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0后,42岁到俄罗斯打拼,有房有车有事业,还娶了25岁的美娇娘

讲述:赵俊科

整理: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60后42岁到俄罗斯打拼)(1)

我叫赵俊科,今年57岁,来自陕西宝鸡。39年前,我从师专毕业,在老家当了一名乡村教师,这一干就是12年,这期间,娶妻生子,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面对碌碌无为的人生,感觉非常不得意,心怀大志,却只能苟且在山沟沟,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到了西安打拼,可谁能想到,大城市并不是好闯荡的,一度以打零工维持生计。

1996年,我跟着一个温州老板在康复路做生意,当时是打杂工,每个月120元的工资,这在当时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干了2年时间,工资也从原来的120元上升到700元,妻子很开心,觉得我在外面创出了一片天地,非要跟着到西安生活。

而我从小就是那种独来独往的人,不喜欢有人跟着,所以为此闹出矛盾,妻子一致认为,我在外面有女人了,即使是在异地,还是闹的不可开交,最后主动选择离婚。而离婚付出的代价是两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但我还是答应了。

(我60后42岁到俄罗斯打拼)(2)

离婚后,感觉自己的人生才迎来了真正的曙光,离开老板,自己做生意,一年四季往返于广州和西安,生意也做得非常大,先后做过8个店,但单身时间久了,还是想找个老婆,可平时接触的女性,都很现实,被一个安康女人骗了三十多万,最终一气之下,选择到俄罗斯打拼,此时的我已经42岁,不过在这里迎来了自己的事业第二春。

1965年,我出生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五个孩子,我在家里排行老二,也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一个。在我们五个姊妹中,从小我就是最聪明的那个,爸爸也是非常疼爱我,家里的农活从来不需要我去做,但学习这块,爸爸抓得很紧,每周都会跑到学校问老师我的学习情况。

而我也不负众望,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尖子生,还在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师专,其实和现在的高中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将来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也要看学习能力,而我不管是在初中还是读师专的时候,都很努力,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我们邻村做了小学老师。

童年并没有什么大放异彩的精彩时刻,宝鸡市并不是一个发达城市,很多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只顾着填饱肚子,对于梦想压根就谈不上,而我爸爸算是有远见的人,在我当老师后,非常有面子,很多村里人抢着要给我说媳妇。

(我60后42岁到俄罗斯打拼)(3)

我结婚的比较早,教了几年书后,便在23岁的时候就结婚了,前妻是郭家塬人,老张人还是村支书,算得上娶了一个好媳妇。前妻人长得好看,而且很勤快,很爱干净,即使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说起前妻,还是会赞不绝口。

那些年,在我教书的日子里,虽然挣的钱不多,但在外人看来,我是教书匠,是文化人,还是能够获得很多尊重。平时不仅要教书,还要种庄稼,不然一家人的生活很难维持。但种庄稼这种事,基本上都是前妻来做,我平时要给孩子们上课,除了寒暑假,平时时间也不多,周末也会美美地睡上大半天,等醒来的时候,也就做不了多少农活。

前妻从不抱怨我的懒惰,反而觉得我是文化人,不应该做这些粗活。

到了30岁的时候,眼看着而立之年还是一名小学教师,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工资,心里愤愤不平,在评职称的时候,更是因为学历不达标没有评上,一气之下选择买断,而我得到的仅仅是1125元的买断费。

(我60后42岁到俄罗斯打拼)(4)

父母觉得我不成器,妻子埋怨我丢了铁饭碗,当时做出这样的决断,也后悔过,不过来到西安后,被大城市的气派瞬间就吸引了,想着不管吃多少苦,都要在这座城市混出个人样来。

但对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来说,想要在大城市生活下去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在东郊韩森寨送过蜂窝煤,也在铁炉庙干过零时工,不过有文化,确实能够抓住的机会多,一个温州老板初到西安,对这里人生地不熟,而我又是陕西人,再加上有点文化,就跟着这个温州老板在康复路干起了服装批发生意。

从一个不怎么喜欢热闹的人变成一个一眼就能看出对方是什么人,这种能力,是在日积月累中拥有的,跟着老板干了几年,也学会了怎么做生意,并且还经常跟着老板到广州以及义乌去提货,从而结识了不少商人。

1999年,第一次独立做生意,还是很紧张的,和一个安康市的女孩一起开了店,我负责出钱,她负责出力,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开始确实干的不错,明眼人也都能看得出来,我们的关系不一般。

(我60后42岁到俄罗斯打拼)(5)

但其实我们只是合作关系,毕竟年纪上相差十来岁,而且我也有家庭,是不可能做出逾越规矩的事情。

然而前妻在这个时候非要闹着到西安生活,倒不是说不能来,只是处在事业上升期,前妻来了多少会有一定的影响,就说再过两年再来,而前妻一口咬定我和安康这个女人有非同寻常的关系,说的话很难听,一气之下就离婚了,给了2万元的补偿费。

因为离婚,我也背上了不负责任的骂名,可我心里清楚,这么多年来,从未做过任何对前妻不公平的事情,问心无愧,也只想好好做自己,把事业做大。

人都是有欲望的,在做了一年后,确实赚了不少钱,然而和我一起做事的安康女人,却卷走了30多万,从此杳无音信。说实话,我没有生气,觉得有得有失很正常,反而激起了我的斗志,不到四年时间,开了8家店,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在当时也算是百万富翁。

过了2000年,全国出现一批出国潮,我也不例外,想着到国外生活,不懂外语,就没敢去美国,而是去了俄罗斯,只是听朋友说俄罗斯的日用品很缺乏,想着自己就是干这一行的,有门路,再者也不算远,便找了一个示范毕业的学生,一起去了俄罗斯打拼。

(我60后42岁到俄罗斯打拼)(6)

到了俄罗斯,想找一个本地的翻译,那个年代学中文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工资还不低,比国内高出三分之一,可对于我来说,没什么压力,毕竟自己身家百万,不差那三瓜俩枣的。此时的我已经42岁,在异国他乡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我在俄罗斯一直做商贸这块的生意,刚开始去的时候赶上了一个好时机,俄罗斯的经济还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糟糕,赚得盆满钵满,此时的我只想讨个老婆,而在当时,像我这样身份的人娶媳妇并不难,最后在同事的帮助下,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罗拉。

罗拉当时只有25岁,和我相差了足足20岁,这在国内肯定会让人说闲话,毕竟岁数相差太大。但我和罗拉的感情很好,是她让我变得更加年轻,之后我们生育了两个孩子,还都是男孩。

(我60后42岁到俄罗斯打拼)(7)

爸妈也在这个时候原谅了我的莽撞,觉得我有本事,其实人的思想真的可以被金钱改变,我发达了,全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几个侄子外甥也先后到俄罗斯留学、工作,有了孩子们的帮助,我也算是处在半退休的状态。

这几年来,俄罗斯的经济越来越萧条,也不如往日辉煌,毕竟年岁大了,也想着落叶归根,可妻子一直不同意到中国生活,觉得人生地不熟的,会有很多的隔阂,但我想,在某天,她一定能想明白,会喜欢上在中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