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公里,会水土不服吗?”

一天五公里有危险吗(6公里会水土不服吗)(1)

这是一位母亲抛给我的问题。因为他要带宝宝去娃的姨家,距离6公里,听说那里水质不好~~

水土不服

离开故土、前往外地,就出现胃肠不适、呕吐腹泻、精神不振、失眠多梦,这些情况遇到过吗?

对于一个新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换句话说,初来乍到,自然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变了,社交圈也不同了,人暂时不能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的状态。

——这就是水土不服。

这个概念来自老祖宗的观察总结,换个地方生活后,有些人表现出身体的各种不适,最常见的症状是胃肠道不适、食欲不振、头痛、睡眠不好、过敏等。只要环境一换回来,问题就消失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

一天五公里有危险吗(6公里会水土不服吗)(2)

目前科学研究表明是由于环境的改变,影响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带来了人体内部环境比如肠道功能及菌群改变,尤其是内分泌、人体微生物生态、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改变和调整。

查了一些资料: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水浒传》第101回:“(童贯、蔡攸)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以致养成大患。”

《镜花缘》第44回:“小山受不惯海面风浪,兼之水土不服,竟自大病卧床不起。”

由此也可推断,水土是环境,人对于环境的不适应,导致身体及心理的变化,就是不服。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可见,连植物都会因为淮之南北而有所不同。

一天五公里有危险吗(6公里会水土不服吗)(3)

以上,我们捕捉到两个关键的信息:

环境VS人

环境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地域、气候、水土、物种各地都不相同,这就是自然环境。

比如文章开头的例子环境就变了:

地域上来说,平移了6公里;

饮食环境也变了,水源不一样;

社会环境变了,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家,换了一个新的居所;

社交人群变了,有新的人员介入了宝宝的生活。

按照常理说,6公里的变化似乎没有什么影响,或者影响微乎其微。

但是,同样的6公里,地域概念也是不一样,城市平移6公里,不过是这个商业综合体到另一个商业综合体的距离,都是自来水,吃个饭,会水土不服吗?

在农村,平移6公里可能是另一个村庄,偏远地区,可能地下水系已经不同了,这就是环境带来的不可察觉的影响。

一天五公里有危险吗(6公里会水土不服吗)(4)

环境改变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

以宝宝为例,用孩子的角度看,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家,不再是自己喜欢的水的味道,不只是熟悉的妈妈,还有新的人类出现了…等等,孩子产生了变化。

➤稳态

生理学上有个概念:稳态,指的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大体上类似于——和谐维稳

这个概念告诉我们,人体是有调节功能的,会不断的进行平衡,调节我们自身的状态,以保持相对稳定。

➤人体微环境

人体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微生态系统。而绝大多数微生物都生存在胃肠道里,如果粗略的估算,其中85%的是益生菌和中性菌,15%是有害菌。特别是胃肠道微生物的总数量大致与人体细胞数量级相当,直接影响着人的饮食偏好和消化功能。这些微生物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是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每个人都不一样,与其健康状况和饮食有密切相关性。

一天五公里有危险吗(6公里会水土不服吗)(5)

比如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肠-脑轴(大脑和肠道沟通的桥梁),研究肠道中菌群对此渠道的作用,有时会用菌-肠-脑轴来表述,并且这个调控通道是双向调节的。

在一个地方长大,身体已经对家乡的各种环境形成了较稳定的平衡关系,当我们从家乡到达另一个陌生的地方,环境微生物生态变了,加上饮食的改变,影响了原来的肠道微生物,肠道微生态就会出现失调,表现为水土不服的消化道症状。

心理

压力、思念、忧虑和兴奋,这些心理活动,在外地求学,随夫远嫁,老随子、幼随亲迁徙等情境中是常见的,这就是心理因素。

很多人都听说过植物神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内脏器官(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及内分泌腺、汗腺的活动和分泌。植物神经紊乱就会牵扯到这些器官的功能,导致相应症状。上面所说的肠脑轴,可以理解为植物神经。

一天五公里有危险吗(6公里会水土不服吗)(6)

中医讲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还有个词特别好:思则气结。思考是人的正常生理心理活动,若思虑太过,则导致气结于中,脾气郁结。

中医的五行(木火土金水)概念中,土对应的正是脾。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胃纳呆滞、脘腹痞塞、腹胀便溏,甚至为伊消得人憔悴。

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思虑太过,不但伤脾,也可伤心血,使心血虚弱,神失所养,而致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

水土不服还是中医解释起来更接地气,虽然玄了点,却和西医不谋而合。

人与人

外地求学、随夫远嫁、老随子迁徙、幼随亲迁徙。情境不同,影响也不同。

男性和女性,孩子和成人,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人与人的水土不服表现也不一样。

对于成人来说,适应能力较孩子强,6公里自然不会出现水土不服,那么600公里平移会如何,6000公里平移呢?

特别是初到外地长期工作生活会如何?除了环境人的变化,人的心理也会变化,比如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惦记,对新环境、新同事的不适应所产生的心理变化都各不相同。

正如为什么放假回家,返程时要带点老家土产。这些土产代表了父母的思念,还是水土的延伸?

在家会不服吗?

社会在发展,人在旅行,物也在旅行。现代交通已经是海陆空立体化,物流的快速发展,各种生活用品、食物长途奔袭,特别是常态化疫情防控,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各种水果还可以核酸阳性。

人不动,物在动,在家吃点千里迢迢运来的东西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似乎我们的环境没变,实际上已经改变,水土已经不再是地域概念。

所以中医科的朋友会说:现在,脾胃病越来越多,都是吃出来的,这其中也有移动中的水土在起作用。

一天五公里有危险吗(6公里会水土不服吗)(7)

2021年2月26日,海关总署宣布,由于多次从台湾地区输大陆菠萝中检出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为防范植物疫情风险,自3月1日起暂停台湾菠萝输入。

台湾的小菠萝可以携带有害生物,尽管对人没啥影响,但是大陆的植物很不爽,会被传染有害生物。大陆植物自己在家呆着,对外来物种携带的有害生物也会水土不服。

预防水土不服

人的肠道要做好调节

出现水土不服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肠道菌群失调。

到了新的地方,可以先吃点当地易于消化的食物,一方面对胃肠的刺激小,另一方面能够使肠胃慢慢适应当地的饮食。

外出远地可以常备益生菌来应对水土不服引起的突发状况。

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调节和改善微生态平衡。出现胃肠道症状时,补充够益生菌就能帮助自身肠道菌群调节快速恢复健康状态。

一天五公里有危险吗(6公里会水土不服吗)(8)

人的心理心态要做好调节

人体具有很强的调整能力。人生而不同,这种适应力也会存在差异性,水土不服也是一部分人有明显反应,而有些人就没什么事。根本原因是遗传多样性,免疫系统的差异性。

对于环境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和反应方式不同的人,水土不服的程度也不同。外界环境可以影响,我们却不能改变环境。对于有些人来说,心境调整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图源:部分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