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剧三大“圣母”白莲花:闫学晶、王雅捷、王茜华。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这仨人绑一块能横扫欧洲。

男扮女演绎东北80年代的回忆(48岁还扎小辫扮丫头)(1)

王雅捷

男扮女演绎东北80年代的回忆(48岁还扎小辫扮丫头)(2)

闫学晶

这三个人在娱乐圈有着特殊的地位,几乎垄断了60%的农村剧,央视8套轮流坐庄。许多农村的老头老太太,就是看着她们的剧安度的晚年,有脾气的老人一边落泪一边数落儿子不孝儿媳妇懒。

为什么呢?因为她们的角色都太“好”了。屎盆子扣脸上照样咧开嘴角45°微笑;打小扔井里,长大了仍然给爸妈洗脚铺床;被人开车撞断腿,拦着家人不要索赔——人家也不容易。

哪个老人不想要这么一个儿媳妇?踹她两脚她还担心你脚疼。可是年轻观众不接受,认为这种剧泯灭人性,反人类。哪个家长要是这么教育儿女,那真是毁了孩子一生。

男扮女演绎东北80年代的回忆(48岁还扎小辫扮丫头)(3)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的视野一代比一代开阔,对这种剧的认识,年轻人显然比中老年更清晰。

这种剧得以在荧屏横行霸道,央视播完卫视播,就在于有人在纵容默许。只要老百姓听话顺从,哪怕跟着电视学成了傻子,也是好的。

始作俑者未必是演员,但推波助澜有她们一份。闫学晶、王雅捷、王茜华,倘若还有一丝艺术上的良知,就不该一遍又一遍地复制这种反人类的电视剧。

男扮女演绎东北80年代的回忆(48岁还扎小辫扮丫头)(4)

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有些演员贪便宜没够,能连吃带喝都是她的,开足马力使劲捞钱。

比如王茜华女士。生活中的王茜华很时尚,跟电视剧里判若两人。她就有个毛病,贪戏,能捞的戏份死抓不放。

王茜华2018年主演了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女主角从18岁演到48岁。48岁她能演,18岁真演不了——王茜华1970年生人,拍戏的时候都48岁了。

男扮女演绎东北80年代的回忆(48岁还扎小辫扮丫头)(5)

像这种情况,合理的做法是找个小姑娘演女主年轻时候,王茜华挑大梁演中青年。但是王茜华显然不愿意如此,多一场戏就多一份钱,再说露脸的机会怎么能给别人?

于是48岁的王茜华扎起双马尾,毅然决然地扮演起了农村大丫头。使出这么大阵仗,感觉王丽云不套上白丝都有点对不住王茜华。

然而毕竟年龄在这呢,涂脂抹粉解决不了精气神的问题。王茜华聆听“奶奶”王丽云的教导,虽然努力在扮演虔诚,但总觉得下一秒就会一巴掌扇过去。

男扮女演绎东北80年代的回忆(48岁还扎小辫扮丫头)(6)

年龄不对,怎么努力都演不好。

演员要有取舍,要知道戏比人大,什么都要到头来什么都落不着。王茜华就什么都想要,不光贪戏,而且贪靓。

农村妇女天天风吹日晒,绝大多数素面朝天,根本不化妆。王茜华生活中很时尚,艺术写真拍了好几套,演农村妇女也不能太磕碜,于是各种匪夷所思的场景就上演了。

《黄大妮》去看儿子,脸上至少擦了一斤的粉,假睫毛忽闪忽闪亮晶晶,嘴上还涂了颇为时髦的口红。哪个农村妇女这样?

男扮女演绎东北80年代的回忆(48岁还扎小辫扮丫头)(7)

观众在微博给她提意见,说你这样不好,太出戏,被王茜华一条一条地全删干净了。她还有怼粉的毛病,看见不顺眼的评论一个“滚”字就扔过去了。前几年还在微博挂过人。

男扮女演绎东北80年代的回忆(48岁还扎小辫扮丫头)(8)

男扮女演绎东北80年代的回忆(48岁还扎小辫扮丫头)(9)

农村剧就是被这种演员糟蹋坏的,没有艺术良知,没有职业态度,更没有容人之量,眼睛里只有钱。这么拍下去,就跟我国的古代史一样,永远在一个水平线上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