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铁 || 钱王祠怀古

【作者简介】:

刘云铁 邓州市刘集教师,喜爱品读诗词,饱读史书,业余时间笔耕不辍,作品散见微平台,报刊,新闻平台等】

黄山钱钟书故居(云铁钱王祠怀古)(1)

钱王祠怀古

黄山钱钟书故居(云铁钱王祠怀古)(2)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钱王祠处。亭台阁楼,古迹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荒草深处,人道惟溍曾住。想当年,青树翠柏,楼宇气势如虎。

南宋建炎,金兵攻邓,朝廷仓皇北顾。遍地狼烟,生灵炭涂,邓州邓州百姓苦。那堪回首,钱王祠下,瓦砾朽木石鼓。向谁问,五代王侯,伟业知否?

曾经闻名遐迩的千年胜景“五代王侯祠”如今已经是一片瓦砾,借用《永遇乐》词牌作一首拙词表达我内心无限感慨。

(一 ) 忍辱负重 乱世苟全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有一个时代最为混乱,政权更替如走马灯,战争频发百姓生灵涂炭,这就是五代十国真实的写照。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吴越国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钱氏王朝,从唐朝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唐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5月册封钱镠为吴越王,到978年钱弘俶纳土归宋。吴越立国统治72年,共计三世五王。

处于乱世的吴越国历任统治者牢记开国先祖钱镠的嘱托“善事中原,保境安民,发展经济”,历任君王小心谨慎处理好与中原大国的关系,反对分裂,自己称王不称帝,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

黄山钱钟书故居(云铁钱王祠怀古)(3)

后周显德(后周皇帝柴荣年号)七年(960年)正月初二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吴越王钱弘俶立即派遣使者赴汴京朝贡,赵匡胤封钱弘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等职,为了回避宋太祖父亲赵弘毅之讳,钱弘俶去掉“弘”字,更名为钱俶。

北宋开国后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一路南征北伐相继消灭各个割据政权。964年,钱弘俶派遣国内精兵良将协助宋军平定蜀国;974年10月,钱弘俶亲率5万大军协同10万宋军攻打南唐,975年11月南唐国都金陵(南京)陷落,南唐国主李煜出降;979年2月宋太宗赵光义率大军征伐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钱弘俶再次亲率3万精兵参战,5月6日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北宋统一天下,结束了长达百年割据混战的乱世。

黄山钱钟书故居(云铁钱王祠怀古)(4)

(二)四上表书 削职邓州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世上多的是同患难的战友,少的是共富贵的朋友,钱弘俶深谙人臣之道,983年10月,早已“纳土归宋”钱弘俶首次上表以“天下无事,兵革偃息”为由请求宋太宗免除自己“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尚书令”、“太师”等官职,宋太宗斟酌再三,诏令取消钱弘俶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务,保留“吴越国王”等职。986年,宋太宗升任邓州为南阳国,管辖穰、新邑(新野)、内乡、南阳、顺阳(淅川李官桥镇一带)、淅川等6县,改封钱弘俶为南阳国王,治所邓州。钱弘俶二次、三次上表求免“国王”称号,宋太宗不许,钱弘俶无奈只好携带家眷背井离乡到邓州赴任。987年2月,钱弘俶再次上表请求免除“国王”,被改封为“许王”,治所不变。

在986年2月到988年8月钱弘俶职任邓州的二年零七个月期间,他整顿吏治废除苛捐杂税,抑制豪强退耕还民,兴修水利修复位于今刘集镇乡王堤村的的大型水利工程钳卢陂,引种江浙优质湖桑2万株,劝百姓养蚕织布。

988年8月24日,是钱弘俶60岁寿诞,宋太宗特遣皇城使李惠、亲信太监王继恩自汴京到邓州贺寿,赐以名贵礼物、御酒。

8月23日,钱弘俶自午至暮设宴款待贺寿使臣,王继恩代表宋太宗斟满三杯御酒,钱弘俶跪拜谢恩,举杯一饮而尽,他不顾身患风疾与朝廷贺寿使臣把酒言欢。

8月24日,凌晨子时钱弘俶“突发风恙病亡”。王继恩自邓州急忙返汴京报讣“风恙复作,四鼓而薨”。宋太宗闻报,悲恸不已,辍朝七日,予以哀悼,谥号钱弘俶“忠懿王”。

黄山钱钟书故居(云铁钱王祠怀古)(5)

(三) 临安魂牵梦绕 钱集落地生根

忠懿王钱弘俶去世后,宋太宗欲让钱弘俶第七子钱惟溍承袭“秦国王”职位,然而生性淡泊的钱惟溍不愿入朝为官,他上表“求归故里,清明祭祖”,宋太宗见表,为钱惟溍不知皇恩龙庭震怒,宋太宗怒掷表书于地,对于钱惟溍的请求置之不理。

989年2月,苦苦期盼批文的钱惟溍无法在等了,他带领家眷悄悄离开邓州城踏上回归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征途,暗中监视的官吏急忙密保朝廷,当钱惟溍一行人刚刚行至邓州城东南80里处——今邓州市刘集镇钱集村,尾追而来的官兵拦住他们,当众宣旨“居邓居汴,任尔选择,勿返故里”。钱惟溍与妻子程氏愿意“隐居此处,垦荒种地”,从此钱姓在此地落地生根。

黄山钱钟书故居(云铁钱王祠怀古)(6)

(四) 宋王敕造王侯祠 世代百姓念君恩

为了打消钱惟溍回归故里的念头,宋太宗拨出专款在钱集建造祠堂,敕命钱惟溍主持,自989年10月到993年10月,工程历时整整五年,这座占地135亩,亭台楼阁林立,松竹翠柏长青,河流清溪潺潺,书院书声琅琅的“江南园林”终于竣工,巍峨的正殿上方高悬宋太宗钦赐的墨宝“五代王侯祠”,大殿内供奉着吴越国三世五王的塑像与灵位,正殿左右有忠孝阁、望乡台、守护房、迎客厅,祠堂四周还有100亩的松柏环绕。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钱惟溍夫妇从此在这片异乡的土地上扎根下来,远离了世事纷扰,远离了官场纷争,耕读传家、扶危济困,宋庆历二年(1042年)十一月五日,钱惟溍病卒,享年74岁。钱惟溍娶妻程氏,有六子:长子钱基和次子钱埕于989年2月自钱集随祖母到开封定居,三子钱垄、四子钱堡、五子钱垩、六子钱坚世居钱集,钱氏一门在刘集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钱氏族人被驱赶至河北(河朔)定居。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钱成率部分族人从河北回归钱集,重修祠堂,重立被毁的始迁祖钱惟溍夫妇墓碑,他兴学育才,乐善好施,钱氏再次进入中兴时期,钱成去世后被钱氏后人尊为“始祖”。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钱集村民钱智迁居今刘集镇钱湾村。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钱集村民迁居新野县新甸黑龙村钱家组。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一位私塾先生钱冕良自钱集迁居今刘集镇雷庄村。

明思宗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自湖北襄阳北上协助李自成攻打邓州城,途径钱集村烧杀抢掠,焚毁“五代王侯祠”,祠内碑林、列祖墓碑被毁,祠外松柏也被毁坏殆尽,仅剩31棵。

清顺治十年(1653年)钱集乡绅钱铭今刘集镇胡鲁营村连营。

清乾隆二十至三十三年(1755——1768)太学生钱九思、乡绅主持重修“五代王侯祠”、编印家谱、重立钱惟溍和钱成夫妇墓碑。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村民钱裕慈迁居今刘集镇孙庄寺刘洼。

……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钱氏始迁祖钱惟溍夫妇墓、始祖钱成夫妇墓、环绕“五代王侯祠”的环护渠被夷为平地,祠堂所有建筑被拆毁,墓碑、颂碑被烧制成石灰……历代帝王、朝中重臣、名流贤达、文人墨客、各地游客前来瞻仰祭拜的“五代王侯祠”再一次遭遇灭顶之灾,从此再也没有重现昔日的荣光!

黄山钱钟书故居(云铁钱王祠怀古)(7)

(五) 吴越往事已千年 一抔黄土留荒田

“大娘,咱们这里的钱王祠在哪里呀?”又是一个春天,细雨霏霏,我依据书上记载来到钱集东楼寻找很久没有见到祠堂踪迹,于是走到村中询问一白发大娘。

“钱王祠?你们刚才走到村口那片儿荒地就是哩。”大娘露出没牙的嘴笑着说。

“啊,那儿就是!”我回首望去,惊诧于眼前所见的景象。

站在这片荒草萋萋的田地间,望着脚下的残砖片瓦、枯树断碑,我内心一阵悲凉。

“那儿是俺们始祖钱成夫妇的墓地。当年俺们老祖先钱惟溍就是住在这里,老祖钱成是明朝时从河北回来的……”东楼村民吴越王钱镠第四十世孙钱泽聚老先生指向一座被荒草掩盖的坟茔,坟墓上长满了构树杂草,西南角已经坍塌,东面是一条被废弃的沟渠,书中记载可以行商船、通白河达汉水的白龙渠如今浅水中杂草丛生。

白龙水去,碧波尽,风流人物千古。东楼西边,人道是、三世五王祠堂。荒草遍地,暮鸦乱鸣,冷风卷起衰草。满目凄然,来去多少豪杰。

遥想吴王当年,南征北伐忙,雄姿英发。胯下龙马,挥剑天下,强虏灭国安康。纳土归国,干戈化玉帛,不世伟业。千年如梦,拙文凭吊英雄。

多次被毁多次重建的“五代王侯祠”如今再也无法寻觅踪迹,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再也无法复原了!1134年7月岳飞北上抗金驻军邓州市刘集钱集钱王祠,手书“纳土归宋,抗金驱虏保家国”;1136年10月底岳飞再次驻军钱王祠,再为五代王侯祠题书“尽忠报国,还我河山”;1140年6月岳飞最后一次抗金驻军钱王祠,题写匾额“收复中原,洗雪国耻”……宋代的苏轼、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都曾为“五代王侯祠”挥毫泼墨以表心中敬仰,可是在这残砖片瓦、萋萋荒草中再也找不到一片稀世墨宝!我只能在这些钱氏后人的口中想象着当年这座“文官路过下轿,武官路过下马”祠堂的庄严与巍峨。

岁月无情留下残壁断垣,人心有义传颂五王恩德。“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又何必苦苦纠结是谁狠心毁掉了这座千年祠堂?!荣辱兴衰本就如花开花落,何必见残月伤心看落花流泪?“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只要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只要有一种忧乐的情怀,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布衣寒士都能够行走天下,留一段佳话千年传说!

黄山钱钟书故居(云铁钱王祠怀古)(8)

黄山钱钟书故居(云铁钱王祠怀古)(9)

【附注】:

1. 在邓州市刘集镇钱集村东楼寻访钱王祠遗迹过程中,武肃王钱镠第四十世孙东楼村民钱泽斗、钱泽聚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在次表示感谢。

2. 文章中的一些史料参考了邓州市政府史志办公室副主任武肃王钱镠第37世孙钱明绪先生编写的《南阳钱氏宗谱》,在次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