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是我十九年前的一个学生。

那时候,她在家乡县一小读五年级,我在县二中教音乐。本应无交集的我们却因为一小的一次六一演出而结缘。她是那场演出的独唱演员,我和一帮音乐老师组织的乐队前去助兴。我发现这个孩子嗓子很好,便让她们一个副校长联系她爸爸,问她是否愿意跟我学唱歌。后来,她爸爸把她送到了我家,跟着一群艺考生随我学习唱歌。第二年夏天我带她到合肥参加了安徽省的少儿声乐大赛,凭着一曲《青藏高原》拿到了二等奖。

​ 但遗憾的是也就是那年的八月,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合肥工作,不能再教她了。后来他爸爸跟我联系过几次。现在有印象的是一次抱怨初中的班主任对她不好,还有一次是带她来合肥,让我帮她找专家指导比赛歌曲。然后,她读高中、考上大学音乐系的信息我就知道的不多,也不及时了。

​ 再次见面是她大一的暑假。他爸爸来合肥工作了,工作地点就离我家不远。她打电话给我,说要到我家来玩。我当时正好给一个单位排练合唱,就带着她一道去了。排练结束后,她说准备毕业考合肥的教师编,我给了她在专业学习上的一些建议。

​ 一转眼她大学毕业了。突然有一天她打电话给我,说她考我们区音乐教师,笔试第一名,想请我辅导。我很诧异。那年我们区就招一名音乐老师,报考的人数肯定不少,她一个应届毕业生怎么就能笔试第一名了呢?她说合肥只认识我,面试还得靠我。我说我辅导面试没经验,还是给你找专家辅导吧。没想到专家只给她辅导三次无生上课,我只辅导了一次即兴弹唱,她就又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入编了。于是,我们在很多的会议、公开课、基本功比赛等场合相遇,她每次总是第一时间笑着跟我打招呼。我也经常鼓励她好好干,争取早日交流到更好的学校。

​ 原以为她会和其他女孩子一样,在工作稳定以后会努力工作,然后恋爱、结婚、生子,过上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没想到四年以后,她又一个电话让我目瞪口呆:她已经考取了安大的声乐研究生,决定辞去公职去读书。现在合肥考教师多难啊!怎么就这样放弃了呢?但我知道她肯定从决定考研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一切可能的后果了,再劝也没用了,只能祝贺了。

​ 去年十二月份,她邀请我去看了她的研究生毕业音乐会。几年没听她唱歌了,果然比以前在声音技巧、力量和舞台表现力上有了质的提高,很是欣慰。我现在还清晰记得她在演唱歌剧《再别康桥》中咏叹调的神态。

​ 上半年临近毕业了,她跟我说很迷茫。男朋友是合肥的一名刑警(照片我看到了,又高又帅的小伙子),自己不可能去外地谋职。理想中是考合肥的高职院校或者高中教师,但感觉好难。我安慰她对自己要有信心,只要努力肯定行的,大不了我介绍她去民办高校或者艺考学校代课 。她似乎心情好了一些。

​ 好像七月初的一天,她又给我打电话,说参加了某公办专科学校的招聘考试了,又是笔试第一名。她因为不了解里面的面试内容和流程,想拜托我打听一下。我问了两个里面的音乐老师,她们都说评委都是从外地请的,她们也不清楚。我鼓励她,反正你又不是第一次参加面试了,教师招聘面试无非还是无生上课和特长展示以及答辩,照着以前的准备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她再打电话来,有点凡尔赛地说:“蒙对手承让,面试又是第一名!”我很替她高兴,甚至远比七年前高兴。因为上一次是刚大学毕业,即使考不取以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而这次承受的压力太大了。

​ 过了两天,我跟她说我想写一篇名为《董小姐》短文,发到朋友圈或者QQ日志,以纪念一下她这么多年的努力和不容易。她让我暂时不要发,因为她在跑政审,政审通过了还要公示,等一切尘埃落定了再写。

​ 今晚问她要了一张侧面照,在经过她同意之后,开始写这篇“预谋已久”的短文。不为别的,就如周杰伦歌曲《蜗牛》动画版MV的片头所述:谨以此片献给正在默默奋斗的朋友。

奔跑吧最新一期小姐姐(奔跑吧董小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