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卷山水(古代书画中的橘子)(1)

  佚名《香实垂金图》(宋)

古代长卷山水(古代书画中的橘子)(2)

  赵令穰《橙黄橘绿图》(北宋)


古代长卷山水(古代书画中的橘子)(3)

  王羲之《奉橘帖》(唐摹本)


  橘子是我国的原生水果,它于秋冬季节上市,在干燥的天气里给人带来滋润。橘子自古备受人们喜爱,不仅古代文学家、农学家为橘子撰写过大量文章,古代艺术家也曾将橘子请进作品,从而留下了一些颇为可爱的“橘子书画”。

  唐人摹王羲之《奉橘帖》  12字包含300枚橘子

  橘子虽原产于我国,但古代橘子并不易得,因而常被作为贵重礼品相送,显得非常隆重、风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唐人摹王羲之的《奉橘帖》,上面记录了书圣在1600多年前奉送300枚橘子的往事。

  《奉橘帖》为硬黄纸本,纵24.7厘米,其与《平安帖》《何如帖》共裱于一纸,合称“平安三帖”。《奉橘帖》共计2行12字,行书体,内容是:“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译为:“奉送上橘子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所以不能多采摘”。据了解,柑橘采摘期大多在霜降之后,此时天气变冷,橘子的酸度降低,甜度提高,橘皮也由绿变黄,卖相最好。《奉橘帖》虽寥寥12字,但从行文中能够看出王羲之对吃橘子非常在行,对奉橘也是相当重视。

  唐代诗人岑参有诗云“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与晋代人相比,唐代人更加喜食柑橘,当时凡是气候适宜的地方皆有种植。王羲之的《奉橘帖》在唐代广为传播,非常有名,诗人韦应物还在《答郑骑曹青橘绝句》中写道:“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这里就用到了王羲之题写“奉橘三百枚”的典故。

  北宋赵令穰《橙黄橘绿图》  展现橘林成熟的盛景

  宋时,橘子的栽培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宋人韩彦直编写的《橘录》便是世界上最早的橘类专著。宋人韦骧曾在诗中描写当时的橘林:“金包磊落冒朝阳,辉映秋林气焰长”,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曾出现在宋画《橙黄橘绿图》中。

  《橙黄橘绿图》是北宋画家赵令穰创作的一幅设色扇面山水画,纵24.2厘米,横24.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描绘入秋的江南,暑气消尽但严寒未至,潺潺溪流轻巧蜿蜒地划过雾色苍茫的平野,两岸橘树遍植成林,一粒粒芬芳的黄果绿实,像是天上的点点繁星。溪边空气里仿佛弥漫着甘甜,三三两两的水鸟被吸引过来,自在地悠游于汀渚之间。画中幽静、迷蒙的景境,正如北宋文豪苏轼笔下“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的诗景。

  在一些专业人士眼中,这幅《橙黄橘绿图》略有瑕疵,画家直接用色点叶、画橘,笔线不够精准。尽管如此,由于其所绘内容甚是少见,因而有别于一般画作。

  宋画《香实垂金图》与《橘绿图》  古代柑橘近在眼前

  苏轼也是一位美食家,他品尝了橘子,还不忘写诗赞美一番,称其“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今人虽无法品尝古代橘子的滋味,但好在橘子是宋代画作中较为常见的题材,我们依然能透过一些流传下来的古画,近距离观察古代橘子的品相。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香实垂金图》,为绢本设色,纵24.3厘米,横27.5厘米。该作收录于《宋画花鸟小品》,无款印。画中绘柑橘两枚,硕大圆润、丰盈饱满,画法为双钩设色,敷色晕染,工力俱深。画中果叶疏密有致,卷曲掩映,能看出叶色的嫩与老,极为传神。

  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有一幅著名的《橘绿图》,该作为南宋画家马麟所绘,为绢本设色纨扇页,纵横约23厘米,图中橘子正由绿转黄,满压枝头。画家以粗细匀整的用笔,流畅地勾画出橘叶的外形轮廓,并以黄绿色填涂叶面,叶片虽然不多,但其充满生命力的色彩为画面增添了几许活力,而侧、转、反、正的种种姿态又为全图带来灵动的节律。画家笔下的橘子一改平涂晕染,直接以笔着色粉戳染成形,从而生动地表现出橘皮粗糙不平的质感。虽然画作历经磨损,许多白色粉点已经剥落,并露出了黄色的绢底,但仍然可见马麟的非凡技艺。

  本幅除“马麟”款外,还钤有明代收藏家项元汴朱文鉴藏印4方,包括“项子京家珍藏”“墨林秘玩”“神”“品”,另有裱边题签“南宋马麟橘绿图”。

  元人绘《四孝图卷》  讲述“陆绩怀橘”的故事

  古人常将水果拿给孩子们吃,其间诞生出一些少年儿童的孝悌故事,比如“孔融让梨”“陆绩怀橘”,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值得再三品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元代佚名画家绘制的《四孝图卷》,该作绢本设色,纵约29厘米,横399厘米。画作描绘了四则孝心故事,其中第二则便为“陆绩怀橘”,这个出自《三国志》的小故事如今已不太为人熟知。

  话说三国时的天文学家陆绩,少时便有德名。陆绩6岁时随父亲在九江拜见军阀袁术,之后顺走几枚橘子。拜辞时,陆绩一不小心把怀里的橘子掉到地上,袁术看见了逗他说:“陆郎,你来别人家做客,怎么还揣着橘子走了?”没想到陆绩听后当即跪下,说出了一句让袁术大为吃惊的话:“是橘甘,欲怀而遗母”,就是说:“这橘子很甜,我要揣回去留给母亲吃”。袁术亦为举孝廉出身,听了陆绩的话甚是感动,对这个小孩极为赏识。

  这幅元人绘《四孝图卷》虽不知作者,但通幅皆以匀称的线条描绘,细挺有力,人物表情传神,动作潇洒,因而在元代人物画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