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点,24岁的刘姣坐在工位上打开微博,一条关于熬夜的热搜映入眼帘。

点进去,是一则新闻。在陕西西安,21岁的女孩感冒一个月,因连续熬夜诱发暴发性心肌炎住进重症监护室,再晚来一些,极有可能造成心脏骤停死亡。

看完,刘姣内心并无太大波澜。她退出微博页面,“呼噜呼噜”灌入一杯拿铁,继续干活。

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64.75%的被调查者每天实际睡眠时长不足8个小时,超过8个小时的比例仅为7.97%。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刘姣时常毫无困意地躺在床上。凌晨2点,手机剩余不到20%的电量,她与朋友抱怨睡不着觉,却无人回应。她只好将手机锁在另一个房间,吞下一颗褪黑素。

昏沉中,刘姣将镜子拿到面前,镜中的她眼袋耷拉,黑眼圈乌青,脸颊和额头成了痘痘攻占。她再次下定决心,以后不再熬夜。

熬夜喝玄参(那些熬夜的年轻人)(1)

图源网络

【1】“明天一定早睡”是最大的谎言

刘姣,24岁,女性

小学、初中的时候,我的作息习惯特好,每晚10点准时睡觉。记得有次朋友来家里做手工,直到23点还没睡,我惶恐不已。谁能想到对于现在的我来说,23点都算睡得早呢。

高中因为课业压力,我被迫熬夜,但也会争取在转钟之前睡觉。上大学后,每夜手机伴着我入睡,熬到零点一点是家常便饭,考研的时候三、四点睡觉也不足为奇。

熬夜时,大多数时间我都在网上冲浪,刷短视频、微博,追剧,聊天等。我的2021年微博播报显示,我一年里有174个夜晚在微博的世界里穿梭,“孤独求睡”。仔细想想也没玩什么,不过消磨时间、消耗自己罢了。但当熬夜成为了一种瘾之后,哪怕知道它弊大于利,还是很难戒掉。“明天一定早睡”“再也不熬夜了”成为我一直立,又一直倒的flag,也是我最大的谎言。

喜欢熬夜,一部分原因在于白天的脑力和体力消耗不够,到了晚上毫无倦意。偶尔下午了喝了奶茶、咖啡,也会导致失眠。不过,占比最大的原因还是仿佛补偿心理,想用夜晚来弥补白天失去的时间和自由。

熬夜所带来的独自享受黑夜的感觉让我上瘾,仿佛只有当我一个人躺在床上对着手机屏幕时,才能得到片刻安宁,才能获得完全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才能和所有的烦恼划清界限,才能“复活”并获得“第25个小时”。这种补偿心理在我考研期间尤为突出。即便白天累得几乎倒头就能睡,到了晚上只要超过23点,我躺在床上立马“眼睛瞪得像铜铃”。

不过近年来,伴随着年龄增长,我愈发觉得自己熬不动了。以前是我在熬夜,哪怕偶尔通宵一次,补几个小时的觉照样精神抖擞。现在,夜开始熬我,痘痘逐渐攻占我的额头和脸颊,眼袋耷拉在眼下,泪沟无法用淡妆遮掩。连续熬几天后,四肢乏力,头脑昏沉。考研的四个月,我胖了12斤,这应该也与熬夜有关。

为了戒掉熬夜的瘾,我尝试过不少方法,比如睡觉前把手机锁在别的房间、吃褪黑素、看书、听轻音乐助眠。有时朋友之间互相抱怨睡不着,我说“真想把手机砸了,玩不了手机就好了”。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我明白只有内心真正意识到熬夜的危害,白天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养成早睡早期的习惯,才能逐渐摆脱熬夜的魔爪,否则一切只是治标不治本。

自己自制力差,就不能怪手机吸引力大。希望我能尽早远离白天喝咖啡续命,晚上吃褪黑素保命的状态,把睡眠和健康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熬夜喝玄参(那些熬夜的年轻人)(2)

图源网络

【2】熬夜后敷面膜、喝人参水、吃六味地黄丸

小武,23岁,男性

熬夜常常发生在运动之后。

我喜欢在晚上锻炼,跟着视频网站的健身视频做完一套,通常就晚上11点之后了。结束运动很难立刻入眠,熬夜就这样发生了。凌晨2点睡是常态,我的最晚熬夜记录是凌晨5点。

有没有可能早一点开始锻炼?太难了。我傍晚7点左右下班回到家,总是一身疲惫,躺在沙发上不想动弹。这时我会先看会儿新闻、刷视频,等到晚上9点,上班的疲倦慢慢缓解,我开始有动起来的欲望。

运动之前需要一些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来一杯黑咖啡,它能帮助我迅速拉高心率,提升减脂效率。但喝完黑咖啡,不能立刻运动,需要先休息半小时,接着才能卷腹、波比跳。

锻炼有效果吗?当然。洗澡的时候,我能感受到自己身型的变化,逐渐有了线条,隐隐约约能看出腹肌。另外,我这么熬夜还没猝死,也算有运动一份功劳吧。

我不是主动熬夜,只是很多时候睡不着,强迫自己也没用。我尝试过下载一种软件,把手机锁住,规定时间之前,除非恢复出厂设置,否则打不开。结果就是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或者起身去玩电脑。

我还试过定闹钟,晚上12点提醒自己该睡觉了。有没有效果不确定,可如果我在12点之前睡着了,就会被这个闹钟吵醒,然后失眠到2点。

最后,我决定对失眠缴械投降。如果睡不着,就找点事做,等着睡意来找我。可是熬夜真的伤身体。玩的时候很兴奋,关上灯躺下来就开始心慌、心跳加速、四肢无力。

我开始对熬夜的损伤“对症下药”。

上大学的时候,有朋友提醒过我,熬夜会变丑的。晚睡的第二天,我通常都会敷张面膜。熬夜还会让眼睛干涩,为此我常备眼药水。但我不会在晚睡的当晚滴,我怕它让非常干涩的眼睛受到刺激,我会先休息一夜,让眼睛自己缓和一下。

我开始吃六味地黄丸补气血,有没有效果不知道,至少是心理安慰吧。为了避免上火,熬夜的第二天,我都会煮菊花茶,或是喝金银花露。我还会煮人参水,从我在外地上大学,每次离家前,妈妈特意给我准备的,叮嘱我一个人要照顾好自己,现在它也派上了用场。

这些都是补品,而不是药,因为熬夜不是病,它只是一种不太好的生活习惯。我每天2点睡,早上8点起,其实也挺规律的。

【3】跟父母住一起后就不再熬夜

小圆,24岁,女性

高中起,我养成了熬夜的习惯。那时很难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整日被课本和习题填满,唯独到了晚上,我才能够获得一点娱乐时光,看看小说,放松一下。因为第二天要早起,也不能熬夜过晚,最晚一点入眠。

在我的观念里,超过零点睡觉就算熬夜。进入大学校园后,“明天再睡”成为我的一种生活常态,我几乎每天都熬夜,每个学期还得通宵一两次。幸好,在熬夜这条路上,我从不孤单,我的室友们也熬,大家甚至觉得不熬夜才不正常。

过了零点,寝室断电、熄灯,却丝毫影响不了我们这些熬夜人的夜生活。在寝室里,我们四人人手一个充电宝,室友们熬夜打游戏,我熬夜看剧,每个人的床帘里都透出微光。

其实我也不是只能在深夜追剧,只是由于我喜欢看国外剧,它们常在半夜更新,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新剧情,我等不到天明。

可能是年轻的缘故,除了渐深的黑眼圈外,熬夜并没有带给我其他身体上的变化和不适。我曾经试过早睡,反而长了几颗痘痘,室友们调侃我,说我的好皮肤都得归功于熬夜。

我心里明白,熬夜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可能一时无法显现,但积少成多。家人或朋友偶尔转发给我一些关于熬夜猝死的文章,我都抱着“眼不见为净”的心态选择不看,好像不看,这些危险就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一般,自欺欺人而已。

毕业后,我跟父母一起在家居住,失去了好几个人一起熬夜的氛围,也就没那么爱“熬”了。有时晚上看小说,看着看着,不到23点便困意袭来。在家的这段时间,熬夜次数少了许多,我就没有专门采取一些措施,去改掉熬夜的陋习。

如今,我对自己的睡眠质量还算满意,如果夏日没有蚊子的骚扰,头一挨枕头就会睡着。有些朋友会彼此交流睡眠问题,但我很少这样,偶尔睡不着的时候,我也从不找人倾诉,一方面是怕越聊越兴奋,另一方面是担心传播负能量。

九派新闻记者 杨冰钰 王佳箐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