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头条上有网友抛出问题:四大名著哪部最好?网上争论很激烈。专业人士很不屑:这也能成为问题?专家早有定论,《红楼梦》呀。可网友不同意,专家就一定对?电视播《西游记》,孩子拉不起来,你让孩子看《红楼梦》试试。可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确实有人在问,而且还引起激烈的争论,为什么?

红楼梦四大名著都有哪些(四大名著哪部最好)(1)

图片来自影视

我想,这一现象说明两点:一是文学鉴赏需要普及。四大名著是小说,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艺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人物形象的塑造,即人们常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的形象和命运刻画,来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情节、环境两个要素是为人物塑造服务的。举例来说,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为何排在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前面,就是因为鲁迅为我们塑造了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虽然鲁迅的小说创作量远不及茅盾、巴金、老舍等人,但是艺术水平,远超他们。四大名著也是如此。

红楼梦四大名著都有哪些(四大名著哪部最好)(2)

图片来自影视

《红楼梦》之所以排第一也是因为其人物形象塑造,其他三部无法企及。《红楼梦》塑造人物970多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730多人,无姓名有称谓的240多人。大家所熟知的金陵十二钗,十二个美女,相貌各有特点,性格命运各有不同。不要你写,你用脑子想象十二个相貌、性情不同的美女试试,恐怕三五个之后,面目就相同了。最主要的是其通过人物揭示主题的广度和深度,这更是其他三部无法企及的。

红楼梦四大名著都有哪些(四大名著哪部最好)(3)

图片来自影视

可能有人会反驳我:为何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人们最不喜欢《红楼梦》?《西游记》孩子都不舍得离开电视,《水浒传》更是老少皆喜欢。这是因为我们传统欣赏习惯中,只注重情节。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能增加小说的娱乐性。我国的章回体小说是从宋元话本演变而来的,话本就是说书人用的脚本。说书是一种表演艺术,情节不曲折,无法吸引观众,无法赚到钱。由于这个原因,也造成了我们的传统欣赏习惯,只重表层的情节跌宕起伏,而不去对人物命运及其原因作深层思考。也就是说传统的欣赏习惯过分关注小说的娱乐功能,而忽视了小说的审美功能。再举个例子,赵XX的小品,你会觉得比《西游记》还可乐,其艺术能比得上《西游记》?

二是专业人士的不屑太无情。有人说《头条》的网友大多初中没毕业,虽然这是调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网友的知识水平。因此更需要专业人士来做一些知识普及。现实是:大多有知识的没时间,他们忙着挣钱养家,不上《头条》;少数有知识又有时间的,上《头条》忙着圈粉,吸流量,也不愿去普及。希望专业人士还是抽点时间,网上真有不少人是想通过《头条》来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希望普通网友不要与专业人士硬抬杠,拿你的认知去挑战别人的专业,只能让别人不屑。你非要抬杠抬到你赢,恐怕你永远也别想跳出你自以为是的“井”了。

#头号周刊#​#夏日打卡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