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和简介(一篇珍贵的关于红楼梦作者的文献)(1)

作者 杨抱朴

六年前在吉林大学古籍部,笔者为查阮元的相关文献,便翻《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该书第2768页记载:“云庄诗存五卷(清)阮元著 清同治七年刻本。”[1]而吉大正好藏有该书。借来翻阅,《云庄诗存》的作者非阮元,乃阮元从弟阮充。也正是《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编者的疏忽,才使我有机会读《云庄诗存》,也才有机会让我发现一篇十分珍贵而又尘封已久的关于《红楼梦》作者的文献。

《云庄诗存》卷一有《咏菊用曹雪芹韵》,诗云:

新霜痕里晓寒侵,

篱下何人是尝音。

傲骨最宜幽士伴,

淡怀偏称野人吟。

一枝艳冷横秋色,

三径香清写素心。

相对相吟更相忆,

重阳节后又而今。[2]

曹雪芹没有诗集流传,但有《红楼梦》在,《红楼梦》里不是有很多诗吗?阮元说的“用曹雪芹韵”,不正是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菊花诗》中潇湘妃子《咏菊》诗韵吗?《咏菊》诗云:

无赖诗魔昏晓侵,

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

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

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3]

《红楼梦》中《咏菊》被李纨称颂为“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了。”(P465)被公推为12首菊花诗中的魁元。众所周知,替作品中人物作诗,难度很大,曹雪芹的12首菊花诗,不唯写菊花,同时还要切合诗中人物,如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史湘云、贾宝玉等人的身份、性格,要各自特色,所以更难。《红楼梦》的《咏菊》诗借咏菊刻画了林黛玉孤傲寡欢而又品格高洁的形象,与小说中黛玉性格吻合。

而阮充的诗则是一抒胸臆,与代言体不同。揆诗意,阮充的咏菊诗作于重阳节后,套用《红楼梦》12首菊花诗应该是“忆菊”。阮充赞美菊花具有“傲骨”、“淡怀”,而自己则自比是“幽士”、“野人”。“篱下”、“三径”,则又令人想起陶渊明。总之,阮充认为自己是菊花的知音,写菊亦是写人,与阮充的人品志趣也相侔。经查有关文献得知,阮充(1826—1892),字实斋,号云庄,别署碧香吟馆主人,江苏仪征人。大学士阮元从弟。阮充年少好学上进,工诗善画,又精篆刻。儒雅风流,倜傥不群。年轻时因患咳血症,遂绝意科考,寄情山水,以笔墨自娱。阮充在家乡仪征阮元万柳塘之西的九陇冈之中建云庄,并因以为号。道光二十七年,阮充请著名僧人画家明俭绘《云庄图》(设色纸本,手卷。此图出现在西泠拍卖网站2010年春拍“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此图由嘉庆朝探花吴清鹏题耑,后有名士黄锦江、崇桐林等二十余人题记。其中吴世钰《云庄图记》有云:“云庄先生,以宰相贵介,不慕荣得,怡然焕然,日与古人相周旋。其性情之淡,学问之醇,有非士大夫所不能及。”这里可能有恭维的成分,但大体上还是可信的。联系阮充的“咏菊诗”,两者还是可以相互印证的。阮充除《云庄诗存》外,还有《云庄唱和录》、《云庄题赠录》和《云庄印话》等。

阮充的《咏菊用曹雪芹韵》,明明说是用曹雪芹韵(下平声“十二侵”韵),而不是说步潇湘妃子(林黛玉)韵,换言之,阮充认为《红楼梦》的作者就是曹雪芹。曹雪芹无诗集,有人认为曹借小说传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第一回写贾雨村口占“未卜三生愿”诗旁,有朱笔批云:“此是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不落空。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为)传诗之意。”[4]从阮充的诗题来看,阮充更看重《红楼梦》中的诗,也正契合他诗人的身份。

红楼梦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和简介(一篇珍贵的关于红楼梦作者的文献)(2)

越是伟大的作品越有争议,西方也有人怀疑莎士比亚的存在。《红楼梦》从传世起就争议不断,对其著作权也有争议。概括起来,在清中晚期、近代争议不大,而现当代则诸说歧出。

曹雪芹的好友敦诚的《四松堂集》和敦敏的《懋斋诗抄》都有寄怀曹雪芹的诗,但不说其作《红楼梦》。只是到了永忠《延芬堂集》中《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姓曹)三绝句》,才明确指出《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诗云: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才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语笑私。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赋穷愁。[5]

这三首诗是评曹雪芹及《红楼梦》中的人物,是最早的论《红》诗。永忠(1735—1793),清宗室,号臞仙,工诗善书,乾隆时为镇国将军。据说这三首诗为乾隆三十三年(1768)而写[6],距甲戌本(1754)仅有十余年。这是目前仅见的最早认为曹雪芹著《红楼梦》的记载。此后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绿烟琐窗集》)、袁枚《随园诗话》、裕瑞《枣窗闲笔》、俞樾《曲园杂纂》等都认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只有潘德舆的《金壶浪墨》、陈镛的《樗散轩丛谈》则不知《红楼梦》的作者为谁?但态度却很严谨,不像今天穿凿附会。阮充的《咏菊用曹雪芹韵》虽不能断定具体的创作时间,但作于道光末、咸丰初还是成立,那此诗距《红楼梦》问世也不过百年,也可以为曹雪芹作《红楼梦》做一重要佐证。

现当代以来,关于《红楼梦》作者的争论渐多,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来自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考证出曹雪芹的家世,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以来,学界基本是认同的。但是到了新时期,可能是受思想解放的影响,便开始对曹雪芹作《红楼梦》表示怀疑。有些学者根据《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字样,认为曹雪芹是编者者,而不是作者,所以要找出作者,如杨尚奎先生认为将来《红楼梦》出版的署名应该是:“创始者:曹渊(方回)。增删者:曹沾(雪芹)。”[7]大多数还是先断定曹不是《红楼梦》作者,然后进行索引破译,诸如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有:曹頫、洪昇、脂砚斋、吴梅村、顾景星、方以智和冒襄、朱由琏和石溪及石涛(三人合著),甚至有人还认为是湖南娄底女子谢三曼。[8]还有人不无滑稽地认为文不是曹雪芹而其中的诗词都是曹所作[9]。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话回原题,当下的学者在讨论《红楼梦》作者的时候,往往离开《红楼梦》的文本,自说自话,还不如古代务实、客观。从这点上看,阮充的《咏菊用曹雪芹韵》还是值得热衷于探究《红楼梦》作者的人深思。

注释:

[1]辽宁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主编《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8页。

[2]阮充《云庄诗存》,同治戊辰刻本。

[3]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463页。

[4][6]白盾主编《红楼梦研究史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5]永忠《延芬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年版。

[7]杨尚奎《关于<红楼梦>作者研究的新发展》,《齐鲁学刊》,1994年第1期。

[8]谢志明《红楼湘娄文化考》,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9]戴不凡《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北方论丛》,1979年第1期。

本文原载于《红楼梦学刊》2016年第6辑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转发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您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