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打卡反思,读书学习,处理情绪问题的时候,如何来琢磨一个事情?,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灵性觉醒后的特征反应?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灵性觉醒后的特征反应(原来是大脑的这个原理)

灵性觉醒后的特征反应

自我 自他 =100%

我们平时打卡反思,读书学习,处理情绪问题的时候,如何来琢磨一个事情?

我最近频繁地提出一个公式:自我 自他 =100%。

在任何一个问题或事情里面,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套”,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看到自我的身影和自他。

比如我现在创作这篇文章,自我的视角就是我的文章是否可以给我带来收益,或者我的书能够卖得更多,让我的知名度更高。

自他视角就是我的文章是否可以回馈到我从用户处得到的信任与能量支持,以确保我不辜负自他能量,以确保我对得起“能量因果循环”,否则能量一定会离开。

所有的自我,在大脑神经元信号层面,都是默认的,自动化的,它一直会首先执行的,这就是“心理表征底层”的地位,这是我们要重点理解的东西,是所有解决方案的基本前提,是理解本能,潜意识,动物脑独裁性与基础性的依据。

因此,读书的时候,我们重点理解它。

感知的时候,在生活里面觉察的时候,它也是我们重点感知的第一对象。

你会发现,大脑的所有瞬间信号,都是自我的,你必须在大量的生活小事里面,把这个事实感知出来。

我们感知觉察修行的第一目的,就是把自我的独裁性,主导性与强大的遮蔽性的基本意识,植入我们的灵魂。

如下这个例子,是TY在共读群里面对《大脑觉醒》第一章“心理表征”的读书分享。

从她婆婆角度来考察:

  • 自我就是:“我拿着垃圾麻烦”。

  • 自他就是:“我的这个行为,有没有给其他人造成麻烦”。

    很显然,她的婆婆的大脑并没有自他神经元路径。

    而TY有,她不仅自己有,她还想让他的孩子也有,而且她的做法不是讲道理,而是身体力行,通过亲身的经历,来感受“环卫工的汗水”,此时,就是在构建孩子的大脑相应的自他神经元路径,行为再加适当的语言引导,把行为跟知识挂钩上

    正如我在“心理表征”章节中分享的我跟橙子内化“霍勒大妈”这个故事的内涵时一样,我不仅仅给他读故事,还在生活里面活出来,同时用语言把原理植入。

    这些做法在生活里面很平凡,而背后却是大天道。

    这是大脑感受他人能力的底层原理,我们只有自己做过,才能感受他人,共情力与换位思考,是这个本质的延伸。

    比如TY的例子4,小姑子从来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自我的大脑一定就是因为自我的养育而造成的,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在橙子的教育里面,在家庭里面共同干活,高于橙子的一切学习,我从来不会口口声声说你要感恩谁谁谁,包括你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我们用行为在践行感恩,在行为的时候,再植入感恩的原理【通过适当的话术】。

    在能量发生,本能进行的时候,把原理原则挂钩上,这不仅养育的天道,还是我们读书学习的天道。

    用学习过的原理原则来整顿我们日常生活,就是这个天道的体现。

    比如橙子只有洗过碗了,他才知道原来爸爸每天洗碗是辛苦的,橙子现在每周一周二洗晚上的碗,他已经完全可以靠感恩的意志力来克服惰性,我能够感知到他帮这个家付出是有乐趣的,即使他每次洗之前,都表现出了一点惰性。

    正如我也会有惰性【自我的辛苦与汗水】,但是我编码了大量的感恩家人的自他能量,这股能量让我瞬间可以克服自我,去快乐的回报自他。

    所有一切,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套”,我在生活里面践行,理解,感悟这些东西2年,才深刻地理解到原来天道就是如此的深藏在背后。

    如下是TY的例子:

    “提炼”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整顿经历

    我说大脑不是用来记忆或学习知识的,而是用来提炼知识的,那么这句话的目标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为了生活,而不是为了知识。

    我之所以如此强调在于,我们今天的所有看书学习,就是为了知识,我们把知识融入生活,目标也是为了知识。

    我们应该“忘掉”知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整顿生活经历”。

    生活经历在没有被整顿的情况下,它们是混乱的,越经历越混乱。

    就如一个家的物品,随着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乱,此时,如果不对这些物品进行整顿【分门别类】,那么我们的时间一定会消耗在找物品上。

    提炼与整顿,就是这个目的,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把各种经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规律,然后利用规律,来指导未来的同类型问题。

    比如当我把孩子的养育问题整顿完毕后,我该如何与橙子说话,如何与他相处,如何共同经营这个家,我都心里有数。

    甚至对大多数家长提出的孩子的一些问题,我都瞬间就知道要点及解决方案在哪。当看到TY的例子3和4时,我瞬间知道这种做法是何等的重点,而它在我们生活里面,仅仅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因此,我们的重点是整顿经历,特别是,我们不需要再自己去摸索知识点,我们可以拿着知识点,来整顿经历。

    大多数人的误解是:“只要把知识记在大脑里面,就会了,就可以实现改变人生的目的了”。

    而真相却是:“记忆在大脑里面的知识,由于没有链接着经历,是孤立的,不但会被忘记,还无法指导生活”。

    一切的奥秘在于整顿,当我们在对生活经历进行整顿时,实际上就是在让经历长出突触链接到知识点,反过来说就是在用原理原则整顿零乱生活经历。

    这才是我们的目标,就如整理家里的物品一样,我们不是要去记住整理的原则,而是为了能够准确预测物品的位置,提升我们生活的效率。

    因此,一切的重点是编码与整顿,而不是学习知识。

    所有的精进,修行,冥想,反思,正念或知行合一,包括我经常提到的“觉察与编码”,都是在进行这个过程。

    我再重复一下我所提倡的人生公式:“人生就是为了经历后的觉察”,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要把目标设置在觉察上,它就是最大的天道。

    如果你最终悟到这一点的奥妙之处,你就开始入门了。

    这才是一切的核心。

    本文我运用了如下这些思维工具:

  • 第一性原理思维,对每一个问题,我都挑战找到决定点,用天道来说话;

  • 事先编码,我能瞬间看到大家例子中的问题背后的本质,这是我过去无数个日夜精进打磨的结果,它在我的大脑里面已经是一片高密度的心理表征;

  • 对比式感知,这个感知方式常常让我笼罩在强烈的情感中,特别是大家的例子让我看到我自己过去的身影,长期的困惑与痛苦。

  • 能量思维,我时刻都在追求与能量对话,不管是用它来驱动自己,驱动用户还是用它来解决问题。

  • 觉察思维

    觉察的对象是生活,而生活区别于知识在于它的能量特征,潜意识区别于理性逻辑,感性区别于理性,直觉区别于推理,正在于它们都在对接能量。

    如果你的读书学习都是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有与自己的情感对话,没有发现自己身上的那些负能量【如焦虑感与逃离感】,那么你的学习方向就是有问题的。

    我不断唠叨能量,或许有一天能够真正引起你的重视,让你入门了,那就是我的最大功德。

    而人脑对接能量的唯一方式,就是感知与觉察。

    星球就像是一条捷径

    在《觉察的力量》星球上打卡反思时,有一个我们坐着反思冥想时无法达到的优点,当我们在文字上,对生活例子进行详细的记录与琢磨背后的点滴时,此时,能够最高效率的构建神经元链接,它可以构建更多细节,这是打造高密度心理表征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星球的打卡还有另外2个优点:

    1. 真实生活例子,每个人自己的生活例子,对自己的情感负责。

    2. 这里没有显耀,没有利益,只对自己负责,如果你找不到打卡的能量,久而久之,你就会放弃。

    纯粹性,就是没有自我的,纯粹较高自他的过程,当我们处在这个状态下时,就可以形成那些与自我的时刻的内心对比。

    《觉察的力量》经过2年的探索,我已经非常清晰如何有效的引导大家进行觉察与编码。

    一个就是我每周1-3篇左右的作业,以及我每天有感而发的生活例子,我在记录每一篇作业及每一篇例子的时候,都会试图对接到那个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的点,用这样的知识来引导大家编码例子。

    用第一性原理,来编码经历。

    一个情景,一个情景,有效的编码与攻克,在TY的例子中,她只是看到了一个层面,而我由于2年来的精进,我瞬间就知道他的例子前前后后的更多原理,我可以找到那个真正的决定点。

    直接用天道来编码与整顿。

    这就是我现在进入生活的能力,当我编码了足够多的经历时,我开始具备应变能力的原因,它是长期精进的结果。

    因此,整个解决方案的难点如下:

    1. 我们必须有一个正常的第一性原理来指导一切;

    2. 我们必须知道如何有效地编码生活里面的经历;

    3. 我们必须在前面2点正确的前提下,大量长期精进的编码;

    4. 我们必须为精进反思这些行为,找到该有的价值感,意义感与能量,驱动我们前进。

    因此,星球就像是一条捷径,它的重要性高于一切,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奥秘之处,很少有人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最后,星球是我引导大家“入门”的一个方式,如果你确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路该怎么走,那么你也并不一定要在星球上打卡反思。

    有些人是不喜欢群聊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我几乎是不看群的。

    《大脑觉醒》共读群是例外,因为这里面有一群已经跟我在星球打卡反思一年多的星友,除了橙子的班群,这是我第二个看的群。

    我们曾经都是“天涯沦落人”,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走到一起,惺惺相惜,相互鼓舞与促进,我最近的创作,时常内心装的就是大家,我必须对得起大家的信任,这是我获得内心力量的地方。

    我也希望它也能成为你的精神之地,不为任何欲望,特别是不为名背后的炫耀,在欲望与精神之间,我们一定会不断漂移与内心斗争,直到最终真正找到心的力量。

    很多人读完《大脑觉醒》后,觉得还是没感觉,因此,我会推荐结合《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这个专栏覆盖我几年来的所有思维模型,均是从不同角度解剖《大脑觉醒》中的核心原理。

    比如老子,佛陀,正念,知行合一,修行,这类书中没有涉及到的传统修行。

    《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是小务虚所有文章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大脑的相关原理与传统修行文化如正念冥想,知行合一,老子,佛陀的全面解剖,是《大脑觉醒》的延伸与拓展。

    预计更新100个章节。

    我的最新核心思维
    1. 心理表征3个特征之底层,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一】

    2. 心理表征3个特征之:总裁脑“闭门会客”

    3. 从焦虑到宁静:从自我到自他【三】

    4. 精进3年,我终于可以与潜意识对话

    5. 三个步骤,打造大师级别的心理表征,你也可以成为天才

    6. 大脑的锚定原理,一个与天道对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