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真的是功能饮料还是风味饮料(一瓶来自泰国的饮料为什么这么牛逼)(1)

作为“提神醒脑,补充体力”功能型饮料的当然代表,从欧洲到中国,红牛一直“独步江湖、莫与争锋”,无论实业界还是智业界,都意图破译功能饮料这盘珍珑棋局。红牛为什么这么牛?

能量饮料初次从清凉饮料分化出来,也就抢先占据了能量饮料最大的品类价值。品牌完成了品类指代,在消费者心智中,红牛就是能量饮料的代名词。

消费者说“来一瓶红牛”,而不会说“来一瓶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消费者从来就是懒惰的,实质是消费者用品类进行判断,用品牌进行沟通。

红牛营销竞争战略关键点:

1.第一胜过更好。

1995年红牛登陆中国,从时间上是占尽天时,获得了先发优势。

据 AC尼尔森的调研数据显示,红牛的消费群体超过70%都是脑力劳动者。而东鹏特饮定价,直接将红牛的零售价格拦腰砍断,零售价格3块钱一瓶,价格落到了大 众熟悉并已接受的区间。在渠道配称上,东鹏特饮跟红牛形成差异化,将遍布大街小巷或者工业区杂货店变成“专用出货口”。这样一来,东鹏就能在“产品——渠 道——消费者”层面与红牛形成真正差异化。

将高档产品平民化,满足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东鹏找到了门儿。

东鹏与红牛都是250ml规格包装,两者价格相差一倍,这会引起消费者对东鹏功效的怀疑么?然而,东鹏很聪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东鹏特饮将司空见惯的铁制易 拉罐改用为塑料PET包装,给便宜找了一个不用言明的理由,在人们的大脑中的基本认知中,塑料容器比铁器成本肯定低廉。

此外,东鹏特饮特意在包装盖上另外扣上了一个罩杯,这个杯子跟保健品糖浆配的量杯很相似雷同,暗示着既能就瓶喝,也能用小杯喝,从包装形态创新上,极大程度凸显产品的功能属性。

东鹏特饮的包装创新策略是一个战略举措,既有效降低了成本,又不会让消费者怀疑功效。直接用包装这把刀转换为价格利器,奠定了自己行业地位。无独有偶,达利切割凉茶市场也是这个招数,但是达利在乐虎上没有复制,让人费解。

3.山寨跟随——存在即合理

中国也拥有全球最多的山寨品牌。

市场上充斥各种“X牛”品牌的山寨货,不但有以假乱真的罐装产品,甚至还开发了500ml和容量超过1L大瓶PET包装,直接把功能饮料当汽水卖。这类产品汇聚在流通和特通渠道,销往三四级市场和某些特定场所。

这是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后红牛时代的功能饮料格局

从各类功能饮品的市场竞争诉求来看,大致可分为四种显性的大需求和四种不太明显的小需求。

四大需求:1.提神醒脑;2.补充体力;3.平衡肌能(运动后饮用);4.补充营养;四小需求:1.解酒;2.调节血脂;3.促进代谢;4.增强免疫力。

功能饮料“守与攻”之间的鏖战从未曾消停,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打法上,同样呈现四种商战模型: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游击战。

守擂者法则:为捍卫行业老大地位,红牛面对各方竞品进攻采取的是防御战。

攻擂者法则:第二第三乃至更后进,根究各方资源,以及战略战术安排。

进攻战:进攻战重在原有市场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

案例:百事可乐以年青人的选择进攻可口可乐;果粒橙以果肉特征进攻鲜橙多果味饮料,炫迈以口味持久进攻益达。

启力与乐虎采取的进攻战,针对红牛的第一特征直接抢夺。

侧翼战:侧翼战重在开辟新品类。

案例:五谷道场以非油炸侧翼进攻方便面品类;农夫山泉以天然水侧翼进攻纯净水品类;普旺以茄汁面料理酱侧翼进攻番茄酱品类。

游击战:不同等量级的企业避开主流市场,寻找生存与发展机会。

东鹏特饮就是典型的游击战,避开红牛主流人群,满足目标顾客需求,谋求阶段性目标。

—无干货,不接客!—

【o2o商学院o2ob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