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百川

赵奢,男,汉族,约公元前300年生,寿命约63岁。属相狗,星座约为狮子座,河北邯郸人。魏武帝曹操盛赞赵奢:“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

《史记· 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 秦国讨伐韩国,军队驻扎在山西和顺,赵王召见赵国第一勇将廉颇,问道:“可不可以救援?”

赵奢一战成名故事(百川论道赵奢)(1)

廉颇回答:“相距太远,路程又艰险狭窄,很难援救。”赵王又召见名将乐乘,问救援之事,乐乘同廉颇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险狭,就像两只老鼠窝里斗,勇者必胜。”

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和顺迎击秦军。赵奢带领部队,离开邯郸三十里后,就下令暂不进军,并传令军中说:“有谁提出军事战术异议的,处以死刑。”

秦国的军队,其实在咫尺之外的武安扎营,他们击鼓呐喊的操练声,把武安的屋上瓦都震动了。一名侦查敌情的军侯,请求立刻派兵救武安,赵奢果然发怒,按照军令,马上把军侯斩首了。

赵奢只是把工事,筑得坚固异常,又停留了28天,没有向前推进一步。而且,更积极地增筑防御壁垒。秦国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用饭菜优加款待后,就把他恭敬地送回去了。

奸细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和顺不会为赵国所有了。”可是,当赵奢送走秦军间谍后,就命令士兵,疾速向和顺进发。

赵奢一战成名故事(百川论道赵奢)(2)

赵奢部队仅用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善射的骑兵,离和顺五十里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后,立即重兵赶来。这时,一位叫许历的士兵,又军事进谏。赵奢并没有杀他,反而采纳了他的建议。

赵奢立刻派出一万人,先行占领北山,秦兵随后也到了,两军争夺山头,秦军由于晚了一步,而无法上山,赵军展开猛烈的攻击,大破秦军,秦军溃败而去。和顺之困终于解除,赵奢率大军凯旋而归。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阏与之战”。由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强敌秦国军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绩,赵惠文王封赐赵奢为马服君,并提任许历为少校。从那以后,赵奢和廉颇、蔺相如官阶相同。

十年之后,秦军和赵军又在长平开战。这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领兵对阵。秦军几次打败赵军,廉颇于是采取防御战术,坚守不战。秦军便散布谣言,说:“秦最害怕的,就是赵奢之子赵括为将。”

赵王中了离间之计,派赵括代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帅。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纸上谈兵,自以为天下无敌。甚至与他父亲赵奢谈兵论道,赵奢也难不倒他。

赵奢一战成名故事(百川论道赵奢)(3)

但是,赵奢并不认为他懂兵法。赵括的母亲,询问其中原因,赵奢说:“用兵,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而赵括说得特别容易。将来赵国不用赵括为将则已,若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

赵括真的率领几十万赵军,就要启程时,赵母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能担任这个将军!”赵王问:“为什么?”赵母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的父亲赵奢,当将军时,亲眼所见的事实是这样的。

由赵奢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下属军官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普通士兵数以百计,赵王您赏赐的财物,他全都分给军队所有人。从接受军令的当天起,他就不再过问家事。

现在,赵括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君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

赵奢一战成名故事(百川论道赵奢)(4)

赵王您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心境不同,您不要派他领兵。”赵王说:“你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母接着说:“您非要派他领兵,日后不称职,老身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赵括取代廉颇的兵权,就立刻全盘更改,积极进攻。秦国大将白起,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长达40多天的围困,赵军饥饿难忍,甚至出现人吃人。

赵括被逼无奈,亲自出马,决战秦军,最后,被秦军射死。45万赵军投降,白起却把他们全部活埋了。创造世界战争史,迄今为止,最大的惨案。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赵王就没有治她的罪。

赵奢一战成名故事(百川论道赵奢)(5)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税熟贡新”,直译为新收农产交纳税。在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税官,就是赵奢。“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赵奢最初的官职,是赵国农业部的税收官。

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在收租税的时候,战国四公子之一、赵王的弟弟平原君,家里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

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却说:“您贵为国戚,却带头抗税。国家收不上来税,国力就会衰弱,最终会被诸侯灭亡。到那时,您哪里还能富贵呢?

平原君认为赵奢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赵奢一战成名故事(百川论道赵奢)(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