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南麓之低、中山丘陵地带,广元市南端,介于北纬31°37’—32°10’,东经105°43’—106°28’之间,辖区面积2346.46平方公里。苍溪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长于秋,有“高山寒未尽,谷底春意浓”的气候特征。[1]截至2018年,苍溪县辖24个镇、15个乡,另辖3个乡级单位,县政府驻陵江镇。截至2018年末,苍溪县户籍总人口75.84万人。
苍溪县古称“秦陇锁钥”、“蜀北屏藩”,因地处苍溪谷而得名。西晋太康六年(285年),于巴西郡阆中县境分置苍溪县,县治所在今城关镇农坛村(又名县坝)。1985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苍溪县从南充地区划归广元市管辖。1986年1月起,苍溪县成为广元市属县。[1]境内有G212国道、G75兰海高速、兰渝铁路穿境而过。苍溪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中国雪梨之乡、中国红心猕猴桃之乡,[5-6]境内有白鹭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三溪口(玉带峡、武当山)国家森林公园、亭子湖市级风景名胜区、九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景点。2019年3月,苍溪县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苍溪县地理环境:
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南麓之低、中山丘陵地带,介于北纬31°37’—32°10’,东经105°43’—106°28’之间。东与南江县、巴中县接壤,南与阆中县相连,西与剑阁县交界,北与旺苍县、元坝区毗邻。辖区周长620公里,幅员2346.46平方公里。县城距广元市及成都市直线距离分别为78公里及215公里。
地区地貌
苍溪县域属低山区,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1000米以上之黑猫梁、九龙山、龙干山等高山雄踞北部及东北部,低、中山脉逶迤绵亘,九龙山主峰海拔1377米为最高峰,回水、石门、歧坪一线以南为低山深丘区,山丘多呈桌状及台阶状,沿江可见冲积层阶地。最低八庙镇涧溪口海拔353米。境内江河纵横,切割剧烈,地形复杂,岭陡谷深,平坝、台地、丘陵、低山、低中山及山塬地貌皆有,以低山为主。
低中山区:黄猫、漓江、三川、五龙一线以北,受九龙山、龙亭山、龙干山背斜构造影响,形成山峦重叠深谷交错、相对高度200米以上、海拔高度1000—1377.5米的低中山区,尤以东溪、三川两区山势较高。低中山区面积8. 73万亩。
低山区:回水、石门、歧坪一线以北至黄猫、漓江、三川、五龙一线以南区域,多呈平台、长梁状低山似树枝或羽毛状展布,形成向西南倾斜的单面山。西部长宁山最高,主峰海拨868米。东部以琳琅山最高,主峰海拔946.4米。此区相对高度多在200米以上,海拔559—l000米间,山脉起伏,坡较陡而沟较深。低山区面积257.66万亩。
山塬区:山塬主要分布于低山、低中山山脊和相邻山脉结合部,地势倾斜,坡度一般在10度以下,海拔多在700—1000米间,土层较厚。山塬面积53. 31万亩。
深丘区:回水、石门、歧坪一线以南及西南部广大区域,相对高度100—200米,海拔高度小于527米,多为水平岩地层组成,砂岩盖顶,丘体呈阶梯状,丘顶大多平坦,丘坡一般 15—25度,部分大于25度。深丘区面积8.86万亩。
台地区:台地多分布于嘉陵江、东河沿岸,多为高阶台地、洪积台地,台坎高度在20—200米间。高阶台地台面坡度较平缓,一般小于7度。洪积台地台面坡度较倾斜,台面后缘坡度稍陡,最大10度左右。台地区面积8. 57万亩。
平坝区:多分布在县境南部嘉陵江、东河沿岸一、二级阶地和丘陵之间,由第四系全新统的冲积、洪积作用形成。平坝区面积11.84万亩。
气候
苍溪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长于秋,有“高山寒未尽,谷底春意浓”的气候特征。
日照:苍溪县境日照尚足,累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90.9小时,最多1822.3小时(1978年),最少1154.2小时(1989年)。月日照8月最多,达209.3小时;2月最少,仅72.6小时。
温度:苍溪县境气候温和,累年年平均气温16.7℃,最高年份为17.4℃;最低年份仅15. 9℃。累年各旬平均气温最高为8月上旬27.8℃;最低为1月上旬5.9℃。累年候平均气温最高28.2℃,出现在第43候即8月l—5日;最低5.3℃,出现在第1候即1月1—5日。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9.3℃,出现在1959年7月14日;最低-4.6℃,出现在1975年12月15日。
地温:苍溪县累年各月不同深度土层平均地温均在5.0℃以上,8月最高,1月最低。累年各月地表极端最高温度67.9℃,出现在1962年7月14日;最低—8.9℃,出现在1963年1月14日。
降雨:苍溪县境累年年均降雨量,北部山区在1100—1300毫米之间,东部低山区多在900—1200毫米之间,西南部深丘地区多在800—1100毫米之间。县气象站多年平均降雨量1046.7毫米,最多为1605.1毫米,出现在1981年;最少为703.4毫米,出现在1986年。季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大部分区域平均降雨量在460—600毫米之间,占全年总降雨量46—50%;秋季次之,为280—350毫米之间,占全年总降雨量26—32%;春季降雨量为213.5毫米左右,约占全年总降雨量20%;冬季最少,平均降雨量35.4毫米,仅占全年总降雨量3%。全年各月降雨分配不均,最多是7月,为214.3毫米;9月次之,为185.5毫米;最少是12月,为9.8毫米。日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上之暴雨多出现在4—10月;100.0毫米以上之大暴雨多出现在5—9月。
湿度:苍溪县累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在67—79%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73%。极端最小相对湿度7%,出现在1983年3月16日;最大相对湿度出现在9月和10月,分别达80%和79%;最小相对湿度出现在3月和4月,均达68%。
水文
径流:苍溪县境属大巴山暴雨影响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10.33亿立方米,年均径流深437毫米。
河流:苍溪县境嘉陵江、东河迂回曲折纵贯南北;插江、深沟河等12条较大支流九曲回肠结成河网;红花溪、九盘溪等180多条涓涓细流呈树枝状展布全境。绝大部分河流属嘉陵江水系,仅县境东部毛溪河等属渠江水系。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619平方公里,东河水系流域面积954.4平方公里,插江水系流域面积392.4平方公里,渠江水系流域面积395.6平方公里。江河过境水流总量达228. 96亿立方米。
嘉陵江从剑阁县鸯溪乡流入苍溪县鸳溪镇水晶坪,蜿蜒流经亭子、浙水、陵江,绕县城纳九曲溪后折向南,流经镇水、五里、寨山、八庙,于涧溪口流人阆中县境,县内长103公里,为流经县境第一大河。
东河又名宋江,从旺苍县张华镇流入苍溪县桥溪乡喻家嘴,迂回流经东溪、石灶、岳东、漓江、歧坪、唤马、石门、元坝、中土等乡镇,纵贯县境腹部,至云峰镇周家河流入阆中市境于滥泥沟注入嘉陵江。县内长189.5公里,为流经县境第二大河。
插江又名凿水,源头有两支,一为雍河,源出雍河乡甘家沟和鸡叫寨,流经雍河月儿坝纳月儿坝河,经龙王场至两河口;一名桥河,源出广元大南山南麓火把山韩家垭,流经卫子、清水,出广元昭化区界,流入苍溪县境两河乡至两河口与雍河合流,经三川、石门两乡,沿途纳文庙溪、北溪,于插江口注入东河,全长68公里。
三角塘河又名长毛溪河、长滩河,源出县东北高坡镇境,流经高碑沟纳新桥河,经大坟林纳磨子沟水,经柏杨乡三角塘纳万家沟水,至寡妇桥、鸡公嘴于龙山镇桑林村流入巴中县境与恩阳河汇合后注入渠江。县内河段长25.8公里。
深沟河又名大坑河、桥河,源出白驿镇太阳山,于干家桥流入阆中市方山境,又西行流入苍溪县中土镇,绕过青龙寺后名桥河,于朱家浩注入东河。苍溪县境河段长10.9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