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标准要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1)

01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为我们的城市带来哪些改变?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能让市民享受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能推动市场环境公平诚信,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安心放心,使市民获得整洁、便捷、完善、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市民群众享有优质的教育及文化条件,让市民群众得到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使社会法治环境更加民主公正,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持续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让我们富民越来越文明、和谐、幸福。

02

云南省文明城市测评的方式有哪些?

网上材料申报、实地点位考察、入户问卷调查。

03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需要打造什么环境?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04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对市容市貌有哪些要求?

规划合理,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街道整洁卫生,无乱张贴(包括牛皮癣)现象;机动车、非机动车划线规范停放;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秩序规范。

05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公职人员应如何做?

日常工作做到依法行政、廉洁高效,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打造行业服务品牌,树立行业形象;日常生活注重文明言行,做好文明表率,用实际行动感染、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云南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06

精神文明“五大创建”活动是指?

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07

“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

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08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目标与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牢牢把握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工作目标。以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

09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对行政村的要求是什么?

在显著位置展示村规民约;无明显垃圾堆积、环境脏乱、道路坑洼;无争吵谩骂、使用低俗语言现象;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不掩口鼻现象;无损坏公共设施现象;村居内公厕为卫生厕所或无害化厕所;无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现象。

10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要求是什么?

在显著位置宣传展示核心价值观;显著位置展示不少于 1 处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有统一规划设计,内容、色调与周围的城市景观风貌相融合);建有志愿服务站点,能够正常提供服务;有规范的工作制度和组织架构;具备开展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的设备条件;在显著位置设置普及卫生健康知识、传染病防控和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栏;正常向群众开放。

11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对建筑工地的要求是什么?

围挡等显著位置刊播展示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有统一规划设计,内容、色调与周围的城市景观风貌相融合);公益广告展示面积不少于建筑工地围挡墙体面积的30%,文字类公益广告留白处算入公益广告展示面积。

12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要求是什么?

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中小学校周围无电子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和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 ;中小学校周边无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的玩具、文具和出版物销售。

13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对车辆停放和交通站点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主要交通路口、长途汽车客运站、主要公交站点、超市等场所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场地并停放有序,交通站点无非法营运车辆和争抢客源现象;车辆在指定位置停靠,无占道、滞留等现象;公交站点分布合理,方便乘客换乘;斑马线、隔离栅栏设置科学,方便乘客上下车、过马路。

14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对主要交通路口的要求是什么?

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无机动车、非机动车逆行现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前机动车主动礼让遵守交通规则通行的行人,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前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

15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对城郊结合部、村、镇有什么要求?

广泛开展创建活动,并有相关的创建资料。村组织做到村务公开,并形成制度。村镇环境整洁,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现象,河流、沟渠清澈,无恶臭。秩序良好,无污言秽语、吵架斗殴现象。

16

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对无障碍设施有哪些要求?

城市主要道路设有盲道、缘石坡等无障碍设施;各类公共建筑、文化体育建筑、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服务的福利院以及新建住宅设有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不被占用、损坏,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17

“我们的节日”主要包括哪些传统节日?

“我们的节日”是中央文明办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而开展的主题活动。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在每个传统节日里,根据本地的习俗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传统节日焕发新的活力。

18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19

国庆节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20

文明过节,我们应该怎么做?

不酗酒、不赌博、不扰民、不搞封建迷信;不争道抢行、不乱穿马路、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驶;自觉摒弃“舌尖上的浪费”,积极参与“光盘行动”,共同营造“小餐桌、大文明、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社会风尚;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减少聚集性活动,不去人多的地方;党员干部更应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有关规定,不违规接受宴请,不超出正常礼尚往来,不参与任何不健康不文明的活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做风清气正的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