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送宫花,引出了黛玉那句著名的“别人不挑剩下,也不给我”,怼得周瑞家的哑口无言。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1)

《红楼梦》是值得多角度反复讨论的——如果你觉得“不过是小说,作者想让她怎么做,她就得怎么做”的话,那咱们没有讨论的必要,您可以绕道了。我只“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共**论短长”。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2)

虽然周瑞家的只是一个小人物,但也是贯彻始终,算是线索人物之一了。她的行为言止,当然不会毫无来历。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3)

那么问题来了,黛玉进了贾府已经好几年,“小性儿”之名久已有之。周瑞家的为什么要把她的宫花,放在最后来送?虽然黛玉的“怼”不会影响升职加薪,但也没必要平白招怼吧?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4)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是出身于王家的奴才。薛姨妈进京时带的人不多,要送宫花、并且是直接送给姑娘少奶奶们时,薛姨妈就顺手抓了周瑞家的的差。

薛姨妈分派时,说的是“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两枝,下剩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只是数量安排,并没有严格的次序先后。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5)

周瑞家的也没有按着薛姨妈顺口说的次序,而是先三春、再凤姐、最后黛玉。这其中有何奥妙?

没有奥妙,就是顺路而已。因为薛姨妈的住处梨香院(这时还在梨香院,到元春省亲才搬走)“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了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院了”,距离王夫人的住所最近。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6)

原来近日贾母说孙女们太多了,一处挤着倒不方便,只留宝玉、黛玉二人在这边解闷,却将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如今周瑞家的故顺路先往这里来。

三春跟着王夫人住,所以也最近,于是周瑞家的“顺路”先来三春处。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7)

那周瑞家的又和智能儿唠叨了一会,便往凤姐儿处来。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越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

黛玉初进贾府时也交代过,凤姐的住处在贾母与王夫人之间,而黛玉跟着贾母住。所以先到凤姐处,然后: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8)

周瑞家的这才往贾母这边来。

最后才来找黛玉。这就是由近及远的顺序,符合一般的心理,没有“看人下菜”或者“歧视打压”的问题。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9)

但是正如题目上所说,黛玉一向“小性儿”,周瑞家的就不能先给她送宫花,避免惹她生气吗?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10)

咦,如果谁先得宫花谁就占便宜、谁后得宫花谁就吃亏的话,周瑞家的先给黛玉送、让她占了便宜,又该让谁吃亏了?三春是贾府的正经主子,凤姐是当家少奶奶,难道为了照顾黛玉情绪、却让三春凤姐受委屈吗?那周瑞家的才是“拎不清”呢。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11)

几枝宫花而已,就算花样颜色有差异,也只是细微区别,谁先谁后根本没有什么要紧的。黛玉生气,也并不是真的为“别人不挑剩下也不给我”,而是因为周瑞家的来就申明“姨太太着我送花儿来与姑娘戴”——黛玉对宝钗一向有心病。这时宝黛正在“解九连环做戏”,相当于小情侣独处的美好时刻,你却带来“姨太太”、情敌家的消息,黛玉还有个不气的?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12)

果然,宝玉一听之下,马下注意起来:“周姊姊,你作什么到那边去了?”“宝姐姐在家作什么呢?怎么这几日也不过来?”“谁去瞧瞧?就说我和林姑娘打发来问姨娘、姐姐安,问姐姐是什么病,吃什么药。”周瑞家的成功地替宝钗吸引到了宝玉的注意力。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13)

相传林徽因和梁思成约会,徐志摩也会跟来。梁思成不堪其扰,就在门上贴了字条:“情人不愿受干扰”,当然是英文写的。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14)

中国的礼教,不允许黛玉也写一张“情人不愿受打扰”的字条贴在门上。但她的心理是一样的。周瑞家的的来到,已经打扰了她、开口又是宝钗母亲的消息——这才是黛玉生气的原因。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15)

这生气又不能直说,就借“别人不挑剩下也不给我”来发泄,指桑骂槐。

那么问题又来了,周瑞家的也很世故,难道不了解黛玉的心理?为什么出言冒失,没顾虑黛玉的微妙心理?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16)

一来,宝黛的恋爱是违背世俗的,周瑞家的即使知道,也不会纵容鼓励。二来,周瑞家的自己心里也有事。刚才,“穿过了穿堂,顶头忽见她女儿打扮着才从她婆家来。周瑞家的忙问……”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17)

出嫁女儿回娘家,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孔雀东南飞》里不是有“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之语吗?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18)

当然,《孔雀东南飞》大概是东汉时期的作品,《红楼梦》已经到了清代,风俗习惯未必像当时那样严格。但从“周瑞家的忙问”中的“忙”字,还是可以看出女儿回家这件事的不寻常。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19)

周瑞女儿是为丈夫打官司的事情而来。虽然周瑞家的很有把握处理,毕竟也是一件事,而且是自己家里的事。这一天间,她出于一时热心,替刘姥姥引荐凤姐,前后跑了一回,又给薛姨妈送宫花,这些都是日常工作以外的额外事务。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20)

额外事务做到这时候,又有了女儿家事、自己家事,她哪里还有心情去细致体味黛玉的心情?哪里还能顾及黛玉的不能言说的小心思?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21)

从周瑞家的来说:你的心事是事,我的家事就不是事了吗?

从黛玉来说:我管你有事没事、家事公事,你让我不痛快,我凭什么让你痛快?

黛玉和周瑞最后的结局(黛玉小心眼早已著名)(22)

两下里撞到一起,就是那句借题发挥的“别人不挑剩下也不给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