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新亡,按照传统习俗,约定清明前的今日(3月13日)挂社。

同一个县域范围内,南北风俗差异很大。我们北域的家乡,人过世后,就没有“挂社”习俗,而南域的老公的家乡,就流行“挂社”传统习俗。

我不懂这边“挂社”是什么意思。百度了一下“挂社”:春社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是最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社”在古代指的是土地之神。中国人的新坟挂社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将近三千年的历史。过去据老一辈的说法是:去世未久的人刚到阴曹地府举目无亲,孤独无依,势单力簿,而土地神是一方土地的守护神,新故亡人到达阴界后,一般都是由当地土地神照护。在农村还有一种传说:“新坟不挂社,阎王老子吊着打”。新亡者后人及亲邻挂社就是为了感恩土地神对新亡坟的照顾,以此达到亡灵早日升天成仙而保佑后人及亲戚朋友五谷丰登,人兴财旺!

婆婆的位置(婆婆的挂社)(1)

本地习俗“挂社”:主要是公公婆婆的内亲(叔伯侄儿侄女、舅舅舅妈姨姨外侄儿侄女等,婆婆的母亲外婆还健在,90高龄了,也参加了)约定在这一天,来给新亡人婆婆挂社,挂完了社,表示亡故之人所有的事就忙完了(操办丧事、正月初一点灵、挂社),亲戚们准备了挂社之物:一把纸糊的伞,上面饰有花鸟等物;一些鞭炮;一块肉表示一块“财”。没有买东西的就给东家100或200元的钱列抵。

婆婆的位置(婆婆的挂社)(2)

挂社时间约在上午9点至10点左右,人到齐后,就每人举一把伞,拎着鞭炮、纸钱等,到婆婆新坟前,将伞插在坟上,把鞭炮放完,至亲的人默默祈祷美好的愿望。挂社时间不长,半个小时就搞完了。新坟上,五颜六色的伞,迎风飘展,故人驾鹤仙去,很飒!

我们做儿女的职责,家中主事,忙着迎来送往,忙着给挂社的亲戚弄几桌饭,亲戚们上述事搞完后,返回我们家中吃饭,喝酒吃肉,散席归家。我们也就算完成了婆婆的身后事,只愿她在天堂无病无灾,一切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