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提及咬字方法时所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具体内容既包括发音的基本要领,也包括发音的审美要求。

  这种咬字方法是从汉语语音特点出发的,它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归音三个阶段,通过对每个发音阶段不同的控制,使吐字达到清晰、饱满、弹发有力的境界。

怎么在配音的时候发出鼻音(配音中吐字归音的方法介绍)(1)

配音中吐字归音的方法介绍

  一,出字:指字头声母和字颈韵头、介音的发音过程,要求部位准确,出字有力。

  咬字要用七寸三分劲儿。这都说明了出字要用巧力,须集中而富于弹性。

  二,立字:一个音节的发音是否能达到字润珠圆,与韵腹的发音有密切关系。立字的过程是韵腹的发音过程,要求“打开立取,声饱满起”。

  三,归音:归音是指音节发音的收尾过程,要做到干净利索,趋向鲜明。

  归音的过程是力渐松、气渐弱、口渐闭、声渐止的过程,与出字、立字比较,掌握起来难度更大。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到不能因韵腹取音响亮而任意延长,造成因声废字。归音时也不能拖泥带,唇舌的动作要到位。

  四,枣核形训练:合于出字、立字、归音要求的吐字过程应构成一个完整、立体的枣核形状,它不仅是吐字归音的规矩,也体现了清晰集中、圆润饱满的审美要求。

  枣核形训练是使发音规格化的必要过程,作为技巧训练它最终是要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所以,在投入使用时,枣核形也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必然会削弱语言的感情色彩,破坏语言节奏,影响内容的表达。

  配音人员或者声音工作者都必须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并且科学、勤奋地练习。科学用声、灵活发声,也是支持配音人员重要的基本功。这些科学的吐字发音训练对嗓音和语言的整体形象也会有很明显的提升。

,