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靠心态成功的故事(凭借天赋和努力)(1)

《拿破仑传》:[德]埃米尔·路德维希/ 梁锡江 石见穿 龚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1-5 /


文/云海

2021年是拿破仑逝世200周年。时隔50多年以后,法国官方再度公开纪念拿破仑,总统马克龙称拿破仑是缔造者、战略家和立法者,引起法国国内诸多争议。盛赞者感念他推行的全方位改革影响至今。诋毁者指责他为“偏执狂”“暴君”“野心家”。离世200年,是非功过仍然巨浪滔天,可见伟人的复杂程度。

正由于拿破仑极富争议,为他立传难免会有失偏颇,因为传记作者或多或少都会带有感情色彩。比如说,倾慕者如法国人视他为英雄,反对者如与其交战国的作者则容易将他描述成恶魔。

拿破仑靠心态成功的故事(凭借天赋和努力)(2)

在200年来众多的拿破仑传记中,有两部得到世人公认的经典。其一是美国人艾伦·肖姆的《拿破仑大传》,以史实丰富、观点客观见长。另外一本是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 (Emil Ludwig,1881-1948年)的《拿破仑传》,被誉为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

路德维希擅长通俗的传记写法,他将史实与文学创作相结合,注重剖析描写传主的心理活动,从而开创了传记写作的新流派。继《歌德传》成名之后,路德维希凭借《拿破仑传》享誉世界。1925年首版后,《拿破仑传》长销世界几十年,在国内也是译本众多,再版不断。

其中,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梁锡江等人翻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出版的是最新中译本。

最新译本与梁锡江此前几个版本相比,语言上更为精到。以全书五章的标题为例。以往版本通常译为岛、溪、江、海、岩,最新译本则译为海岛、激流、长河、大海、悬崖。

每章的标题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字,但表达的感情色彩更为浓厚。如第一章,讲述了拿破仑27岁之前的故事,早年拿破仑的生活和奋斗都与家乡科西嘉岛密不可分。这一章以“海岛”为题,相比于“岛”(也可以是河岛),除了更精确地指出科西嘉岛孤悬海外的地理位置,还表达出拿破仑青少年时期孤苦、叛逆、不得志的一种心境。

拿破仑靠心态成功的故事(凭借天赋和努力)(3)

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将拿破仑生平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章从1769年拿破仑出生开始,讲述了拿破仑早年的军校生活,任中尉时的冒险经历(在科西嘉阿雅克修举行暴动,以及失败后的逃亡),以及24岁时在土伦战役中一战成名,次年升任准将,并于1796年成为了意大利方面军指挥,迎娶了美女约瑟芬。第二章讲述了拿破仑独当一面后,南征北战的一系列战役,直到1799年返回法国发动雾月政变,成为第一执政。第三章讲述了1800年至1811年拿破仑作为国家元首的十一年间的军事政治外交作为。第四章可以说是拿破仑走向覆灭的历史,从1812年进攻俄国开始,经历了1814年的退位和重返法国,直到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惨败,彻底结束了叱咤风云的政治军事生涯。

最后一章写的是拿破仑1815年被囚禁于圣赫勒拿岛,到1821年逝世的最后的人生时光。在讲述拿破仑孤苦的海岛囚禁生活之余,作者以大量篇幅回顾和反思了拿破仑的一生。海风落日,成败荣辱,英雄末路,是全书的点睛之笔。

一个人凭借自信与勇气、激情与想象、勤奋与意志,究竟可以到达什么样的高度?拿破仑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认为,拿破仑的成就取决于他的自信(表现为野心、天生爱发号施令、善于分析人性,荣誉和金钱是他的手段)、旺盛的精力(持续精密的思考、注重实用的记忆力、勤奋工作),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这是他得以成就伟业的先天天赋与后天努力。凭借个人努力走向人生巅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拿破仑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

拿破仑靠心态成功的故事(凭借天赋和努力)(4)

然而,拿破仑又是不可模仿的。《异类》中引用了李开复总结出的一个成功公式:才智+勤奋+社会环境+机遇=成功。如果没有好的机遇,外国没落小贵族出身的拿破仑,即使个人能力再出类拔萃,按照当时法国军队的传统,他很有可能会缓慢晋升到上尉,然后退役回到家乡科西嘉。拿破仑是幸运的,时代给了他机遇,这个历史机遇就是大革命。“乱世出英雄”,大革命开始以后,大量旧式军官流失海外,给很多年轻军官带来了快速晋升的机会,这是拿破仑在军队中快速崭露头角的一个重要的背景。否则,按照拿破仑敢于冒险的个性和早年的所作所为,比如经常开小差,甚至在科西嘉发起武装叛乱,如果在和平年代里,他早就从军队里除名,还会面临最严厉的审判。

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为我们展示了拿破仑在大革命中的经历,但是对于时代背景的描述,以及拿破仑个人身处历史洪流中如何选择,书中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评述。或许这是历史学家的工作。如果想深入了解这一方面的内容,法国格尼费教授的拿破仑生平新著《帝国之路》一书,能够起到弥补缺憾之功。该书以客观丰富的史料,描述了拿破仑崛起的经历及其奋斗其中的时代背景,与路德维希感情丰沛的《拿破仑传》是两种完全迥异的文风。两本书一起阅读,将收获相得益彰、醍醐灌顶的效果。

#阅读的温度##全民荐书人##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