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来说的并不是爱情!

大秦赋执手无疆(大秦赋执子之手)(1)

秦历史题材电视剧《大秦赋》热播,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国异军突起完成统一大业的过程。其中少不了两军对垒、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你是否还记得战士们引吭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大秦赋执手无疆(大秦赋执子之手)(2)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来自《诗经.秦风.无衣》,是秦国人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表现了秦人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

大秦赋执手无疆(大秦赋执子之手)(3)

反映战争生活是《诗经》中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很多人认为是爱情诗,表达了两个人忠贞不渝,生死与共的爱情,而事实上反映的是同生共死的战友情。原文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大秦赋执手无疆(大秦赋执子之手)(4)

镗表示击鼓的声音,象声词。契阔是聚散、离合的意思。成说也就是订立誓约。该句表达了战争中的士兵相互勉励,约定相互救助的盟约。不管遇到什么危难,我们都不要独自跑掉而不顾对方。

这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争中战友之间真挚而深厚的情谊。在战场上,面对共同的敌人,共同的目标,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最能考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只有团结才能产生更大的能量,增加生存的可能性,因此战友之间会完全信任彼此,共同面对艰险。

大秦赋执手无疆(大秦赋执子之手)(5)

无论是“与子同袍、与子偕行”还是“与子成说、与子偕老”,如果用来比喻爱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贴切。当两个人走到一起,就成了利益的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喜怒哀乐,彼此依存,共生共荣,也难怪千百年来,人们将这些诗句误读为爱情盟约,人类的真正的感情总会有共通的地方,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我们阅读《诗经》名篇,只是了解这些诗本来的写作背景,至于怎样引申、应用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大秦赋执手无疆(大秦赋执子之手)(6)

往期回顾:

《红楼梦》12首菊花诗诗序中蕴含的奥秘!

安徒生——写出无数美妙童话和诗歌,他的人生却充满苦涩和孤独!

千古诗坛的偶像李白,也有最崇拜的诗人

李商隐的儿子为什么叫白老,原来是因为白居易

林黛玉为什么不喜欢李商隐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