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低谷怎么去改变心态(凡事发生太好了)(1)

关于积极思维或者说辩证思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凡事发生太好了”。

有个学生就此问老师,说自己考试不好回家被家长暴揍,这样的事情还有啥“好的”,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坚信总是有好处的。

慢慢了解到,这个时候只有妈妈会责骂甚至敲打他,爸爸不会如此。于是,“幸好只是女子单打,而不是男子单打,更不是男女混合打”,凡事发生太好了,这就找到了好处。

这样积极归因有什么用处?缓解情绪困惑,给困境加注一点力量,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而不是否认,因此直面问题才是积极归因的价值所在。

能够幽默的直面问题,把痛苦自嘲化,这就是心理健康的典范了,而这也就离不开认知思维。

认知作为心理学术语,包含三点外延:对于过去的评价、对于现在的解释、对于未来的预期。也可以认为是记忆、想法、目标,这些构成思维的心理表征。

思维模式有消极和积极两种,简单理解类似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当然看似对立实际统一。

例如上面寻找出“女子单打”好处的例子,对于孩子就在困境中多了一点积极,接受这个幽默说法就会消解很多困惑。

后来,当孩子又被妈妈打骂时候,想到这个比喻忍不住笑出来,妈妈不解,知道这个故事后,也就忍不住反省自己,再不打孩子了。

都说“以柔克刚”,正常人际关系中,积极归因的方式非常有力,用积极心态应对人生困惑,能帮助我们走过低谷,战胜困境。

人在低谷怎么去改变心态(凡事发生太好了)(2)

长征路上的朱德老总,就是典型的以柔克刚者,用毛泽东的话说“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朱德回忆过草地时候,不忘欣赏那些花花草草,带领同志找可吃野菜,积极鼓舞士气,坚定理想信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革命的乐观主义。

生活中的积极关注现象也非常多。

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如预期,会说这样挺好的不用走远了,太优秀的孩子是为国家培养的,一般的孩子是为父母培养的。

比如,外出没有提前准备物品,丢三落四,狼狈不堪,那就接受教训,反思以后外出提前备好物品,形成好习惯。

比如,处理上级安排事宜,会有焦虑心态,但是先定性再定量,按部就班处理完毕,方法合适,结论可靠,总结为大道至简,就是提升。

结论:

1、真正接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清楚意识到这些,积极面对不如意不顺利不快乐,也就可以坦然承受痛与苦。

2、既然不如意事情木已成舟,就不要为打翻牛奶而哭泣,最好就是积极心态,换个积极方式看问题,这就是积极关注的意义所在。

凡事发生太好了,首先把积极的一面来肯定,这是训练共情能力的第一步,值得反复实践体会提高。

人在低谷怎么去改变心态(凡事发生太好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