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正派的人素来不惧流言蜚言,不畏相互攻讦,原因是他们俯仰无愧。

但是,一些小人源于自保,同时为了遮掩自己的行为,对威胁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人就会采取铤而走险,发动"穷鼠啮狸"疯狂式的反攻。

虽说,某些所谓正人君子本着"邪不压正"的原则而不惧怕。

为什么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南宋宰相防范小人)(1)

2020新年伊始,踩踩职场小人

然而,小人正因为能成为小人,是源自于他们一直藏匿于隐蔽的角落里,同时小人阵营之中一贯不欠缺步调一致"气味相投"之人,若是小人集团为了共同的目标与利益一旦纠合在一起,运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法,不顾一切地实施还击。

请问:你、我、他!又有谁可以招架得住呢?

因此,无论古今,究其稳妥之道,就是在没有绝对胜算之前,切勿对这种官职场中的小人展开任何形式的攻击,与其打草惊蛇还不如选择一个眼不见心不烦的方法,运用某种谋略,让这种官场或职场中的小人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为什么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南宋宰相防范小人)(2)

宋代宫廷宴舞

说到这里,当下的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古人的智慧,因为在对付小人的问题上,古代历史时期的某些忠诚贤明的权臣,似乎更明白这个道理。

宋高宗赵构统治时期,南宋时代闻名遐迩的一代奸贼"刘豫",在山东地界张贴布告,嚣张猖獗命令地方平民进献诸稀世之奇。

而这时,与刘豫一向甚好的内东头供奉官(内侍官)冯益,也在山东强行征缴,因而山东属地民怨沸腾,各种流言蜚语传遍了街头巷尾。

此时,任职于泗州的地方官刘纲对这件事焦思苦虑也无计可施,所以就将这种棘手的问题奏报给了南宋中央政权,南宋一代名相、著名抗金名将、华夏英雄、时任枢密使的张浚向宋高宗赵构谏言,借此理由清除冯益这个祸害,以堵住悠悠之口。

史籍记载:

"刘豫揭榜山东,妄言御医冯益遣人收买飞鸽,因有不逊语。知泅州刘纲奏之。张浚请斩益以释谤。"《正经》


为什么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南宋宰相防范小人)(3)

南宋皇帝列表,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伯宗,宋光宗-赵敦,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祺,宋恭帝

可是,时任南宋当朝宰相的赵鼎,却反其道而行之,建议宋高宗赵构不杀以逐之。

"赵鼎继奏曰:"益事诚暧昧,然疑似间有关国体。然朝廷略不加罚,外议必谓陛下实尝遣之,有累圣德。不若暂解其职,姑与外祠,以释众惑。"《上智部总叙.远犹卷2》

其意就是说:"冯益出现的这种情况,牵扯复杂,内情原委实在是含糊不明,暧昧关系令人疑虑。

可毕竟涉及到朝廷的颜面与国体,若是朝庭不加以惩办,百姓势必会以为冯益之举是皇上的意思,必然损害贤明之德。

故而,可以暂且罢免其现有的一切官职,另将其调往外阜供职,以此来释清民众的疑虑。"

宋高宗赵构觉得赵鼎的谏言甚是妥当,就一纸调令把冯益外派浙江了。

"上欣然,出之浙东。"《上智部总叙.远犹卷2》


为什么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南宋宰相防范小人)(4)

宋高宗赵构

张浚觉得赵鼎这是存心和自己唱对台戏,为难自己,让他难堪,于是就火冒三丈地去寻赵鼎辩论。

"浚怒,鼎异己。"《上智部总叙.远犹卷2》

赵鼎面对暴跳如雷的张浚言道:

"鼎曰:"自古欲去小人者,急之则党合而祸大,缓之彼自相挤。

今益罪虽诛不足以快天下,然群闻恐人君手滑,必力争以薄其罪,不若谪而远之,既不伤上意,彼见谪轻,必不致力营求;

又幸其位,必以次规进,安肯容其人耶?若力排之,此辈侧目吾人,其党愈周而不可破矣。"《正经》

其意就是说:

"古往今来,在处理势利小人的策略上,一旦将它逼上绝路,他们这个圈子里的人则会互相联手一致对外,若是这样反倒不妙。

可是呢!我们若是将这件事巧妙地迂回一下,这个圈子里的势利小人彼此之间则会因私各立,因而达到不攻自破的效果。

但是呢!目前以冯益所犯之罪来看,其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可是你一旦将他斩杀,并不能以此让所有人信服,乃至会误以为你是卸磨杀驴,杀人灭口。

为什么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南宋宰相防范小人)(5)

南宋高宗皇帝赵构

同时,与他朋比为奸的官员们,则也会担心皇上今日能杀他,日后也会波及自己。因此,冯益那些同恶相济的朋党害怕受到株连甚至丢了性命,故此必然会竭尽全力为冯益辩解,那时我们就要面对很多人。

与其说这样,倒不如将其贬黜至远离京都的外阜之地,如此一来既不有损皇权的尊荣,又因冯益本人仅仅是被贬了职,没有性命之忧,自然就不会千方百计地去求爷爷告奶奶托人为自己说情,甚至想官复原职。

而他的这些党同伐异的同仁看他被贬职外放,空出来一个肥缺,必然会乘机坐收渔利,自然也就不会为其争辩。

相反,上至皇帝下至群臣,要是一致排击冯益,与他同恶相党的官员必然会以此为惧,而齐心协力、负隅顽抗,到那时我们在想攻破他们的阵营,就难上加难囖。"

张浚闻听赵鼎如此一番精密细致的剖释,由衷钦佩赵鼎的高妙之举。

浚始叹服。"《正经》


为什么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南宋宰相防范小人)(6)

南宋时期,北伐名将“张浚”

南宋宰相赵鼎能以识大体、顾大局的角度处理问题,不愧为南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威名。

他与奸滑谄媚之人的博弈中,以大局为导向,能衡量轻重,分析时局利弊,以得过且过的原则,没有将奸谄之人逼上绝路

这件事,看似有些心慈手软,同时又违背了除恶务尽之道。

可是,由于南宋政权初建时期,内忧外患,于外而言既有蕃族频频侵略,半壁江山已沦陷,于内又有奸臣贼子篡权专政,时局极有可能会因为一着不慎,导致满盘皆输的结果。

所以,不能因为处罚一个阴险狡诈之人,逞一时之勇,毕竟站在长期的角度来看则是弊大于利。

如此说来,我们则不难看出赵鼎对付奸诈小人的手段,确实是有远见卓识之略。

奸诈之人无所不在,无时无刻都潜伏在幽暗之处,见缝而钻。

为什么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南宋宰相防范小人)(7)

宋朝奸臣贼子列表

自古有言"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一说,由此可见奸猾小人群体之厉害。

纵观古今,这种卑鄙的小人让人防不胜防,由于这个群体极具顽强的的生存能力,既能低声下气、降心相从,又可以忍气吞声、忍辱含垢;

一朝捕捉到有利于自己的机会,则会不惜一切代价,采用各种手段打击目标,进而迸发制胜一击,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本事。

学归学,做归做。我们并不是以此成为人人都嗤之以鼻的阴险奸猾之人,相反,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之中必须要向其学习,逐渐驾驭与控制这种生存的技能。

为什么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南宋宰相防范小人)(8)

2020金榜提名

生活在官场、职场中的每一个人,仕途或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偶遇这种背后使绊子的小人,切记:勿要急,勿要慌,慢慢冷静一下,参悟古人,南宋宰相赵鼎的智慧之道。

其可以概括地剖析当时的局势,深谋远虑,忍一时之痛,换朝廷之利,既顾全了大局,又掩护了正义的一方,更可以有力有效地瓦解分裂南宋朝堂中的朋党之势,极为妥善地处置了这种恶狗当道之徒,不失为识明智审、聪明睿智之名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