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订阅哦!

只待春风识玉颜全诗(话圆明武陵春色)(1)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万方安和之北,是一处表现陶渊明《桃花源记》意境的园中园。陶渊明所描绘的武陵人捕鱼时忽逢溪流两岸落英缤纷、美不胜收的桃花林美景和而世外桃源中男耕女织,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想来让每日忙于政事的清帝们心生多少向往,干脆建在自己的御园中,可以暂时忘却俗世的纷扰,得享片刻的宁静。武陵春色建于康熙末年,雍正时名“桃花坞”,乾隆时改名“武陵春色”并作了增建。

只待春风识玉颜全诗(话圆明武陵春色)(2)

当年这里号称山桃万株,是御园中赏桃花的好地方。当桃花盛开之时,溪流两岸的桃花宛如美人初妆,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在桃花满园,充满山水乐趣的环境里居住读书,确是一种美的享受。

只待春风识玉颜全诗(话圆明武陵春色)(3)

少年的弘历曾被雍正赐居此处读书三年,书斋名“乐善堂”。读书之余,可欣赏岸边的桃红柳绿、看湖中游鱼、听鸟儿歌唱,也可在桃花溪上划着小船,逆流而上,穿越桃花洞,去体会武陵人当年“沿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的意趣。即位后,乾隆皇帝把即位之前的作品定名为《乐善堂全集》,可见对此园的喜爱之情。

只待春风识玉颜全诗(话圆明武陵春色)(4)

只待春风识玉颜全诗(话圆明武陵春色)(5)

△桃花洞遗址

只待春风识玉颜全诗(话圆明武陵春色)(6)

桃花为何独为陶渊明所钟爱,成为理想世界的花?桃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耐旱也耐寒,栽培容易,早在《诗经﹒国风》中便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花可赏,其果可食,其木可辟邪,用途多多,怎能不受到人们的喜爱,桃树成林时,花开云蒸霞蔚、分外妖娆,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引来历代文人墨客争相赞美吟咏。

皮日休说:“我欲修花品,以此花为第一。”

唐代诗人白敏中曰:“占断春光是此花。”

只待春风识玉颜全诗(话圆明武陵春色)(7)

李白怀念“桃花春水生”的景象,元稹“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将桃花比作美人的妆容等。桃是园林中最常用的树种之一,历代皇家园林将桃花视为不可或缺的树种。晋代宫苑华林苑有红色、白色桃树700余株。唐朝皇宫御花园中有千叶桃花盛开,唐明皇摘下一枝插在杨贵妃头上,说:“此个花,尤能助态也”,凭添一段风流韵事。

只待春风识玉颜全诗(话圆明武陵春色)(8)

桃是圆明园中主要应用的5种植物(松、竹、柳、荷、桃)之一,园中大小山丘、沿湖岸边都有桃花种植,史料记载有观花的山桃、碧桃、洒金碧桃和可以食用的果树桃,乾隆皇帝留下关于桃的御制诗多达近百首,可见圆明园中桃花之盛。山体主要种植山桃,着力表现春季山花烂漫,湖岸边则用碧桃与柳树配植,形成桃红柳绿的春季滨水景观,可以想象春季全园桃花盛开将是多么壮观!如今在武陵春色种植了大量的山桃和碧桃,再现盛时桃花景观,还有福海沿岸等多处赏桃佳处,春天一起来圆明园赏桃花吧!

精彩推荐:

[摄影]

刘 梦 星

李 悦

[编辑]

付 怀 东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

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只待春风识玉颜全诗(话圆明武陵春色)(9)

公众号ID:yuanmingyuanpark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喜欢就请关注我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