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位山东潍坊的蒜农在微信上留言说:“大蒜大面积出现干尖不长现象,拔除一棵,根部没有腐烂,什么因素导致了呢?咨询了一些朋友,有的说是大蒜疫病危害,有的说是大蒜叶枯病危害,究竟是哪种病害呢,帮看一下吧。”

大蒜枯萎病最佳治疗方法(大蒜大面积干尖不长)(1)

我们都知道造成大蒜干尖黄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病理性因素主要有大蒜叶枯病、疫病、细菌性软腐病,灰霉病,白腐病,病毒病等,而造成大蒜大面积干尖而根不烂的主要就是大蒜疫病和叶枯病,这两种病害经常发生,造成大蒜减少,蒜农损失严重。今天就详细说一下大蒜疫病和叶枯病的区别以及防治措施。

大蒜枯萎病最佳治疗方法(大蒜大面积干尖不长)(2)

一、大蒜疫病

近年来,大蒜叶疫病在蒜区出现,而且发病猛,危害严重。此病一旦发生,可造成大量减产。

1.大蒜疫病症状表现:大蒜疫病主要侵染大蒜叶片,刚开始发病主要在叶尖和叶片中部出现黄白色的水浸状斑,叶片边缘颜色变浅,严重时病斑会扩展到全叶的1/3~4/5,甚至发干,发病四天左右,叶片开始表现出萎蔫;

大蒜枯萎病最佳治疗方法(大蒜大面积干尖不长)(3)

后期如果遇到大雨天气湿度过大时,病部长出灰白色霉状物,同时病菌会迅速扩展至全田,经过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全田的大蒜会出现提前枯死。

大蒜枯萎病最佳治疗方法(大蒜大面积干尖不长)(4)

2.大蒜疫病发病规律:大蒜疫病是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通过风力、雨水、灌溉等方式传播。大蒜疫病一般4月下旬始发,5月中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此期正值大蒜孕薹和抽薹期,若有连续12mm以上的降雨3次以上,易造成该病的大流行。气候降水量大、雾天次数多加之温度高则易发病,一般在气温25℃-32℃,相对湿度高于95%,并有水滴存在的条件下加重大蒜疫病的发生。播期过晚危害严重。

大蒜枯萎病最佳治疗方法(大蒜大面积干尖不长)(5)

3.大蒜疫病农业防治:大蒜疫病的发生和大蒜的种植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防治大蒜疫病应当从种植管理开始。

①选择抗病品种,进行大蒜拌种,种植时不要过晚,大蒜种植过晚,根系生长就相对缓慢,对大蒜疫病的抵抗能力就弱。②合理密植。大蒜栽密度为每亩栽3.5万株,密度越大病害越重,主要是由于密度过大,田间叶面系数大,下部叶片的通风透光不良、加之田间湿度大,利于大蒜疫病的病原菌的快速繁殖。③加强肥水管理。适当的使用菌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含量,同时增施有机肥、磷、钾、钙的病害轻,而施氮肥过早过量的地块则发病较重。不同条件下,肥力差的发病较重。农户在浇水时应当注意浇水量以及浇水次数,如果湿度过大,会引起疫病的发生。④如果疫病发生得特别厉害,建议进行轮作,可以和非百合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

大蒜枯萎病最佳治疗方法(大蒜大面积干尖不长)(6)

4.大蒜疫病药剂防治:大蒜疫病发病前可以选择代森锌、苯甲.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 磷酸二氢钾药剂喷施,对病害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大蒜疫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丙森·异丙菌胺、恶酮.霜脲氰、锰锌.氟吗啉、甲霜锰锌、烯酰吗啉霜霉威等,配合营养药剂,间隔7天连续喷施两遍,效果最好。

二、大蒜叶枯病

大蒜叶枯病又称大蒜黑斑病,是大蒜生产中的一种常发性病害,造成大片的蒜叶枯死,轻者蒜薹细小,质量低劣;重者不能抽薹,影响产量,甚至绝收。

1.大蒜叶枯病同样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后,初期呈花白色小圆点,并多从叶尖开始。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状,灰白色,潮湿时病斑上有黑色霉状物产生,病斑并由灰白色转变为灰褐色。病斑从叶尖开始产生,自上至下扩展,轻时顺尖干枯,严重时整叶甚至整株枯死。

大蒜枯萎病最佳治疗方法(大蒜大面积干尖不长)(7)

2.大蒜叶枯病发病规律:大蒜叶枯病同样是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萌发,无论有无伤口病菌均可侵染大蒜,该病多发生在春季,当开春后日平均温度达12℃时开始发病,18℃时病斑大量出现,发病最适温度15~25℃,温度在8℃以下、34℃以上很少发病。

大蒜枯萎病最佳治疗方法(大蒜大面积干尖不长)(8)

3.大蒜叶枯病农业防治:①播前用多菌灵拌种、浸种。②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性能良好的田块栽种大蒜,栽种大蒜时要施足农家有机肥,渣子肥、猪或牛粪要发酵沤熟,每亩施3000-5000千克,并增施磷钾肥,以提高大蒜植株的抗逆能力。③保持蒜田清洁,阻绝真菌病源,及时清除田间的病叶、黄叶,并将受病菌感染的病叶、黄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大蒜枯萎病最佳治疗方法(大蒜大面积干尖不长)(9)

4.大蒜叶枯病药剂防治:在田间大蒜苗期(4-6叶期)发生初期,喷施代森锰锌,百菌清,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恶霜·锰锌,腐霉利,咪鲜胺,多菌灵等,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交替用药,防治加上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调节。

大蒜枯萎病最佳治疗方法(大蒜大面积干尖不长)(10)

总结:大蒜疫病和叶枯病往往一起发生,危害更加严重,两者同时发病,建议选择复配上述两者防治药剂进行防治。

欢迎关注农资十万个为什么,了解更多农技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