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崭新的一页。学校坐落在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抢抓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双一流”建设、“部区合建”等历史性机遇,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办学质量,不断促进内涵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理、工、农、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890亩,校舍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在校教职工2625人。面向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7780人,研究生3626人,少数民族预科生1143人,在校留学生194人。公开出版学术期刊4种。1995年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北地区宁夏主节点。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功能体育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
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草业科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专门史、汉语言文字学、区域经济学、民族学、英语语言学、应用心理学、人文地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数学、基础数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凝聚态物理、临床兽医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数学、民族学、草学、畜牧学、水利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心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哲学、法学、民族学、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数学、物理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机械工程、作物学、园艺学、草学、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利用、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教育学。
专业硕士点: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体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兽医硕士、林业硕士、旅游管理硕士。
师资队伍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1个。柔性引进院士29人,柔性引进知名专家3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5人,3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数理学部委员,15人入选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且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现有78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8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4项。
学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各创新要素,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推进成果转化。“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22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为途径,以服务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先后与自治区5个市、120余家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派出了百余名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三区”科技人才和岗位科学家,建立了“草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创新联盟。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相继应用推广了一批技术、装备。
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2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阿拉伯国家研究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阿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实验室为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学研究院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批建设了国家大学科技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