鞋的背影我现在还能记起!

那时的学农,我们不会往家带回一瓜一果,一粒粮食。可在心里收获的却是那么的多!

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6)

北京市桃杨路小学(原属崇文区),七十年代我在那里上小学。虽然没有附近的一师附小有名气,但它却有一支当年在全北京市名列第一的鼓号演奏队,我们都叫它“鼓号队”。我校鼓号队的牛气劲儿可真不是吹出来的,不信,列举几项活动就能证明:一九七九年参加了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的第四届全运会开幕式的表演。在开幕式上,见到了敬爱的华主席和当时来华访问的丹麦女王。华主席身材高大,满面红光;丹麦女王金发碧眼好漂亮啊!我们还经常到人民大会堂参加活动,七十年代人民大会堂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随便进入的。每次活动完了每人还能得到一袋人民大会堂食堂做的蛋糕或饼干,还有几支上面烫着“人民大会堂”金字儿的铅笔,这些可是当时市面上没有的。我每次都会把点心拿给奶奶吃,可见咱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最难忘的是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一次重大活动时非常荣幸的见到了邓小平爷爷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汪东兴------(那时年纪小,记不住了)。当时我是小鼓手站在第一排,后来家人告诉我电视转播时还有我的镜头,我简直高兴极了。(下面附了两张活动后在人民大会堂内的合影,中间那位小妞儿就是我)这样的经历对于同龄人那就叫“羡慕、嫉妒!”应该没有恨吧!

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7)

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8)

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9)

接下来就絮叨一下我们的鼓号队。队员近百人,有大鼓手、小鼓手、大镲、小镲和小号手。其中小号手和小鼓手人数最多,分别有三十人左右。而大鼓手和小号手全部都是男生,因为男生有劲儿背得起大鼓,所以大鼓手都是身体健壮的男生。小号手更需要底气,吹号是一件很费力的活儿。其他乐器就都由女生来演奏了。每个人都盼望能成为鼓号队的一员,经常坐车出去活动。尤其是女生,还能发粉色的背带裙、白衬衫、白球鞋、白袜子、白手套,特别是好看的蝴蝶结头花,更有老师给化妆,每个人都抹个大红脸蛋,这是女生心里最漂亮的打扮!一般到了三年级,品学兼优、外貌端正的学生都能入选鼓号队。

大鼓手个子高有力气,大鼓直径约四十多公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大了。演奏时要把大鼓勾在身上的背带上竖起来,鼓面在两侧,右手持一把大鼓锤演奏。个子小的男生吹小号,吹的时候不能鼓着腮帮子使劲儿吹,要讲究技巧。号嘴很小要抿着下嘴唇贴着吹,这样声音就出来了。小号嘹亮的声音是鼓号队的灵魂!女生都是从打小镲开始,左右手各持一只,勾环上系着红绸带随着手的摆动飘起来。小镲是重量最轻的乐器,也最容易学。大镲是高个子女生演奏,要比小镲沉许多。小鼓是女生最喜欢演奏的,虽然背着小鼓有时累,但觉得小鼓槌左右敲打着小红鼓奏出咚曡咚---咚曡咚---咚曡咚曡咚咚咚---的声音很神气。我在鼓号队里小鼓、小镲、大镲都演奏过,可谓是个全面手样样精通。

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10)

在鼓号队里最重要的角色是大队总指挥和分队指挥,这可不是一般学生能当上的。选拔出来的用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颜值高、身材妙、品德好、成绩佳的女生。特别是总指挥负责整个鼓号队演出的曲目、节奏,用指挥棒和手势把信息传递给分队指挥。指挥们手里的指挥棒不同于交响乐队指挥手里的,而是一米左右长的金属棒,尖尖的头儿,上面系着穗子,指挥时在胸前上下挥动,结束前在头顶环绕一圈最后停在胸前。记得我们的总指挥比我高两个年级,都说她是个小洋人,白白的、大眼睛深眼窝、有点自来卷的黄头发,梳着两个小刷子,漂亮极了。老师和队员们都喜欢她,她指挥的很有水平,总受到表扬。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班里前后出了三位指挥,当时都是小美女呦。

我校的鼓号队,演奏水平高都归功于平时训练有素。负责工作的赵老师管理严格很有名气,每次活动前都一丝不苟地抓训练。当时我们住家都离学校不远,放学后小号手们集训到很晚,他们整齐嘹亮的号声都能听得见。爱护乐器也是鼓号队的传统美德,每次活动后小号手们都要给自己的小号上油擦亮,小鼓手们都要把小鼓码放整齐。有一次假期里,老师组织我们几名学生拆卸大鼓,清洗鼓面,在这次劳动中由于我的失误导致后来两三个大鼓都坏了。每一个大鼓的鼓面和套圈都是配套的,老师要求把拆下来的鼓面和圈不能放乱。可到后来我还是放乱了几个,不知哪个跟哪个是一套了。导致后来安装后鼓圈太紧,使劲一敲鼓面就破了。每敲破一个我就内疚一次,都是我的错。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呀!赵老师是我校鼓号队的缔造人,在他的领导下我校的鼓号队得到了市教委、团委等部门的重视和帮助。大大小小的活动丰富了我们幼小的精神世界。第四届全运会前的合练,全市参加演出的小学生鼓号队都集中到我校的操场上,场面可大了,当时为我们有这么大的操场而得意。

鼓号队是我们在桃杨路小学最美好的记忆,它是这个学校的骄傲!也是我们骄傲一生的经历!

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11)

阅读往期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日常活腻系列(絮絮叨叨系列)(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