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北宋皇陵

考古界有一条“通令”——百年内不动帝王陵,这是所有考古工作者的共识。

然而,从1984年到1998年,在河南省巩义市南郊,考古队却先后发掘了北宋皇陵中的一座帝陵、一座后陵和一座王陵。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1981年秋天,由于连降暴雨,巩义市北宋皇陵区部分帝后陵台及封土堆接连塌陷,甚至一些地宫入口都暴露了出来!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1)

巩义市北宋皇陵区

北宋时期的九位帝王,除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国所掳,其余七帝以及宋太祖父亲宣祖赵弘殷都埋葬于此,因此也称“七帝八陵”。

由于受损严重,此时巩义考古方面同志便向上级部门提出维修的同时能否发掘一座帝陵?

最终,相关部门考虑到帝陵发掘经验不足,决定可以先发掘一座皇后陵。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2)

元德李皇后陵资料图

02、发掘李皇后陵

1984年10月,确定了发掘目标——宋皇陵中的元德李皇后陵。由于此陵有一个很大的盗洞,因此暴雨过后坍塌尤其严重,需要抢救室发掘。

元德皇后李氏(944年—977年),

宋太宗赵光义嫔妃、中山王李英之女、宋真宗赵恒生母。

李氏去世时年仅三十四岁。宋真宗即位后,追封元德皇后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3)

元德李皇后

北宋皇陵在金国入侵掳走徽钦二帝之后,就被官兵大肆盗掘,破坏非常严重。

九百年间,历经磨难多次盗扰的宋皇陵,还有没有文物存在?我们一无所知……

发掘正式开始,李后陵地宫建筑长宽分别是25米和22.5米,规模不小,墓道开口隐藏在34米距离处,地宫入口竟然深达15米。

陵台封土的四周是由四道长110米神墙围成的宫城。神墙开有东西南北四道神门,南神门外延伸出一道长约140米的神道。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4)

在封门墙的位置,人们看到了两扇早已倒塌的石门,甬道尽头一座类似蒙古包的圆形墓室便出现在了大家面前,直径约8米。

贵为皇太后的李后陵,只是一个简单的单室墓,这与汉、唐时期复杂的皇陵相比,显得非常简陋。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5)

03、瓷器破解一段谜题

墓室之中,三个盗洞触目惊心。尽管如此,置身于幽暗的墓室中,抬头仰望12米高的穹窿顶,队员们还是觉得十分震撼。

墓顶绘制有形象图壁画,先用蓝灰刷制,再用白灰点状形成星宿和银河。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6)

李后陵穹窿顶星象图壁画

由于三次大型盗扰,墓室中堆满淤积的泥土。在这些泥土中,考古队发现了许多瓷器残片,并以此复原了几十件宋代瓷器,这其中就有神秘的越窑瓷器!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

越窑青瓷明泽如冰,温润如玉,釉色青中带绿,

其中的精品被称为“秘色瓷”,李后陵的随葬青瓷更是其中的精品!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7)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最早的官窑开设于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期,

然而李后陵中出土了底部带有“官”字的白瓷,颠覆了这段认知,

官窑至少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出现。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8)

李后陵出土的官窑白瓷

04、隐藏着皇室秘密的玉册

接下来的发掘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许多明显经过加工的长方形玉片,上面还写有文字,

玉片的长度都为30.8厘米,宽度则有7.8厘米和3.3厘米两种。

在对照史料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些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帝后下葬后使用的文书、玉册。

这是帝王陵墓独有的一种珍贵文物。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9)

李后陵中的玉册

李后陵中的玉册上的文字,是以宋真宗口气所撰写的祭奠母亲的祭文。

玉册还用金粉仔细修饰过,部分玉片上还有贴金彩绘痕迹。

经过清理,淤泥中的玉片达到了77枚,不过大都残缺不全。

在对照了宋代官方史料后,李皇后的玉册内容也很快得到了恢复解读。

然而,令考古队员疑惑不解的是,文献中记载的哀册内容与陵中出土玉册上内容不一致!

由于玉册残缺不全,几十年过去了,宋真宗写给母亲的哀册中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

仍然没有得到解答……

05、北宋帝陵形制

1985年,在李后陵发掘结束后,人们暂时没有再开启宋代皇陵的发掘工作。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盗墓贼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了北宋皇陵,许多神道边的石像生被盗掘。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10)

北宋皇陵石像生

虽然没有发掘任何一座北宋帝陵,但是考古工作者还是摸清楚了宋代皇陵的规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前三个帝陵和后陵,都是砖砌单室穹窿顶墓。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地宫,就是规模更大,但依然是砖砌单室墓。

这种规模与赵匡胤在后世心目中的宋朝开国皇帝地位极为不符,但确实事实。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11)

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

第二阶段的帝陵地宫有了演变,但是也仅仅是将砖砌墓室改成了石砌。

第三阶段即从宋英宗的永厚陵、宋神宗的永裕陵以及宋哲宗的永泰陵,演变成了双层墓室。

06、“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

1995年春天,巩义市政府筹措了部分资金,向国家文物局提出对北宋皇陵进行修复。

国家文物局经过慎重讨论,最终确定:将宋仁宗的永昭陵进行复原,同时也让现在的百姓们能够亲眼目睹北宋皇陵的真实面貌。

基于国家“不主动发掘皇陵”的政策,这一次的考古发掘并不涉及帝陵地宫,

仅仅是对永昭陵的地面建筑进行了发掘。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12)

宋仁宗的永昭陵

这座帝陵的主人宋仁宗赵祯,就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主人公。

《宋史》评价这位皇帝是“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赵祯的生母一开始仅是一名普通宫女,身份低微。当时的真宗皇后刘娥,便将赵祯带到自己身边长大。

刘皇后虽然并没有用狸猫偷换宫女的儿子,但是确实隐瞒了赵祯生母的真相。

北宋皇陵为何不开发(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13)

刘娥(剧照)

公元1033年3月,刘娥去世,此时的宋仁宗才从旁人那里知道自己的生母并不是刘娥,而是李宸妃。

然而,宋仁宗前往生母李宸妃之墓后,原谅了刘皇后。

因为刘娥生前是按照皇后礼制安葬了李宸妃,这已经充分说明太后并未委屈仁宗生母。

至此,一段千古奇冤狸猫换太子也被“平反”。

通过对北宋皇陵的研究和认识,

考古工作者们可以对从未发掘的汉唐皇陵有一些科学判断,

这也是考古学的一次重要发展进程。

一直到今天,我们再也没有真正主动发掘过帝陵,

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于这些神秘的帝陵,

也都是处于保护,而不会发掘了……


精彩故事推荐阅读:

1、一座七百年南宋古墓,一对尸身不腐夫妻!上演一段战争爱情悲歌

2、打雷劈出黑洞,竟是皇帝陵墓!400年墓门大开,还被当牲口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