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跟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是完全相反的意思。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是什么含义(34是可忍也)(1)

在周朝,天子跟诸侯有很多礼仪上的区别,比如某些活动下的舞蹈表演。只有周天子可以有64个人一起跳舞的规格,其他人按级别逐次降低。

最开始大家都遵守这样的礼仪要求,可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不仅周天子失势,部分诸侯国君也被架空,比如鲁国。当时就是由三桓,也就是三个大家族掌权。

按照礼仪,三桓组织活动舞蹈的规格是32人,但是他们竟然按天子的礼仪组织了64人的舞蹈规模,孔子知道这件事情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佾是指8人)

就是说,他们连这种事情都忍心干,还有什么坏事不忍心做的呢?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有人背叛组织,卖主求荣,当敌人将他利用完之后,也会找借口处理掉他,给出的理由就是:既然你能背叛他,将来就会背叛我。这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不了解古文的意思,还是不要随便引用吧,要不然很容易闹出笑话。记得有个电影,敌人已经打到家门口了,领导说了一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是什么含义(34是可忍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