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动态画面的“视觉艺术”,它除了给到观众感官是的娱乐消遣,还能传递不同的思想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能从一部电影是学习到个人认知以外的知识,虽然电影不是生活“必需品”,但不可否认电影是一种“精神食粮”。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1)

从当初的“黑白默剧”到如今的“当代电影”,无论是制作水平,科技特效,后期环节,都足以说明电影早已进入“工业化”时代,一些大制作的电影里,为了呈现最好的结果,人员分工是非常明确,一个剧组的职务甚至多达几十个,例如当年的电影《十二生肖》,成龙一人就担任了数十个职务。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2)

电影:通过不同的画面镜头,道具特效,音效配乐,演员表演,后期制作最终“融合”成一部电影。

即使现在的电影行业制作水平如此成熟高产,但有一种电影拍摄手法只有极少数的优秀导演敢使用,这种拍摄手法就是“长镜头”,也称一镜到底。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3)

通常一个拍摄画面超过10秒以上都可以称为“长镜头”,简单点讲:在一个画面片段里使用一个镜头,不打断时间让它自然递进到底。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4)

喜欢看“复仇暴力”电影的朋友应该对韩国电影《老男孩》都不陌生,这部电影是韩国大导演朴赞郁于2003年拍摄的作品,享誉国际,以至于后来被美国,丹麦,瑞典几个国家抢着“翻拍”。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5)

那这部《老男孩》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原因有二

一是:朴赞郁,韩国三大顶级导演之一,,擅长拍摄“暗黑复仇”的作品,风格偏向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但朴赞郁对于“狠”有种偏执的喜爱,所以他的电影场面都非常“狠”。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6)

2002年至2006年,朴赞郁接连拍摄《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而这三部电影被称为“复仇三部曲”,朴赞郁凭借这三部电影连获大奖,因此名声享誉国际。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7)

二是:朴赞郁在《老男孩》结尾处拍摄了一个2分39秒的长镜头,这个长镜头不简单,在2013年的时候,这个长镜头还被评为“电影史5大经典长镜头之一”。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8)

2分39秒,其实“并不长”,像1998年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蛇眼》,开场就是一个10分钟的长镜头,远一点的1967年,让-吕克·戈达尔导演的《周末》有一个长达8分24秒的长镜头(这个长镜头也是电影史5大经典长镜头之一)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9)

《老男孩》这个长镜头虽然不算长,但并不代表它简单

这个长镜头拍摄的场地是一个过道长廊,空间很窄,朴赞郁刻意打破窄小走廊的空间感,以水平移动的方式拍摄这场大乱斗,除了运镜上面的困难外,每个演员也都必须货真价实的“对打”。除了空间窄,这个镜头全是打斗场面,而且在这个镜头里出现的人数多达40几人,中间不能有丝毫懈怠。由于镜头中人数众多,操练起来极其复杂,稍有差错就要返本重来。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10)

短短的2分39秒足足拍了13天,其实这个镜头在拍摄第三天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但主演崔岷植并不满意,因为在回看镜头的时候,崔岷植发现自己出现了“错误”:原本设定在打斗到1分16秒的时候,崔岷植应该拿着道具锤了“砸到”一个对打演员的“头部”,但场面混乱,人员走位太快,这个动作并没按预定位置完成,而是“砸到”了墙上,然后顺着动作演完了。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11)

如果不说也没人知道,但崔岷植就是“较真”,所以又从来,直到足足拍摄了13天才把这2分39秒“完美呈现”。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12)

其实在我们国内也有几个擅长此手法的导演,下面就盘点一下这几位导演的经典“长镜头”画面

吴宇森 1992年《辣手神探》

说到80年代的香港“警匪枪战”电影,必然绕不开吴宇森,他拍摄的《喋血双雄》《英雄本色》绝对是其中的“代表作”。但要说吴宇森的巅峰之作是哪部,《辣手神探》应该毫无悬念。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13)

这部电影出现了两个“长镜头”

第一个是:时长6分18秒的茶楼火拼

这个镜头出现在电影的开头,当初吴宇森并没有想把这一场戏拍摄长镜头,但得知这个茶楼后续会被拆迁的时候,吴宇森觉得“不好好利用有点可惜”,于是就有了一个“子弹上的芭蕾”的想法,经过吴宇森3天的“设计”:从演员慢动作的转身、跳跃、滑动,和场地道具的运用,再到旋转组成的枪战场景,最终呈现了这个“6分18秒的茶楼火拼”长镜头。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14)

第二个是:时长2分24秒的医院枪战

影片结尾处周润发跟梁朝伟在医院与反派火拼,吴宇森给他俩设计了很多“交叉走位”“掩护配合”的画面,加上近距离的枪战爆破,结尾气氛被推向高潮,从走廊一直“杀进电梯”,这2分24秒也成就了“吴氏暴力美学”。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15)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16)

吴宇森不仅凭借这两个长镜头开创了“全新拍摄流派”,还凭着《辣手神探》走出国门,在1993年前往好莱坞发展。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17)

杜琪峰 2004年《大事件》

曾几何时,杜琪峰的电影可是“风向标”的存在,只要打着“杜琪峰”的名头,这部电影口碑一定不差,他也是一个风格非常鲜明的导演,同样喜欢“暴力美学”,但“站位特写”才是杜琪峰的“专利”。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18)

《枪火》《放逐》《复仇》被称为“枪火三部曲”,杜琪峰很注重“画面的美感”,而要呈现出来就必须要有合理的“站位”,在通过人物的特写和远近的场景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杜琪峰的要求,看过这三部电影的朋友“回想”一下就知道了。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19)

其实杜琪峰跟上面提到的韩国导演朴赞郁有很多相似的点,首先两人都有专属的“三部曲”,然后都属于个人风格鲜明的导演,最后就是两人都想带着各自作品冲击2003年的“戛纳电影节”。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20)

只不过杜琪峰因为拍摄进度太“拖拉”,错过了时间,可惜《大事件》没有能赶上“戛纳电影节”,但朴赞郁“很准时”,最终凭借《老男孩》拿下了2003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21)

《大事件》长镜头:时长6分47秒

2003年被称为“香港最灰暗的一年”,除了因为“沙士病毒”的爆发导致香港70%以上的公共场所封闭,经济萧条,还有同年梅艳芳,张国荣的相继离世,这无疑让那时的香港娱乐圈“雪上加霜”。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22)

当时的香港娱乐事业毫无生机,而作为“中国星集团”的首席导演兼营运总裁的杜琪峰“站了出来”,他希望通过电影唤醒香港市民的“生机”,那一年杜琪峰拍摄了三部电影:《大事件》《柔道龙虎榜》《龙凤斗》,而《大事件》更是被给予厚望,因为它要代表香港电影“征战戛纳”。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23)

为了“惊艳”戛纳,杜琪峰在《大事件》的开头设计了一个长镜头,由于这个长镜头难度极高,所以他特地请来了《指环王》的摄影师“掌镜”,但后者听完杜琪峰的设计之后却认为不可能实现,就推掉了。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24)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25)

杜琪峰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没人“敢拍”?我自己来!事实正面杜琪峰的坚持是对的:这段长镜头从片头字幕后开始,以陈一元(任贤齐饰演)为首的一帮悍匪隐藏在一幢大楼里,以重案组督察张志恒(张家辉饰演)为首的一队便衣警察已经盯上他们。由于陈一元手下张龙(丁海峰饰演)因为停车问题受到路过的巡警盘查,继而引发枪战。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26)

这场戏困难在于每个角色的配合、场面调度和摄影机运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非常紧密,几乎不能失误,最终的成果也保有电影的紧凑和动作场面,这6分47秒也成为杜琪峰的“代表作”。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27)

陈健朗 2021年《手卷烟》

今年开始应该大家都会认识这位90后新晋导演,陈健朗。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28)

1990年出生的陈健朗,香港男演员及独立电影导演,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从小立志成为一名杰出的“电影人”,2014年还凭借演一位“癌症病人”的角色斩获“第九届札幌国际短片电影节夺得最佳男主角。”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29)

这部《手卷烟》是陈健朗的第二部作品,于今年6月17号上映,演员阵容看似“不怎么样”,但内行人看到这个阵容绝对“惊叹”:2017的金像奖影帝林家栋,今年的金像奖影帝太保、获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的袁富华、2016年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新演员的白只,哪个都不是“善茬”。现在《手卷烟》已经获得金鸡奖7项提名,最终会拿到几项大奖拭目以待吧!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30)

《手卷烟》长镜头:时长6分55秒

这部电影属于“黑社会”题材的作品,里面的角色“全员恶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利用,最终在结尾处引发了这场6分55秒的枪战长镜头。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31)

这个镜头里有点“杜琪峰的味道”,前五秒钟给了一众参与演员一个站位特写镜头,然后通过几人的交谈激起几方“杀心”,最终演变成枪战大乱斗:林家栋、太保、袁富华、白只几个“老戏骨”的特写镜头很到位,加上场面的混乱,几人从“慌张”到“拼命”,整套下来也算是一气呵成,这场戏仅仅拍了不到4天就完成了。

吴宇森导演变脸结局(致敬吴宇森杜琪峰)(32)

华语电影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国际的“重视”,一方面是好的作品题材,还有好的演员诠释,当然也离不开那些优秀导演的付出,有这么一帮专业的“电影人”,相信日后会有更多华语电影“惊艳”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