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明明年龄相差也不大,但听不懂现在小年轻说话。

为什么他们聊天从来不说人话?

01

前几天在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里,宋丹丹贡献了一个笑料。

她在读粉丝来信时,其中提到一个流行词“yyds”,她做出如下解读:“丹丹姐,丫丫ds。”

给主持人逗乐了,又让她再猜一下,宋丹丹回答说“友友ds”“岳岳ds”。

宋丹丹脾气有多大(不怪宋丹丹被yyds难倒)(1)

后来才知道,原来“yyds”是“永远滴神”的缩写,起初是从电竞圈里火起来的,用来形容英雄联盟选手UZI操作给力,后来就化用成了流行话术。

追星的,就夸自家爱豆yyds;买基金买股票的,就夸白酒yyds……

也不怪宋丹丹跟不上流行,而是现在年轻人说话真的很难懂。

02

首先,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缩写。

zqsg,是“真情实感”的缩写;

yygq,是“阴阳怪气”的缩写;

gkd,是“搞快点”的缩写;

bdjw,是“不懂就问”的缩写;

xswl,是“笑死我了”的缩写;

kswl,是“嗑死我了”的缩写……

宋丹丹脾气有多大(不怪宋丹丹被yyds难倒)(2)

缩写还不算难,它还会夹杂各种诡异的语法,让人直呼没十年脑血栓想不出这玩意。

例如nbcs,等于nobody cares,取头尾成了缩写;

jms,是“姐妹”的缩写,加上一个英文里代表复数“s”,用来指姐妹们。

其次就是抽象文字。

辣椒代表“啦”,虫子代表“冲”,马代表“吗”,猴子代表“吼(好)”……

宋丹丹脾气有多大(不怪宋丹丹被yyds难倒)(3)

再则还有固定话术。

例如QQ上特别流行的“扩列”,就是加好友扩大列表;

RIP,就是默哀悼念……

最后还有表情包。

无论是卖萌撒娇,还是不熟的人打招呼,又或想结束话题,没有比表情包更好使的工具了。比文字多点感情色彩,实可谓优雅而不失礼貌。

03

缩写、抽象文字、固定话术、表情包……

种种工具加持,就让年轻人的对话显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加密程度直追摩斯密码。

种种就让网友感到迷惑,有这闲工夫去解读,不如直接一通电话、一条语音。

但其实我们并不必对此感到“嫌弃”,人有不同代际,时代也有不同特色,我们无奈于被年轻一代所抛弃,但我们抛弃上一代人的时候,可没有管他们是什么心理。

并且理智说来,这种交流方式也需要分场合。

例如工作失误,你就不能说“dbq”,而要诚恳说“对不起都是我的错”。

例如和爸妈聊天,就不必说某某CP“kswl”,只说有啥剧好看就行。

宋丹丹脾气有多大(不怪宋丹丹被yyds难倒)(4)

但就像宋丹丹粉丝来信一样,也不管对方能不能接受讯息,就送上“yyds”“yysy”“xqyy”一水儿英文缩写,瞎卖萌玩梗抖机灵,或许才是这套话术最受非议的原因。

年轻人不说人话,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现象。但需要分清时间场合来说话,才是年轻人应该学习的礼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