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当中,心理实际上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疾病,根据调查我们发现我今天经常的患者也是比较多的,一般在每四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患有心律失常,而且这种疾病发病率特别高的。因为心律失常可以造成我们失眠气短,乏力心慌等等的症状,严重的还可能诱发心脏病。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办法判断心律失常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

为什么正常人也会出现心律失常(自测你的心律是否正常)(1)

心律失常有什么的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患者朋友们的重视,要知道这一疾病的产生是有不同的因素的,只有大家了解了自身疾病出现的病因,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怎样判断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

一、注意伴随症状。如果是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多伴有头晕、胸闷、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以及抽搐、昏迷等。相反,轻微的心律失常多不出现其它不适。

二、注意发作时间和频率。如心律失常来得迅猛且发作时间持续较长或发作频繁,一般为每分钟超过五次以上,多表示病情较重,应及早就医。相反,持续时间短或发作次数少,则多表示病情较轻。

三、注意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如果心律失常只发作一段时间,无论是反复发作多少次,这段时间有多长,都是阵发的,例如阵发室上速、阵发房颤。持续的则是发作时间连续不断,没有正常的时间段,长期以来一直发作不断则认为是持续发作的心律失常,例如持续房颤。上述两种情况前者轻后者重。

四、注意是否有严重的原发病。如心律失常病人突然出现严重的憋气、心前区剧痛、心悸、气短、肢体不温,应引起高度警觉。如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患者若出现晕厥,心前区剧痛,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时,应怀疑合并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休克的可能。如病窦综合征病人发生晕厥应怀疑发生阿—斯综合征的可能。如心肌炎伴有心律失常的病人发生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应怀疑有心力衰竭的可能。高血压病伴有心律失常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头痛,抽搐等症状时应怀疑有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的可能。如心律失常发生在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人身上,多表明病情较重,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快到医院就诊。

五、注意发作年龄。一般情况下,青壮年人的心律失常以功能性多见。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病变,通常表现为心悸气短、周身乏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另外,老年人易发心肺部疾患,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绞痛时,也常伴发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等;反过来,心律失常又会加重上述疾病,使原发病的症状更加明显,从而忽视心律失常的存在。老年人发生急性心律失常可使心脏的血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加之老年人血管的舒缩功能减退,调节血压的能力降低,还会出现头晕、晕厥,甚至抽搐。所以,更应该引起重视。

通过文中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心律失常,同时也教给了我们怎样进行自测,如何判断心律失常的一些方法。比如说心律失常大多数情况下它会伴有头晕,胸闷,气急多汗,颜色苍白等等的症状,如果说没有这些症状,可能心律失常的程度不是特别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