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8时15分,一支穿着黄马甲,戴着口罩的队伍,肩扛铁镐,手拿铁钎,趟着过膝深的积雪,迎着凛冽的寒风走入图佳铁路线老松岭隧道,很快隧道内就传出“砰,砰,砰……”的打冰刨冰声。

巡诊北疆哨所情暖边关战友(新春走基层雪山隧道)(1)

这支队伍是延吉铁路工务段今年冬季在图佳铁路线老松岭隧道设立的刨冰守备队,专门负责这座隧道的打冰刨冰工作。

巡诊北疆哨所情暖边关战友(新春走基层雪山隧道)(2)

“这座隧道结冰很快,每天都得对结冰进行处理,这样才能确保运输线安全。”46岁的带队班长秦树刚戴着头灯,仰着头,边挥舞着长杆打洞顶上的冰柱边说。

巡诊北疆哨所情暖边关战友(新春走基层雪山隧道)(3)

老松岭隧道建于80多年前,地处长白山北麓,全长1897.6米,海拔1000多米,冬季气温经常低于–30℃,半年积雪,人迹罕至。该隧道是图佳线最长的隧道,因排水设施严重老化,每逢冬季隧道顶部、侧壁都要漏水结冰,给运输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隧道里很黑,借着海洋王手电和头灯的光柱,看到洞顶的冰柱很多,最长的有300多毫米,秦树刚和一名工友轮番击打,对堆积坚硬的冰柱,两人就一同用力击打,不一会儿,两人就大汗淋漓,抹了几把汗,抖了抖头套,继续举着长杆喘着粗气干个不停。

巡诊北疆哨所情暖边关战友(新春走基层雪山隧道)(4)

距东侧洞口380米、810米和1100米三个地点侧壁、钢轨外、线路中心结冰较多,其中部分侧壁形成冰瀑,如水帘洞一般。秦树刚带领工友用铁镐、铁钎用力刨冰铲冰,钢轨底部缝隙较窄铁锹下不去,他们就跪在地上用手向外扣冰,干得很起劲。

巡诊北疆哨所情暖边关战友(新春走基层雪山隧道)(5)

把侧壁底部和钢轨两侧的冰清除后,还刨了一条与线路中心检查井相连的小水沟并注了盐,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把水引入线路中心的排水沟,用盐水降低流水结冰速度。58岁的现场防护员李延林拿着手电在做好防护的同时,不断地提醒作业人员注意脚下安全。

巡诊北疆哨所情暖边关战友(新春走基层雪山隧道)(6)

一铲一锹,连刨带扣......三个小时过去了,秦树刚他们脸上冒着热气,身上却沾满冰水,裤脚处冻成了冰坨。“习惯了,只要能确保大动脉安全,能为疫情防治提供安全通道,这些都算不了什么。”秦树刚淡淡地说。

巡诊北疆哨所情暖边关战友(新春走基层雪山隧道)(7)

除夕夜,驻守这里的6名队员都没能回家,只是通过电话或手机视频向远方的亲人拜年。

“在岗位过年更有意义,一样快乐。”

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刘姗姗 编辑:董淑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